一种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969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该方法在采种后将采集的种子去果翅后进行物理磨皮,磨皮至青钱柳种子表面的蜡状物以及硬壳层表皮时止,然后用种皮软化处理剂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洗净、消毒后进行二次清洗,再依次利用清水以及赤霉素溶液浸泡后装入容器中用湿砂掩埋并对湿砂进行控湿保存;然后青钱柳种子用糯米纸包裹后冷藏保存,并在保存后将种子连糯米纸外包层一同浸没于青钱柳的植物细胞组织细胞悬浊液中,并利用可降解的多糖类生物塑料进行真空封装,即得到处理完成后的青钱柳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对青钱柳种子进行更为简单的保存,保存稳定性好,且发芽率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平。较高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栽培技术,具体为一种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青钱柳又名青钱李、山麻柳、摇钱树、甜茶树、一串钱,作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在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青钱柳的根、枝、叶均可入药,含有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黄酮等多种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和血脂、抗肿瘤及抗衰老等功能,也可用于防治冠心病、神经衰弱,是很好的天然保健食品和药用资源,另外,青钱柳树姿优美,果似铜钱,也也可以作为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进行生态种植,总的来说,青钱柳具有较佳的开发前景。
[0003]青钱柳现有的自然资源不多,现有技术中也无大量繁殖和栽培青钱柳的经验。就青钱柳本身的自然特性来说,青钱柳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嫩枝扦插繁殖两种,对于种子繁殖,青钱柳种子空粒率高且具有深休眠的特点,在常规播种条件下,播种后需隔年甚至两年后才能萌发且成苗率低,一般认为,青钱柳种子的外层包皮层以及在外层包皮层与种皮间存在的抑制萌芽物质激素是导致种子休眠的主因,这种激素会导致青钱柳种子的胚体进入稳定的深度休眠状态,会直接导致出现青钱柳利用种子繁殖青钱柳的效益和效果极低的情况。
[0004]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对青钱柳种子进行预处理来提高青钱柳种子发芽率,从而快速提高青钱柳的育苗速度的,如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青钱柳种子的处理方法(201410771271.7),其技术方案中利用机械方法磨薄种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青钱柳种子种皮结构,减轻其对种子萌发的机械障碍和透性障碍,并通过搓揉淘洗去除种皮中的发芽抑制物质,使得经过处理的种子能有效脱离休眠抑制。但这种方式操作复杂,且在操作过程中对青钱柳种子的伤害较大,会在处理过程中使种子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将相当比例的损伤种子进行筛除,除去这些已筛除的种子,其实际的种子发芽率也较低;且处理后的青钱柳种子较为脆弱,需要特定的保存环境进行保护性保存,否则就需要在播种前进行临时处理,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可用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08]S1、在每年的九月底到十月中旬期间进行采种,将采集的种子去果翅并进行物理磨皮,物理磨皮时以磨除青钱柳种子表面的蜡状物以及硬壳层表皮为准,然后将磨除硬壳层表皮的种子用种皮软化处理剂进行软化浸泡处理。
[0009]S2、将步骤S1中经过种皮软化处理剂处理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并在消毒后进行二
次清洗。
[0010]S3、将步骤S2中清洗过的青钱柳种子通过清水浸泡4~6天后再用赤霉素溶液浸泡,然后装入容器中,用湿砂掩埋,湿砂表面铺稻草或者麻袋,并在容器底部开漏水孔,利用滴管向稻草或者麻袋表面持续滴水,控制湿砂的湿度在75~85%,并保持在15~20℃的通风环境中保存45~60天。
[0011]S4、将经过步骤S3处理的青钱柳种子用糯米纸进行单层包裹,在3~5℃的温度环境中保持20~30天,再将种子连糯米纸外包层一同浸没于青钱柳的植物细胞组织细胞悬浊液中,将单颗的青钱柳种子与所述植物细胞组织细胞悬浊液利用可降解的多糖类生物塑料进行真空封装,即得到处理完成后的青钱柳种子。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1中进行物理磨皮时选用组合磨球进行辅助,控制磨球组合采用直径为2~3cm的橡胶磨球与直径3~4cm的橡胶磨球按照数量比3:1的比例混合得到,青钱柳种子与组合磨球的质量比为1:1~2:1的比例加入筒形搅拌装置中,用15~20转/min的转速条件进行磨皮,然后除去组合磨球和磨粉即得磨皮后的青钱柳种子。
[0013]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1中进行物理磨皮时,青钱柳种子表皮的磨去量为表皮厚度的1/2~2/3。
