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引导以振荡或旋转方式运动的元件的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30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引导以振荡或旋转方式运动的元件(2)的构件(1)。所述构件(1)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由硬化的金属材料制成、设置有用于装配运动的元件(2)的孔(12)、包括在孔(12)中不连续地分布并能够用作润滑脂(30)储存部的腔(20)并包括可选的润滑脂供应结构。在孔(12)中限定位于腔(20)和供应结构(26)外侧的承载表面(14)以及位于腔(20)中和供应结构(26)中的非承载表面(16)。所述孔(12)包括具有腔(20)的至少一个区域(40,42,44,46),所述腔(20)具有2mm至5mm之间的深度(P20)并且腔(20)中每承载表面(14)的润滑脂(30)的量在0.05g/cm2至0.3g/cm2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构件(1)的机械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构件(1)的方法。制造这种构件(1)的方法。制造这种构件(1)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引导以振荡或旋转方式运动的元件的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引导以振荡或旋转方式运动的元件的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构件的机械系统以及制造这种构件的方法。
[0002]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是在连续运动或往复运动中确保在振荡或旋转时的引导功能的引导构件领域。

技术介绍

[0003]传统上,这种引导构件由环构成,该环针对装配而设计,具有铰接如轴的元件的能力。
[0004]在实践中,这种机械系统在使用中承受高应力:高压、腐蚀、磨损、冲击。为了提高其使用寿命,在环和轴之间提供润滑。
[0005]所述环可设有例如在申请人名下的WO2014091123和WO2014091124中所描述的用作润滑脂储存部的布置。当机械系统被使用时,润滑脂逐渐离开所述布置以润滑环和轴之间的摩擦界面。因此,所述布置使得能够仅在装配状态下进行润滑或者以非常大的润滑时间间隔进行润滑。
[0006]青铜环、复合材料环和聚合物环具有在承受高载荷时能够适应轴的几何形状的优点,从而降低了正常压力。因此,PV系数(压力
×
速度)的降低导致磨损降低。然而,这些环的表面硬度低导致耐磨性低。
[0007]因此,对于承受高载荷和高磨损的环,习惯于使用具有高机械性能(拉伸屈服强度Re大于800MPa)和高硬度的钢。这些钢经过热处理并具有贝氏体或马氏体结构。然而,由于其机械性能高,所以这些环不能适应轴的挠曲,这导致极高的局部PV系数,因此导致磨损并致使卡滞。
[0008]申请人在引导构件领域拥有大量专业知识,并不断寻求改进现有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卡滞性并且使用寿命长的改进的引导构件。
[0010]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引导以振荡或旋转的方式运动的元件的引导构件,该构件包括主体,该主体由硬化的金属材料(硬化处理的金属材料)制成。主体设置有用于装配能够运动的元件的孔。主体包括在孔中不连续地分布并且能够用作润滑脂储存部的腔。并且主体包括可选的油脂供应结构。在孔中,在位于腔和供应结构的外侧限定有承载表面,在腔中和供应结构中限定有非承载表面。其特征在于,孔包括具有腔的至少一个区域,腔具有在2mm至5mm之间的深度,并且腔中每承载表面的润滑脂的量在0.05/cm2至0.3g/cm2之间。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耐用、高效且易于实现的引导构件。该构件特别适用于在高负载下运行并在磨损环境中承受冲击的机械系统,例如安装在公共工程、采矿、农业或
工业(例如钢铁工业)机械上的铰接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利特性,单独或组合应用以下技术手段:
[0013]‑
每承载表面的润滑脂的量在0.05g/cm2至0.2g/cm2之间。
[0014]‑
腔的深度在3mm至5mm之间,最好等于4mm。
[0015]‑
主体的径向厚度大于5mm,优选大于6mm。
[0016]‑
主体的金属材料具有介于200MPa至600MPa之间的屈服强度Re。
[0017]‑
主体的金属材料是钢。
[0018]‑
润滑脂供应结构包括在主体的外表面和孔之间的至少一个通孔。
[0019]‑
润滑脂供应结构包括形成在孔中的至少一个环形槽。
[0020]‑
润滑脂供应结构包括形成在主体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环形槽。
[0021]‑
主体的外表面上没有槽,特别是当孔中形成有环形槽时。
[0022]‑
润滑脂的密度(IS02811)优选在0.85g/cm3至1.05g/cm3之间,例如等于0.9g/cm3。
[0023]‑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润滑脂可以选自参考型号“SNR Lub EP2”、“BP安能脂LS EP2”和“Tutela润滑脂MRM2”。
[0024]‑
孔优选是圆柱形的。
[0025]‑
孔包括表面涂层。
[0026]‑
表面涂层是在腔形成后被涂覆到承载表面和腔中的。
[0027]‑
表面涂层是在形成腔之前被涂覆于承载表面的。
[0028]‑
处理或涂层具有与主体的基础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不同的物理特性。
[0029]‑
处理或涂层为多层或单层。
[0030]‑
涂层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制造的。
[0031]‑
涂层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制造的。
[0032]‑
涂层是通过热喷涂制造的。
[0033]‑
涂层是通过冷喷涂制造的。
[0034]‑
涂层以粉末形式喷涂。
[0035]‑
涂层以液滴的形式喷涂。
[0036]‑
涂层是通过超音速火焰(High Velocity Oxy

