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51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其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且被第一壳体至少部分遮蔽并具有主吸口的第一机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机体底部的万向轮组件,其中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轮主体、可贯穿插入轮主体的滚轴、以及固定在滚轴两端的一对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适合多场景使用,不仅前后方向可以运动,左右方向也可以运动。左右方向也可以运动。左右方向也可以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吸尘器附件用于地面清洁,其运动方向仅为前后方向单个方向,而左右方向因其采用单向滚轮无法实现,无法灵活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适合多场景使用,不仅前后方向可以运动,左右方向也可以运动。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其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且被第一壳体至少部分遮蔽并具有主吸口的第一机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机体底部的万向轮组件,其中所述万向轮组件包括轮主体、可贯穿插入轮主体的滚轴、以及固定在滚轴两端的一对滚轮。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6]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且可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旋转的旋转接头、和设置在旋转接头上且可在第二方向上相对旋转的弯管接头。
[0007]还包括位于主吸口一侧且相连通的进气槽。
[0008]所述主吸口为2个,且进气槽也为2个,其中主吸口位于两进气槽之间。
[0009]所述第一机体包括第一内腔、和位于第一内腔一端且允许旋转接头穿过的中心孔。
[0010]所述第一机体包括第一内腔、和位于第一内腔一端且允许旋转接头穿过的中心孔。
[0011]所述轮主体包括位于两滚轮之间的基部、与基部相连的杆状部、以及将杆状部固定至第一机体上的卡圈。
[0012]所述滚轮既绕着杆状部的中心旋转,又绕着滚轴自转。
[0013]本技术优点是:适合多场景使用,不仅前后方向可以运动,左右方向也可以运动。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第二壳体解锁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4与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第二壳体解锁的剖视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8是本技术中第一壳体的底部示意图;
[0023]图9是本技术中第二壳体的底部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的底视图,其中部分结构被移除;
[0025]图11是本技术初始状态的底部立体图;
[0026]图12与图11相似,为拉伸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如图1

12所示,本技术揭示一种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第一壳体100、与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且被第一壳体100至少部分遮蔽并具有主吸口122的第一机体120、位于主吸口122外侧的进气槽、固定在第一壳体100上且可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旋转的旋转接头300、和设置在旋转接头300上且可在第二方向上相对旋转的弯管接头320、以及设置在第一机体120底部的万向轮组件400,其中万向轮组件400包括轮主体410、可贯穿插入轮主体410的滚轴430、以及固定在滚轴430两端的一对滚轮420。
[0028]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均呈矩形,第一壳体100包括允许旋转接头300穿过的中心孔132、设置在中心孔132一侧的锁扣槽140,而第二壳体200包括与锁扣槽140配合固定的锁扣件240,第一壳体100相对第二壳体200可伸缩移动。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的长度均大于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的宽度。第二壳体200具有壳体腔202。
[0029]第一机体120包括一对主吸口122、四个滑动槽124、收容相应2个滑动槽124的一对滑动腔126、位于两滑动腔126之间的基部127、与基部127相对设置的侧墙128、被侧墙128所包围且与中心孔132和主吸口122均连通的第一内腔130、以及一端与第一内腔130相连而另一端与侧吸口204相连通的侧进风口134,而第二机体220包括允许含尘气流进入的一对进气槽221、位于进气槽221一侧且与相应主吸口122相连通的一对主进风口222、可在相应滑动槽124滑动的四个固定柱224、被固定柱224所环绕且可收容基部127的第二内腔226、以及位于一侧的若干个固定孔229。第一机体120和第二机体22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60,以保证往复移动。每个固定柱224顶端设置有螺钉连接的垫片228,以防止固定柱224在垂直方向上与滑动槽124相互分离。滑动槽124为封闭槽,且与滑动腔126隔离。第一机体120也设置有固定孔229。本实施例中主吸口122为2个前后排列设置,且进气槽221也为2个,其中主吸口122位于两进气槽221之间,由此气流从前后方向进入到进气槽221内,再向位于中间的第一内腔130汇集。
[0030]旋转接头300相对第一壳体100进行90度绕垂直水平面的方向旋转,弯管接头320可相对旋转接头300在前后方向旋转。旋转接头300通过软管340与弯管接头320相连通,由此向吸尘器主机输送含尘气流。旋转接头300和弯管接头320内部中空,以便收容软管340。旋转接头300包括穿过中心孔132的接头进风端302,而弯管接头320则包括与吸尘器主机或连接管对接的接头出风端322。
[0031]为保证弯管接头320可相对旋转接头300在前后方向旋转,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旋转接头300上的卡扣轴孔、设置在旋转接头300上呈环形间隔排列并绕卡扣轴孔的多个卡扣凸起304、设置在弯管接头320上且允许卡扣凸起304穿过的弯管开口324、以及具有
可穿过卡扣轴孔的轴状部的卡扣盖板310。卡扣凸起304位于弯管开口324的内侧,而卡扣盖板310则位于弯管开口324的外侧。弯管开口324形状呈梅花状。卡扣盖板310至少部分遮蔽弯管开口324。轴状部在卡扣轴孔内可相对转动。
[0032]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机体120和第二机体220底部的万向轮组件400,万向轮组件400包括轮主体410、可贯穿插入轮主体410的滚轴430、以及固定在滚轴430两端的一对滚轮420。轮主体410包括位于两滚轮420之间的基部412、与基部412相连的杆状部414、以及将杆状部414固定至第一机体120或第二机体220上的卡圈440。杆状部414插入到固定孔229内并通过卡圈440卡扣,防止垂直方向松脱。滚轮420既可以绕着杆状部414的中心旋转,又可以绕着滚轴430自转,由此实现360度的万向旋转。
[0033]初始使用时,如图5、8、9、11所示,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沿着前后方向(垂直其长度方向)前进,大部分含尘气流从前后两侧的进气槽221进入到主进风口222中,由于主吸口122和主进风口222相连通,由此进入到第一内腔130内,并由接头进风端302进入到软管340,再由接头出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壳体(100)、与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且被第一壳体(100)至少部分遮蔽并具有主吸口(122)的第一机体(120)、以及设置在第一机体(120)底部的万向轮组件(400),其中所述万向轮组件(400)包括轮主体(410)、可贯穿插入轮主体(410)的滚轴(430)、以及固定在滚轴(430)两端的一对滚轮(4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100)上且可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旋转的旋转接头(300)、和设置在旋转接头(300)上且可在第二方向上相对旋转的弯管接头(32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全向旋转的吸尘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300)相对第一壳体(100)进行90度旋转,所述弯管接头(320)相对旋转接头(300)在前后方向旋转。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全向旋转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雪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依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