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12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属于地震采集拖体分离器技术领域,该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包括调查船、至少两个拖体分离装置和拖揽,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通过缆绳与所述调查船连接,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之间连接有横缆,所述横缆与所述调查船之间通过前导缆连接,所述横缆上至少连接一根所述拖揽,两个所述拖揽之间连接有交叉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拖体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所述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相离航行时可使横缆散开,以使多个拖揽之间保持相应的间隔,相向航行时可使横缆聚集并以使多个拖揽聚集便于回收。便于回收。便于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地震采集拖体分离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洋人工反射地震探测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对于资源调查、沉积构造单元划分和工程地质灾害等调查,特别是海洋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的调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的三维地震探测,为了避免电缆相互缠绕,保证电缆安全,电缆间距较(通常大于25米),由此导致地震探测的横向分辨率较低。
[0003]横缆拖曳式三维地震采集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反射地震探测方法,通过2个拖体分离器展开一条采集横缆,将若干条数字地震电缆与采集横缆相连接。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大大缩短电缆间距,从而提高三维地震采集的横向分辨率。该方法采集的经海底反射的震源信号,可以获得高精度海底以下地层的信息。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2个拖体分离器缆绳和横缆的安装固定不够理想,在实际航行时,拖体分离器遇到阻力时缆绳和横缆容易挣脱,导致多根横缆和地震采集电缆丢失,从而造成了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2个拖体分离器缆绳和横缆的安装固定不够理想,在实际航行时,拖体分离器遇到阻力时缆绳和横缆容易挣脱,导致多根横缆和地震采集电缆丢失,从而造成了经济损失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包括调查船、至少两个拖体分离装置和拖揽,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通过缆绳与所述调查船连接,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之间连接有横缆,所述横缆与所述调查船之间通过前导缆连接,所述横缆上至少连接一根所述拖揽,两个所述拖揽之间连接有交叉数据传输设备;
[0008]所述拖体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所述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垂直浆板;
[0009]其中,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包括箱体、侧板、第一齿轮、夹持臂、压紧座、夹持座、螺纹套和传动件,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箱体的顶部呈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侧板,且所述箱体朝向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具有一开口部,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臂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通过转轴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弧面开设有锯齿,所述夹持臂通过所述锯齿与所述第一齿轮齿合连接,且齿合连接处位于所述开口部内,所述夹持臂上固定连接
有所述压紧座,所述箱体相对于所述压紧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夹持座,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套,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传动件;
[0010]所述第二夹装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压紧件和支撑件,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箱体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套筒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相对的壁面分别呈径向分布有滑轨和滑槽,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第二套筒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呈径向分布有多个压紧件,每相邻两个所述压紧件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L形的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一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与另其一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呈反向设置,所述缆绳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内分别与其一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连接,所述横缆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内分别与另其一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器、控制器和距离位移传感器,所述驱动器被构成用于驱动所述垂直浆板改变航向,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距离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齿条、滑道、轴承座、丝杆和握把,所述第一齿条呈“T”字形设置,所述第一齿条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齿合连接,所述滑道呈“C”字形设置,所述滑道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的相对于所述螺纹套的一侧通过所述轴承座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箱体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握把。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包括第二齿条、弧形齿条、转轮、连接轴和摩擦垫,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齿合连接,所述弧形齿条远离所述第二齿条的弧面固定连接有所述转轮,所述转轮的轴心键连接有所述连接轴,所述转轮与所述弧形齿条对称的弧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摩擦垫并形成凸轮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心被构成夹装空间。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座、支撑板和滑轮,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通过L形的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呈“V”字形设置,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滑轮,每两个所述滑轮均与所述第二齿条的一侧接触。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外侧的表面固定连接呈“T”字形的拉手。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拖揽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横缆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壳体、容置腔、导电座、导电针、锁紧套和尾盖,所述绝缘壳体呈“T”字形设置,所述绝缘壳体的内部具有一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形状与所述绝缘壳体匹配,所述容置腔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导电座,所述导电座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匹配,所述导电座的三个端面皆设置有多个所述导电针,所述绝缘壳体的三个端部皆具有一所述锁紧套,三个所
述锁紧套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所述尾盖。
[001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由耐冲击性聚苯乙烯塑料注塑成型。
[00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设置的第一夹装机构,工作人员通过握把旋转丝杆,通过螺纹套的作用下,丝杆拉动第一齿条沿滑道朝向螺纹套方向滑动,第一齿轮可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使得夹持臂沿夹持座进行弧形旋转运动,进而使压紧座和和夹持座将缆绳或横缆夹紧。
[0021](2)通过设置的第二夹装机构,通过两个拉手拉动第二套筒使滑槽沿第一套筒的滑轨朝第一套筒的外侧运动,第二齿条带动弧形齿条使转轮进行旋转运动,进而使得多个摩擦垫与缆绳或横缆夹紧并施加阻力,横缆或拖揽经过两次夹装后形成L形的夹持状态,有效的避免了横缆或拖揽脱离。
[0022](3)拖体分离装置被调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包括调查船、至少两个拖体分离装置和拖揽,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通过缆绳与所述调查船连接,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之间连接有横缆,所述横缆与所述调查船之间通过前导缆连接,所述横缆上至少连接一根所述拖揽,两个所述拖揽之间连接有交叉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拖体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所述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垂直浆板;其中,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包括箱体、侧板、第一齿轮、夹持臂、压紧座、夹持座、螺纹套和传动件,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箱体的顶部呈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侧板,且所述箱体朝向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具有一开口部,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臂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通过转轴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弧面开设有锯齿,所述夹持臂通过所述锯齿与所述第一齿轮齿合连接,且齿合连接处位于所述开口部内,所述夹持臂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压紧座,所述箱体相对于所述压紧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夹持座,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套,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传动件;所述第二夹装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压紧件和支撑件,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箱体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套筒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相对的壁面分别呈径向分布有滑轨和滑槽,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第二套筒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呈径向分布有多个压紧件,每相邻两个所述压紧件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L形的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一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与另其一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呈反向设置,所述缆绳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内分别与其一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连接,所述横缆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内分别与另其一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夹装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器、控制器和距离位移传感器,所述驱动器被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清峰刘晨光李西双裴彦良刘保华李先锋连艳红陈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