Fuel,HVOF)方法制造的。
[0037]‑
涂层是通过激光熔覆(laser cladding)方法制造的。
[0038]‑
涂层是抗卡滞的。
[0039]‑
涂层包括DLC(“类金刚石碳”)类型的无定形碳的外层,特别是具有1μm至5μm之间的厚度,例如具有3μm的厚度。
[0040]‑
涂层包括自润滑复合材料(特别是基于树脂和/或编织的或未编织的增强材料的)的外层,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包括例如PTFE、MoS2或石墨类型的填料。
[0041]‑
涂层包括聚合物清漆。
[0042]‑
处理是渗氮。优选地,孔具有组合层(白色层),该组合层特别是具有5μm至50μm之间的厚度,例如20μm的厚度。
[0043]‑
处理是渗碳。优选地,在厚度上进行渗碳,厚度在0.5mm至4mm之间,例如2mm。
[0044]‑
处理是固态淬火。
[0045]‑
处理是感应淬火,优选为高频感应淬火。
[0046]‑
孔具有在小于或等于0.6mm的扩散深度上具有经处理以抗卡滞的表层,表层在深度为5μm至50μm之间的深度上具有大于或等于500Hv1的硬度。
[0047]‑
区域围绕着主体的纵向轴线360度覆盖整个孔。
[0048]‑
区域围绕着主体的纵向轴线在至少120度的角度区段上在孔中延伸。
[0049]‑
两个区域分别围绕着的纵向轴线在至少120度的角度区段上在孔中延伸。优选地,两个区域位于纵向轴线的两侧。
[0050]‑
区域可以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腔,或只有一种类型的腔。
[0051]‑
腔具有圆形截面。
[0052]‑
腔具有蜂窝形截面。
[0053]‑
各个腔具有较大的长度或2mm至15mm之间的直径,例如6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引导构件(1),用于引导以振荡或旋转方式运动的元件(2),所述引导构件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由硬化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主体(10)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运动的元件(2)的孔(12),所述主体(10)包括在所述孔(12)中不连续地分布的腔(20),所述腔(20)能够用作润滑脂(30)储存部,所述主体(10)包括可选的用于供应润滑脂(30)的结构(26),在所述孔(12)中,在位于所述腔(20)和所述供应结构(26)的外侧限定有承载表面(14),在所述腔(20)中和所述供应结构(26)中限定有非承载表面(16),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2)包括具有所述腔(20)的至少一个区域(40,42,44,46),所述腔(20)具有2mm至5mm之间的深度(P20),并且所述腔(20)中每承载表面(14)的所述润滑脂(30)的量在0.05g/cm2至0.3g/cm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20)中每承载表面(14)的润滑脂(30)的量在0.05g/cm2至0.2g/cm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40)中的腔(20)的深度在3mm至5mm之间,优选地等于4mm。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2)包括表面涂层。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2)在小于或等于0.6mm的扩散深度(P50)上具有经处理以抗卡滞的表层(50),所述表层(50)在5μm至50μm之间的深度上具有大于或等于500Hv1的硬度。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的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Re在200MPa至600MPa之间。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40)围绕着主体(10)的纵向轴线(X10)360度覆盖整个所述孔(1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布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流体力学与摩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