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62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2
减少施加在连接器上的载荷。控制单元(3)具备设置有连接器(37)的配线板(8)。连接器(37)设置在配线板(8)中与控制单元(3)的主体相对的面(80a)的背侧的面(80b)上,配线板(8)具有向与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侧突出的脚部(85a、85b)。85b)。85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控制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收纳变速器等的壳体,在壳体的内部贮存有用于润滑、冷却及转矩传递等的自动变速器工作油(ATF,以下简称为“油”)。
[0003]在壳体的内部收纳有对油进行调压并使其在壳体内部循环的控制阀单元。在控制阀单元中设置有多个传感器、促动器等电气部件,另外设置有将用于向各个电气部件通电或发送信号的配线捆扎固定的配线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6242号公报
[0007]有时在配线板上也会设置与配线连接的连接器。
[0008]在进行变速器的维护等时,有时将控制阀单元从壳体卸下,放置在作业台或地板等平坦的面上。在此,具有柔软性的配线的耐载荷高,另一方面,连接器的耐载荷比配线低。于是,在维护等中,在将控制阀单元放置于平坦面时,要求保护连接器免受大的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是一种控制单元,具备设置有连接器的配线板,
[0010]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配线板中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
[0011]所述配线板具有向与所述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侧突出的脚部。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在使连接器为下侧而将控制阀单元放置在平坦的面上的情况下,由于脚部承受了一部分载荷,所以能够减少施加到连接器上的载荷。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的图。
[0015]图2是从下侧观察控制阀单元的图。
[0016]图3是表示组装了配线的状态的配线板的图。
[0017]图4是表示取下了配线的状态的配线板的图。
[0018]图5A是表示脚部、连接器及螺栓的配置的示意图,是图4的A

A向视图。
[0019]图5B是表示脚部、连接器及螺栓的配置的示意图,是图4的B

B向视图。
[0020]图6A是说明控制阀单元的作用的示意图。
[0021]图6B是说明控制阀单元的作用的示意图。
[0022]图7是表示作为比较例,具备未设置脚部的配线板的控制阀单元的作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控制单元例如包括:用于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而设置的控制阀单元;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用电动机的控制而设置的逆变器(逆变器单元)等。
[0024]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单元的一例,对设置在变速器等动力传递装置上的控制阀单元进行说明。
[0025]图1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的图。
[0026]如图1所示,动力传递装置构成为在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构成动力传递装置的元件。
[0027]在壳体1的上部形成有收纳构成带轮等变速机构的部件(未图示)的收纳室2。在壳体1的下部形成有阀室4。阀室4的下端开口,油盘5封闭其下端开口41。
[0028]在壳体1的内部贮存有用于收纳在收纳室2中的部件的润滑、冷却及扭矩传递等的未图示的油OL。在阀室4的下部形成有油OL滞留的储油部OP。
[0029]在阀室4中收纳有控制阀单元3。在控制阀单元3的下侧组装有过滤油OL的滤油器6,在上侧组装有吸入油OL的油泵7。在滤油器6的下部设有吸入口61,该吸入口61配置成位于储油部OP中。
[0030]在滤油器6的下部设有油OL的吸入口61。若使油泵7动作,则储油部OP的油OL从滤油器6的吸入口61被吸入到油泵7内。油泵7对所吸入的油OL进行加压而供给控制阀单元3。
[0031]控制阀单元3对供给的油OL进行调压,将调压后的油OL经由壳体内的油路(未图示)供给收纳室2内部的变速机构(未图示)。在阀室4的上端设有与收纳室2连通的上端开口43。供给到变速机构的油OL从变速机构直接落下、或者沿着收纳室2的壁面,从上端开口43再次返回到阀室4,贮存在储油部OP中。
[0032]控制阀单元3是使上部主体31和下部主体32这两个主体重合的结构。隔板33夹在上部主体31和下部主体32之间。在壳体1的阀室4内,上部主体31位于上侧,下部主体32位于下侧。
[0033]虽然省略了图示以及详细说明,但在控制阀单元3的内部设置有:检测油OL的压力的油压传感器;将油泵7的排出压力调节为规定压力的调节阀(调压阀);油OL流通的油路;切换油OL流通的油路的滑阀等。
[0034]图2是从下部主体32侧观察控制阀单元3的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下部主体32的长边方向在水平面上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将与长边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垂直方向”。
[0035]如图2所示,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形成有与设置在控制阀单元3内部的部件及油路等的形状对应的凹凸。另外,遍及下部主体32的整个表面32a,隔开间隔地配置有联接下部主体32和隔板33(参照图1)的多个螺栓34。各螺栓34的头部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向垂直方向突出。
[0036]在下部主体32的宽度方向侧的一端面32b组装有切换油路中的油OL的流动的电磁阀35。
[0037]这些电磁阀35以及设置在上述的控制阀单元3的内部的油压传感器等电气部件经由连接器37与供电线或信号传送线等配线36连接。如图2所示,在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设有连接器37的连接口32c。经由该连接口32c,连接器37与控制阀单元3内部的电气部件电连
接。
[0038]在下部主体32组装有配线板8,该配线板8设置有连接器37,并将多个配线36捆扎固定。
[0039]图3是表示配线板8的图。
[0040]图4是表示安装了连接器37(37a~37d)以及配线36的状态的配线板8的图。
[0041]图5A及图5B是表示脚部、连接器37及螺栓34的配置的示意图。图5A是图4的A

A向视图,图5B是图4的B

B向视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图5A及图5B省略了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和配线板8的凹凸,作为平坦的面进行图示。图5A及图5B所示的螺栓34表示在将组装于下部主体32的表面32a的多个螺栓34(参照图2)中的、将后述的下部主体32朝向下侧而载置于平坦面F(参照图6A)时与平坦面F接触的螺栓34。
[0042]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配线板8组装于下部主体32时与下部主体32相对的面称为“相对面80a”,将相对面80a的背侧的面称为“背面80b”。图3和图4是从背面80b侧图示配线板8的图。
[0043]如图3所示,配线板8是板状的部件。配线板8是沿着具有凹凸的下部主体32的形状而形成的形状。为了不与联接在下部主体32的螺栓34或与连接器37的连接口32c(参照图2)干涉,配线板8在各处折弯,并且形成有切口。
[0044]如图5B所示,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控制单元,具备设置有连接器的配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配线板中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所述配线板具有向与所述主体相对的面的背侧的面侧突出的脚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端子部的连接部与所述主体相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的长度设定为,在将所述脚部放置于下侧时,所述脚部的前端位于比所述连接器的顶点更靠下侧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设置在连结两个所述脚部的直线上。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祐辅间宫秀行山下胜则汤川洋久诹访林明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