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31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2
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包括一油箱,所述油箱中盛放有润滑油;至少一个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与减速器连接并深入油箱内部的传动轴和位于油箱内部在传动轴端部设置的桨叶,桨叶浸入所述润滑油中;至少一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浸入所述润滑油中,用于加热油箱内的润滑油;至少一个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油箱内润滑油的油温;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仪、电机和加热装置均电连接;该结构使油箱整体均匀加热,降低或消除了局部过热的风险,同时,实现了油箱整体升温,提高了温度检测仪表的测量准确度,使稀油润滑装置尽快投入正常使用。使稀油润滑装置尽快投入正常使用。使稀油润滑装置尽快投入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适用于机械设备稀油循环润滑系统的稀油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实践证明:稀油润滑装置油箱一般设有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当油温过低时需要进行加热,否则油泵起动十分困难。然而当油温很低时,润滑油流动性下降,常常导致加热器局部过热,加速油液老化,油箱整体升温较慢,且温度检测仪表无法准确测量油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实现稀油润滑装置油箱的均匀加热,提高温度检测仪表测量的准确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包括一油箱,所述油箱中盛放有润滑油;至少一个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与减速器连接并深入油箱内部的传动轴和位于油箱内部在传动轴上设置的桨叶,桨叶浸入所述润滑油中;至少一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浸入所述润滑油中,用于加热油箱内的润滑油;至少一个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油箱内润滑油的油温;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仪、电机和加热装置均电连接;其中,所述温度检测仪将检测到的油温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收到的信号与预设温度对比,如果低于预设温度,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直至油温不低于预设温度时,关停电机和加热装置 。
[0005]所述搅拌装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油箱的底部和侧部。
[0006]所述搅拌装置竖直放置,搅拌装置上的桨叶在传动轴上多层分级设置。
[0007]所述搅拌装置水平放置,搅拌装置上的桨叶在传动轴上多层分级设置。
[0008]所述加热装置为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
[0009]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元件且位于搅拌装置内部。
[0010]所述加热元件位于至少一个桨叶的内部,加热元件与传动轴内部的接线柱电连接。
[0011]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过孔式导电滑环,过孔式导电滑环包括定子、转子、定子出线、转子出线、紧定螺钉和止转片,传动轴内部的接线柱与转子出线电连接,定子出线与设备电源电连接,所述转子由紧定螺钉固定在传动轴上,定子由止转片和止转销防止转动,止转销固定在油箱上。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油箱整体均匀加热,降低或消除了局部过热风险。
[0013]2.实现了油箱整体升温。
[0014]3.提高了温度检测仪表的测量准确度。
[0015]4.使稀油润滑装置尽快投入正常使用。
[0016]5.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0017]附图说明:图1为稀油循环润滑系统简图 ;图2为图1中油箱的俯视图;图3为油箱安装了蒸汽加热器;图4为油箱内底部连通式隔板图;图5为油箱内底部隔离式隔板图;图6为搅拌器侧面和底部安装图;图7搅拌器水平放置时桨叶多层分级设置示意图;图8搅拌器竖直放置时桨叶多层分级设置示意图;图9为带加热元件的搅拌器图;图10为过孔式导电滑环安装图;图11为图8的俯视图;图中,1、搅拌器,2、电机,3、减速器,4、传动轴,5、桨叶,6、油箱,7、电加热器,8、温度检测仪,9、蒸汽加热器,10、隔板A,11、隔板B,12、过孔式导电滑环,13、定子,14、定子出线,15、转子,16、接线柱,17、加热元件,18、转子出线,19、止转片,20、紧定螺钉,21、止转销,22、油泵,23、机械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下:根据附图1和2所述的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包括油箱6和至少一个搅拌器1,搅拌器1安装在油箱6顶部