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动压轴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动压轴承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经由流体通过轴承与转轴之间,由于流动速度变化而产生压力场,使得转轴能够稳定转动且未与轴承接触的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动压轴承是于轴承本体的内壁或转轴的外壁设置导油沟槽,当润滑流体在转轴与轴承本体之间流动时可集中形成压力,通过油膜的支撑力量,使转轴旋转时不会接触转轴孔,因此可避免转轴与轴承本体相互碰撞而磨损,进而减少噪音与震动产生,成为现今信息产品所常用的轴承技术。现有的动压轴承的逃气空间有限,虽可借由于轴承本体的外壁设置沟槽或切面,增加逃气空间,然而动压轴承轴心的热气排出不易,在安装于马达内时,往往难以将热气排出,使马达的性能难以有效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体动压轴承结构,能将轴承结构的轴心与外部逃气单元形成排气信道,以便将气体排出,用以强化轴承的排气功能。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动压轴承结构,包括:一轴承本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动压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承本体;一转轴孔,所述转轴孔设置于所述轴承本体的内部,所述转轴孔贯穿至所述轴承本体的两端;至少一导油沟槽组,所述导油沟槽组设置于所述转轴孔的内壁,所述导油沟槽组包含多个导油沟槽;至少一逃气单元,所述逃气单元设置于所述轴承本体的外壁,所述逃气单元为沟槽或切面,所述逃气单元延伸至所述轴承本体的两端;以及一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轴承本体的一端,所述凹槽与所述逃气单元之间形成一破孔,使所述凹槽能通过所述破孔与所述逃气单元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一圆形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转轴孔同轴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2m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mm至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压轴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友约,游晴晖,庄华晟,
申请(专利权)人:东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