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系共聚物、该共聚物的制造方法、由该共聚物构成的摩擦抑制剂以及含有该摩擦抑制剂的润滑油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317860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其是将以下构成单体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所述构成单体包含: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10~95摩尔%的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性单体(a)、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5~50摩尔%的由下述通式(2)所示的亚烷基二醇丙烯酸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性单体(b)、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0~60摩尔%的选自由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c-1)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丙烯酸短链烷基酯系单体(c-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性单体(c)。(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4~18的烷基,A1表示氢原子。)(式(2)中,R2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0的烷基,A2表示氢原子,n表示2~20的数。)(式(3)中,R4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A3表示氢原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丙烯酸酯系共聚物、该共聚物的制造方法、由该共聚物构成的摩擦抑制剂以及含有该摩擦抑制剂的润滑油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用作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效果的摩擦抑制剂等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进而,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共聚物的制造方法、由该共聚物构成的摩擦抑制剂以及含有该摩擦抑制剂的润滑油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在设备和机械类中使用的润滑油出于尽可能抑制烧焦等、延长设备和机械类的寿命的目的,通过添加极压剂、摩擦调节剂、抗磨剂之类的摩擦抑制剂来提高其摩擦磨损特性。在这样的摩擦抑制剂中,作为减摩效果高的摩擦抑制剂,公知有有机钼化合物(专利文献1、2)。然而,有机钼化合物并非在任何条件下使用均发挥减摩效果,根据使用方案,有时仅利用有机钼化合物会无法发挥充分的减摩效果,或者有时在施加点接触这样的大的接触面压力的严苛条件下,其效果会减弱,难以减小摩擦。
[0003]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润滑油用极压剂,其作为溶解稳定性和极压性能优异的润滑油用极压剂,其包含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含有丙烯酸烷基酯和丙烯酸羟基烷基酯作为必须的构成单体。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含有脂肪酸和共聚物的燃料油用润滑性改进剂即使在冬季、寒冷地区这样的低温状态下,也提高润滑特性而不会浑浊、固化、析出晶体,所述共聚物以(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和含羟基的乙烯基单体为必须构成单体。然而,即使对于这样的极压剂、润滑性改进剂,依然存在如下问题:无法发挥充分的减摩效果,需要提高润滑油的摩擦性能。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5398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758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041407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1414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用作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效果的摩擦抑制剂等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发现了能用作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效果的摩擦抑制剂等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其是将以下构成单体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所述构成单体包含: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10~95摩尔%的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构成的
聚合性单体(a)、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5~50摩尔%的由下述通式(2)所示的亚烷基二醇丙烯酸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性单体(b)、以及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0~60摩尔%的选自由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c-1)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丙烯酸短链烷基酯系单体(c-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性单体(c)。
[0014][0015](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4~18的烷基,A1表示氢原子。)
[0016][0017](式中,R2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0的烷基,A2表示氢原子,n表示2~20的数。)
[0018][0019](式中,R4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A3表示氢原子。)
[0020]专利技术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能用作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效果的摩擦抑制剂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聚合性单体(a)是下述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烷基酯系聚合性单体。
[0023][0024]通式(1)的R1表示碳原子数4~18的烷基。作为这样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等直链烷基;支链丁基、支链戊基、支链己基、支链庚基、支链辛基、支链壬基、支链癸基、支链十一烷基、支链十二烷基、支链十三烷基、支链十四烷基、支链十五烷基、支链十六烷基、支链十七烷基、支链十八烷基等支链烷基等。其中,从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摩擦特性的观点考虑,R1优选为碳原子数6~18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
8~16的烷基,更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0~14的烷基,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0~14的直链烷基,最优选为碳原子数12的直链烷基。
[0025]通式(1)的A1表示氢原子。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A1为氢原子的(不是甲基等烃基)聚合性单体,能得到能用作显示良好的减摩效果的摩擦抑制剂等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
[002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聚合性单体(b)是下述通式(2)所示的亚烷基二醇丙烯酸酯系聚合性单体。
[0027][0028]通式(2)的R2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作为这样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甲基亚乙基、甲基亚丙基、二甲基亚乙基等。其中,从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摩擦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碳原子数2~3的亚烷基,更优选为亚乙基。
[0029]通式(2)的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0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1~30的烷基,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三烷基、二十四烷基、二十五烷基、二十六烷基、二十七烷基、二十八烷基、二十九烷基、三十烷基等。其中,从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摩擦特性的观点考虑,R3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8的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更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最优选为甲基。
[0030]通式(2)的A2表示氢原子。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A2为氢原子的(不是甲基等烃基)聚合性单体,能得到能用作显示良好的减摩效果的摩擦抑制剂等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
[0031]通式(2)的n表示2~20的数。从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摩擦特性的观点考虑,n优选为6~20,更优选为8~18,更进一步优选为11~16,最优选为11~15。此时,从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摩擦特性的观点考虑,n的平均值优选为8~16,更优选为10~14,更进一步优选为12~14,最优选为13。
[003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聚合性单体(c)为选自由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c-1)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丙烯酸短链烷基酯系单体(c-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性单体。
[0033][0034]通式(3)的R4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作为这样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其中,从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的摩擦特性的观点考虑,R4优选为甲基或乙基,更优选为乙基。
[0035]通式(3)的A3表示氢原子。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A3为氢原子的(不是甲基等烃基)
聚合性单体,能得到能用作显示良好的减摩效果的摩擦抑制剂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其是将以下构成单体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所述构成单体包含: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10~95摩尔%的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性单体(a)、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5~50摩尔%的由下述通式(2)所示的亚烷基二醇丙烯酸酯系单体构成的聚合性单体(b)、以及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0~60摩尔%的选自由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c-1)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丙烯酸短链烷基酯系单体(c-2)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性单体(c),式(1)中,R1表示碳原子数4~18的烷基,A1表示氢原子,式(2)中,R2表示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0的烷基,A2表示氢原子,n表示2~20的数,式(3)中,R4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A3表示氢原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其中,聚合性单体(c)包含下述通式(4)所示的芳香族丙烯酸酯系单体作为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c-1),式(4)中,R5表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A4表示氢原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其中,包含通式(2)中R3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n为6~20的亚烷基二醇丙烯酸酯系单体作为聚合性单体(b)。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其中,
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c-1)的构成比率相对于所述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5~60摩尔%。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其中,所述构成单体中的亚烷基二醇丙烯酸酯系单体(b)与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c-1)的构成比率之比以摩尔比计为10∶90~100∶0。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系共聚物,其中,所述构成单体进一步含有相对于构成单体的总摩尔数为5~40摩尔%的下述通式(5)所示的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系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贤二平松刚志五十岚修平丸茂和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ADEKA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