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组装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778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组装设备,所述夹片输送装置用于将夹片输送至组装工位,所述夹片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包括夹片主体和凸耳,所述凸耳用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铰接连接,所述夹片输送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第二夹片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将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排列成凸耳相对设置且推动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上的凸耳在所述组装工位处彼此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大大提升了夹片输送的效率以及降低了传统的人工手动将夹片放置在组装工位的组装方式中,存在的人身安全伤害的隐患。存在的人身安全伤害的隐患。存在的人身安全伤害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组装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衣架是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衣架样式繁多,其中有一种带有夹子的衣架,可以方便夹取袜子、牛仔裤、西装裤等不宜用衣架于衣物内侧撑起的衣物。带有夹子的衣架包括衣架钩、衣架杆和穿设在衣架杆上夹子,夹子通常为2个,位于衣架杆的两端处。现有技术中,夹子通常是事先生产好或是采购后,由人工将其安装在衣架杆上,生产效率较为低下;也有一些机械设备可以实现将夹子组装在衣架杆上,但是夹片需要人工手动放置在机械设备的组装工位上,当人工手动操作不当时,易发生人身安全伤害事故。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及自动化组装设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用于将夹片输送至组装工位,所述夹片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包括夹片主体和凸耳,所述凸耳用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铰接连接,其中,所述夹片输送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第二夹片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夹片排列成凸耳朝向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且驱动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运动,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夹片排列成凸耳朝向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且驱动所述第二夹片朝向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运动,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推动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在所述组装工位处两者的凸耳彼此重叠。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分别包括夹片进料机构和夹片对推机构,所述夹片对推机构设置在所述夹片进料机构的末端,所述夹片进料机构分别将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输送至对应的夹片对推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夹片对推机构包括夹片对推滑座、夹片对推滑块和夹片安装座,所述夹片对推滑块滑动配置于所述夹片对推滑座上,所述夹片安装座一体或分体配置于所述夹片对推滑块上并跟随所述夹片对推滑块移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夹片安装座包括供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抵靠的靠持块、设置在所述靠持块顶端的上扣持块和设置在所述靠持块底端的下扣持块,所述靠持块、上扣持块和下扣持块形成供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安装的安装槽位。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扣持块和下扣持块与所述靠持块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朝向所述夹片进料机构的一侧形成开口,所述夹片进料机构上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通过所
述开口侧向插入所述夹片安装座的安装槽位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扣持块和下扣持块可转动安装在所述靠持块上,所述上扣持块和/或下扣持块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靠持块旋转张开以脱离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的至少其一还包括夹片整形机构,所述夹片整形机构被配置为,冲压以使每一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上的一对凸耳彼此张开。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夹片整形机构包括整形驱动件和受所述整形驱动件驱动的冲压头,所述冲压头设置在所述夹片对推机构上方,以在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被输送在所述夹片对推机构上后冲压。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第二夹片输送装置的夹片对推机构上分别设有一插装块,两插装块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半圆槽,两插装块在所述组装工位处对接成杆头插装件,半圆槽拼成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与所述凸耳上的穿接孔正对。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用于将夹子组装至架体上形成衣架夹,所述夹子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扭簧,所述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以及架体输送装置、扭簧输送装置和限位帽输送装置,在所述组装工位,所述架体的架体杆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夹片、扭簧和第二夹片上的穿接孔后,所述限位帽输送装置将所述限位帽组装至所述架体的端部上。
[00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可以实现用于组装成夹子的夹片的自动排布以及在组装工位的对接组装,大大提升了夹片输送的效率以及降低了传统的人工手动将夹片放置在组装工位的组装方式中,存在的人身安全伤害的隐患。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图1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显示各输送装置在输送至组装工位前的状态。
[0019]图3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另一视角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显示各输送装置在输送至组装工位前的状态。
[0020]图4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夹片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5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夹片输送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2]图6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显示架体输送装置输送至组装工位前的状态。
[0023]图7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显示了架体输送装置的部分部件。
[0024]图8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0025]图9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另一视角显示了架体输送装置的部分部件。
[0026]图10是本技术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组装成的衣架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00

衣架夹的自动化组装设备;1

架体输送装置;10

架体;101

架体杆;102

挂钩;103

连接块;11

夹座;111

架体换向转台;12

架体移送机构;121

架体移送滑座;122

架体移送滑台;13

进架传动机构;131

电机;132

链条组;133

架体放置位;14

机械手机构;141

机械手移动滑块;142

机械手夹爪;143

机械手移动滑座;15

挂杆;2

第一夹片输送装置;20

第一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用于将夹片输送至组装工位,所述夹片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包括夹片主体和凸耳,所述凸耳用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铰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输送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第二夹片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夹片排列成凸耳朝向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且驱动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运动,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夹片排列成凸耳朝向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且驱动所述第二夹片朝向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运动,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推动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在组装工位处两者的凸耳彼此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片输送装置分别包括夹片进料机构和夹片对推机构,所述夹片对推机构设置在所述夹片进料机构的末端,所述夹片进料机构分别将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输送至对应的夹片对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对推机构包括夹片对推滑座、夹片对推滑块和夹片安装座,所述夹片对推滑块滑动配置于所述夹片对推滑座上,所述夹片安装座一体或分体配置于所述夹片对推滑块上并跟随所述夹片对推滑块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安装座包括供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抵靠的靠持块、设置在所述靠持块顶端的上扣持块和设置在所述靠持块底端的下扣持块,所述靠持块、上扣持块和下扣持块形成供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安装的安装槽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架夹的夹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持块和下扣持块与所述靠持块之间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道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