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热电效应的的电能发生器,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下述类型的电能发生器,该电能发生器包括-热电材料层,该层由热电材料制成的一系列元件而构造成或者 由分布的若干热电单元而构造成;-以与热电材料层的两个对置的侧面相平行且与它们相邻接的方 式用于导引高温状态下的第一流动流体和低温状态下的第二流动流体 的装置;所述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即,产生从与第一流动流体相邻接 的侧面穿过所述热电材料层向与第二流动流体相邻接的側面的热传 递,以便在两个电气接点之间产生一电势,所述接点与热电材料层的 两个对置的侧面电气连接。在本说明书和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中,术语热电材料层应理解 为是既指由热电材料制造的一对或多对元件,又指若干热电单元的配 置,该单元包括在元件本身内,除了热电材料外,还有相应的电气连 接触点,这些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技术介绍
以有效的方式来利用存在于两个流动流体之间的温度差,以便通 过热电效应来产生电能的问题在过去已经着手进行了,但是至今没有 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加以解决。主要的困难是能否在电能产生过程中获 得一个满意的效率。这可以参照图i中所示的简图来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发生器,包括:-热电材料层(1),该层由热电材料制成的一系列元件而构造成或者由分布的若干热电单元而构造成;-以与热电材料层(1)的两个对置的侧面(H,C)相平行且与它们相邻接的方式用于导引高温状态下的第一流动流体(F1)和低温状态下的第二流动流体(F2)的装置(4,5);所述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即,产生从与第一流动流体(F1)相邻接的侧面(H)穿过所述热电材料层(1)向与第二流动流体(F2)相邻接的侧面(C)的热传递,以便在两个电气接点之间产生一电势,所述接点与热电材料层(1)的两个对置的侧面(H,C)电气连接,所述发生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用来导引第一流动流体(F1 ...
【技术特征摘要】
EP 2006-9-12 06425628.21. 一种电能发生器,包括-热电材料层(l),该层由热电材料制成的一系列元件而构 造成或者由分布的若干热电单元而构造成;-以与热电材料层(1)的两个对置的侧面(H, C)相平行 且与它们相邻接的方式用于导引高温状态下的第一流动流体(Fl)和 低温状态下的第二流动流体(F2)的装置(4, 5);所述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即,产生从与第一流动流体 (Fl)相邻接的侧面(H)穿过所述热电材料层(1)向与第二流动流 体(F2)相邻接的侧面(C)的热传递,以便在两个电气接点之间产生一电势,所述接点与热电材料 层(1)的两个对置的侧面(H, C)电气连接,所述发生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用来导引第一流动流体(Fl) 和笫二流动流体(F2)的装置由第一管和第二管(4, 5)构造成,该 管的壁与热电材料层U)的两个对置的侧面(H, C)呈热传导接触, 每个管子(4, 5)的通道的空腔由多孔材料(6)所占据,或者由隔膜 (4f, 5f )分隔成多个子通道(4e, 5e),以便在每个流动流体(Fl, F2)与相应管子(4, 5)的壁之 间,以及在所述壁与热电材料层(1)的相应侧面(H, C)之间获得大 的热交换表面。2. 如权利要求l所迷的电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 管子(4, 5)都由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制成。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 (4, 5)设计成用于沿两个互相平行的方向导引上述流动流体(Fl,F2)。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子 (4, 5)设计成用于沿两个互相平行并且互相相反的方向导引上述流动流体(Fl, F2)。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子 (4, 5 )设计成用于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导引上述流动流体(Fl,F2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热电材料 层(1)和导引两个上述流动流体(Fl, F2)的上述两个管子(4, 5) 都具有沿纵向部段的结构,使得每个所述管子(4, 5)都由一个接一 个的管子(4, 5)的一系列的部段形成,这些部段通过由热绝缘材料 制成的中空的隔离件(7)而互相隔开,同时热电材料层(1)由一个 接一个的一系列的热电部段(1)形成,这些部段通过由热绝缘材料制 成的隔离件(8)或空气间隙而互相隔开,以便使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布里格农,A齐吉奥蒂,P雷佩托,VG拉姆伯蒂尼,P帕洛,
申请(专利权)人: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