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6600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控制器、罐体一、罐体二、罐体三、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所述的罐体一的壁部连通有排气管一,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与罐体二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流管二连通,罐体二的壁部连通有排气管二,排气管二靠近罐体二的底部,所述的罐体一、罐体二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凝板一、冷凝板二,空气进入至罐体一内冷却后,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接着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进入至罐体二进行二次除水,接着空气经连通管五内进入罐体三内,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进行吸附,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氧气,接着氧气经连通管六流至罐体五内进行收集。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气体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气中含氮气78%,氧气21%,医用氧气采用空气分离法,首先把空气预冷、净化,去除空气中的少量水分,然后进行压缩、冷却,使之成为液态空气,但是通过直接对空气进行冷却时,空气中的水分除去较慢,氧气的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对空气进行过滤时,滤芯通常只能对空气进行单次过滤,空气的过滤效果不够,影响氧气的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
[0006]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控制器、罐体一、罐体二、罐体三、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所述的罐体一的上端部连通有吸气网罩,吸气网罩用于向罐体一内吸入空气,所述的罐体一的壁部连通有排气管一,排气管一靠近罐体一的底部,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1.空气进入至罐体一内冷却后,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接着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进入至罐体二进行二次除水,空气经罐体一的进气端进入至进气管一内,接着经排气通道一流通后经排气端口排出,接着冷凝后的水滴落至导水槽一内,接着经排水管一排出;S2.空气经罐体二的进气端口进入至进气管二内,接着经排气通道二流通后经排气孔排出,接着空气经滤孔一排出进行一次过滤,接着空气经滤孔二排出进行二次过滤,接着流通的空气经冷凝板二冷凝后,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水滴,落至导水槽二内,接着经排水管二、导流管三排出;S3.罐体二内的空气经连通管五流至连通管三、连通管二内后进入至罐体四内,罐体四内的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进行吸附,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氧气,接着氧气经连通管六流至罐体五内进行收集,接着将连通管五的排气端与连通管四接通,罐体四内的氮气、二氧化碳气体经连通管三的端口排出,空气进入罐体三内进行氧气筛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控制器、罐体一、罐体二、罐体三、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所述的罐体一的上端部连通有吸气网罩,吸气网罩用于向罐体一内吸入空气,所述的罐体一的壁部连通有排气管一,排气管一靠近罐体一的底部,罐体一的排气管一与空气压缩机之间通过导流管一连通,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端与罐体二的顶部之间通过导流管二连通,罐体二的壁部连通有排气管二,排气管二靠近罐体二的底部,罐体二的排气管二与罐体三的底部之间通过连通管五连通,罐体三内设置有分子筛,罐体三的顶部与罐体五之间通过连通管六连通,罐体五为氧气收集罐体,所述的罐体一、罐体二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凝板一、冷凝板二,制冷压缩机与罐体一、罐体二的底部接通并且对冷凝板一、冷凝板二进行制冷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气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罐体一内设置有分散组件一,分散组件一靠近罐体一的进气端,分散组件一包括进气管一、分散罩一,所述的进气管一、分散罩一为一体结构,进气管一的进气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昌盛黄恩勇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美盛药业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