,搅拌器1包括至少一个桨叶5,且桨叶5浸入润滑油中,至少一个加热装置安装在油箱6底部,且加热装置浸入润滑油中,加热装置可以是电加热器7或者蒸汽加热器9,油箱6安装有至少一个温度检测仪8,油泵22起动前,由温度检测仪8检测油温,所述温度检测仪8将检测到的油温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收到的信号与预设温度对比,若油温过低,则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开始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同时起动电机2,通过减速器3传动轴4旋转,从而使桨叶5旋转运动,对润滑油进行搅拌,使油箱6中的润滑油能够均匀加热且整体升温,并且使温度检测仪8能够测量到均匀的油温,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度,直至油温不低于预设温度时,关停电机2和加热装置。
[0019]其工作过程是:如图1

3所示,温度检测仪8检测到油箱6油温过低,电加热器7或者蒸汽加热器9开始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同时起动电机2,通过减速器3传动轴4旋转,从而使桨叶5旋转运动,对润滑油进行搅拌,使油箱6中的润滑油能够均匀加热,并且使温度检测仪8能够测量到均匀的油温,当油温升高到一定设定值时,油泵22起动,从油箱6中抽油,润滑油通过管路输送给机械设备23,再从机械设备通过管路流回油箱6,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实现机械设备的润滑功能,当油温继续升高到一定设定值时,加热装置和搅拌器1断电,停止工作。
[0020]如图3所示,对于较大规格的稀油润滑装置,油箱6底部安装至少一个蒸汽加热器9,图3的A处为蒸汽进口,B处为蒸汽出口,若温度检测仪8检测到油箱6油温过低,则蒸汽从A处进入加热器,从B处流出,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同时起动电机2,通过减速器3传动轴4旋转,从而使桨叶5旋转运动,对润滑油进行搅拌,使润滑油强制流动,由是使油箱6中的润滑油能够均匀加热,并且使温度检测仪8能够测量到均匀的油温。
[0021]如图4所示,油箱6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A10,隔板A10两侧润滑油在隔板底部连通,若油温过低,则电加热器7或蒸汽加热器9和搅拌器1同时投入工作,通过搅拌器1的搅拌作用,使被加热的润滑油从隔板A10右侧通过底部连通处进入隔板A10左侧,使隔板A10左侧润滑油得到加热,从而使油箱内润滑油整体均匀加热。
[0022]如图5所示,油箱6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B11,隔板B11底部不连通,若油温过低,则电加热器7或蒸汽加热器9和搅拌器1同时投入工作,通过搅拌器1的搅拌作用,使被加热的润滑油从隔板B11右侧通过上部连通处进入隔板B11左侧,使隔板B11左侧润滑油得到加热,从而使油箱内润滑油整体均匀加热。
[0023]如图6所示,至少一个搅拌器1安装于油箱侧壁C处或者油箱底部D处,若油温过低,则加热装置和搅拌器1同时投入工作,润滑油在油箱6内被强制流动,使油箱6内润滑油整体均匀加热。
[0024]进一步的,如图7和8,对于较长或者较高的邮箱,搅拌器1的桨叶5采用多层分级的方式设置在传动轴4上,搅拌更加均匀。
[0025]进一步的,将加热元件17安装到桨叶5内,随着桨叶5转动,不停的对各处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就能够让油温更加均衡,如图9—11所示,为了让油箱6中的润滑油均匀加热,搅拌器1安装有过孔式导电滑环12,过孔式导电滑环包括定子13、转子15、定子出线14、转子出线18、紧定螺钉20和止转片19,桨叶5中有至少一个加热元件17,若油液温度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油箱,所述油箱中盛放有润滑油;至少一个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与减速器连接并深入油箱内部的传动轴和位于油箱内部在传动轴上设置的桨叶,桨叶浸入所述润滑油中;至少一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浸入所述润滑油中,用于加热油箱内的润滑油;至少一个温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油箱内润滑油的油温;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仪、电机和加热装置均电连接;其中,所述温度检测仪将检测到的油温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收到的信号与预设温度对比,如果低于预设温度,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同时开启加热装置,直至油温不低于预设温度时,关停电机和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油箱的底部和侧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润滑装置的油箱均匀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竖直放置,搅拌装置上的桨叶在传动轴上多层分级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郑凯万妍陈志辉赵纪锋马一春郭庶肖鹏高权毅李晓焕姚阳阳王焕张利娜金会涛李亚航刘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