[0014]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1中进行软化浸泡处理时采用的种皮软化处理剂为质量浓度17~21%的次氯酸钠溶液或者质量浓度为55~68%的浓硫酸溶液,处理时长为45~60min。
[0015]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2中进行消毒处理时采用600~800倍高锰酸钾溶液或者300~500倍多菌灵溶液或者100~300倍福尔马林溶液或者500~6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浸种消毒。
[0016]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3中进行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时采用300~400倍赤霉素溶液进行浸泡试剂。
[0017]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3中容器中采用的湿砂为细度模数1.6~2.2,粒径0.05~0.2mm的细砂。
[001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青钱柳的植物细胞组织细胞悬浊液以新鲜的青钱柳的茎、叶作为原料制取。
[0019]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4中对单颗青钱柳种子进行真空封装时优选采用无缝软胶囊制作机以真空模式封装成种子胶囊。
[00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对针对青钱柳种子外皮硬厚,并具有休眠特性的特点进行改进性处理,其利用物理球磨的方式磨除青钱柳种子外皮的硬皮层,然后利用种皮软化处理剂进行软化处理并除去抑制萌芽物质激素,并将种子激活成待萌发态后进行单颗封装,并利用植物细胞组织细胞悬浊液进行生物保护和物理缓冲保护,便于保存和使用。
[0021]封装后的青钱柳种子不需要添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催芽,并可直接进行播种,并能有效提高发芽率,提高青钱柳种子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减少了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3]实施例一:
[0024]在本实施例中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以九月底在怀化中方地区种植的青钱柳上采摘的青钱柳种子为原料进行处理,处理时先将采摘的青钱柳种子去果翅并进行磨皮,磨皮时将青钱柳种子直接加入带内置内壁叶片的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中,在30转/min的转速条件下进行磨皮,磨至表皮的磨去量为表皮厚度的1/2~2/3时止,此时,青钱柳种子表面的蜡状物以及硬壳层表皮被磨除,在此过程中,青钱柳种子的损耗率一般为12~20%,在本实施例中为13%。
[0025]以质量浓度21%的次氯酸钠溶液作为种皮软化处理剂对磨除硬壳层表皮的种子进行软化浸泡处理,浸泡处理时长为60min进行软化浸泡处理;这种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处理过程能腐蚀的内层表皮使得内层表皮变薄的同时使得内层表皮形成腐蚀表面,并通过这种增强种子中的种胚与外界的通透性,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速率,但需要严格控制表皮厚度和处理时长,否则可能对种胚造成不可逆损伤。
[0026]种皮软化处理完成后取出种子利用清水进行一次清洗,并在清洗掉残余试剂后利用6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后进行二次清洗。再通过清水浸泡4天后再用采用300倍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然后装入槽型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在每年的九月底到十月中旬期间进行采种,将采集的种子去果翅并进行物理磨皮,物理磨皮时以磨除青钱柳种子表面的蜡状物以及硬壳层表皮为准,然后将磨除硬壳层表皮的种子用种皮软化处理剂进行软化浸泡处理;S2、将步骤S1中经过种皮软化处理剂处理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并在消毒后进行二次清洗;S3、将步骤S2中清洗过的青钱柳种子通过清水浸泡4~6天后再用赤霉素溶液浸泡,然后装入容器中,用湿砂掩埋,湿砂表面铺稻草或者麻袋,并在容器底部开漏水孔,利用滴管向稻草或者麻袋表面持续滴水,控制湿砂的湿度在75~85%,并保持在15~20℃的通风环境中保存45~60天;S4、将经过步骤S3处理的青钱柳种子用糯米纸进行单层包裹,在3~5℃的温度环境中保持20~30天,再将种子连糯米纸外包层一同浸没于青钱柳的植物细胞组织细胞悬浊液中,将单颗的青钱柳种子与所述植物细胞组织细胞悬浊液利用可降解的多糖类生物塑料进行真空封装,即得到处理完成后的青钱柳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钱柳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进行物理磨皮时选用组合磨球进行辅助,控制磨球组合采用直径为2~3cm的橡胶磨球与直径3~4cm的橡胶磨球按照数量比3:1的比例混合得到,青钱柳种子与组合磨球的质量比为1:1~2:1的比例加入筒形搅拌装置中,用15~20转/min的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永杨继明杨光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方县瑶山青钱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