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LED元件的光源以及将该光源作为背光源使用 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液晶显示装置适用发光二极管LED元件的状况下,不利的 是与以往的冷阴极管CCFL相比,发光效率还没有达到能够充分满足 的水平。为了改善发光效率,采用了对周边的树脂材料实施高折射率 化或在封装反射板材料中提高反射率等多种办法。但是,在LED元 件中外部量子效率一般低至20 30%,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提高元件 自身的光取出效率的结构因为能够直接改善发光效率所以是重要的。对于构成照明装置的光源或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模块的LED 元件,提高光取出效率的公知技术如下。在以往的技术中,如以下的专利文献l所示,记载了在LED元 件上设置光取出沟的结构。记述了规定倾斜角度的范围而形成有效地 取出光的沟,从被分割的发光区域中高效率地向外部射出光的技术。此外在专利文献2以及3中,记载了对分别设置在结晶生长的衬 底上或结晶表面上的光透过性电极设置凹凸构造的结构。在设置在衬 底界面或表面电极上的凹凸构造中,叙述了不受界面的全反射角的限 制而作为扩散光高效率地作为透过光得到的技术。[专利文献l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安装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而构成,该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有:衬底、具有在上述衬底上进行结晶生长的发光层和包层的发光区域、负极电极、正极电极;上述发光区域具有6个以上的对角角部;将上述对角 角部配置成相对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中心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11-17 2006-3109411.一种照明装置,安装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而构成,该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有衬底、具有在上述衬底上进行结晶生长的发光层和包层的发光区域、负极电极、正极电极;上述发光区域具有6个以上的对角角部;将上述对角角部配置成相对发光二极管元件的中心对称。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布线衬底上安装多个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 将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中的衬底的对角角部安装成位于布线的方向上。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布线衬底上安装多个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 并且相对上述布线衬底安装为三角格子配置或者交错配置。4.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作为背光光源使用。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采用搭载安装在设有反射板的布线上的结构;上述反射板的内周形状是在左右两侧方向上对称的圆锥形或者 花生形;在上述反射板的内周区域的中心配置上述发光层; 上述发光层用透明树脂密封。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有不设置反射板而被搭载安装在布线上的结构;密封上述发光层的透明树脂具有在左右两侧的方向上对称的圆 锥形或者花生形的形状;在上述透明树脂的内周区域的中心上配置上述发光层。7. —种照明装置,安装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而构成,该照明装 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有衬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俊明,金子浩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