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31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芯,电芯的底面包括第一过渡部和平整部,沿自底面朝向电芯腔体的方向,第一过渡部凸出于平整部,使得电极组件本体延伸得到延伸部,沿垂直于极耳的伸出方向,电极组件本体的宽度大于延伸部的宽度,电极组件本体和延伸部共同于电极组件的一端形成第一缺口,第一过渡部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缺口;通过将第一过渡部凸出于平整部,使得电极组件本体延伸以得到延伸部,从而使得电芯内部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也可相应的增加,从而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而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而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性以及污染小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以及电动车等产品中。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人们更多地会选择能量密度更高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0003]传统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通常是把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膜一次卷绕或者叠片成裸电芯,然后把裸电芯放入到成型有容纳槽的铝塑膜包装袋中,铝塑膜包装袋对折后通过热封形成封边,该封边通常包含一条顶封边和两条侧封边。
[0004]然而,通过热封方式封装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两条侧封边上,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底部凸起,底部凸起会超出电芯底部的主体平面,这就会增加电池的长度,从而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以解决锂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包括包装袋、电极组件和极耳,所述包装袋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顶面、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一侧封边,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顶面、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共同围合成腔体,所述第一侧封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底面连接,所述电极组件收容于所述腔体,所述极耳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极耳的另一端从所述顶面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包括第一过渡部和平整部,所述第一过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第一侧封边、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所述平整部分别与第一过渡部、第二侧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沿自所述底面朝向所述腔体的方向,所述第一过渡部凸出于所述平整部;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组件本体和自所述电极组件本体延伸得到的延伸部,沿垂直于所述极耳的伸出方向,所述电极组件本体的宽度大于延伸部的宽度,所述电极组件本体和延伸部共同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一端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过渡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还包括第二侧封边,所述第二侧封边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所述底面还包括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第二侧封边、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所述平整部与所述第二过渡部连接,沿自所述底面朝向所述腔体的方向,所述第二过渡部凸出于所述平整部;所述电极组件本体和延伸部共同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一端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二过渡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均为一级台阶结构、多级台阶结构或圆弧结构;所述一级台阶结构、多级台阶结构或圆弧结构的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过渡部之间预设间隙;所述一级台阶结构、多级台阶结构或圆弧结构的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过渡部之间预设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部位于所述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之间,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春雷曹国强陶涛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