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622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包括导管本体、球囊和能量发生部件,能量发生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极对,至少一个电极对设置于导管本体的末端并位于球囊内,球囊的内部用于存储导电介质,球囊由高弹性材料制成,且收缩状态下的球囊以无折叠的方式套设在导管本体的末端。如此配置,可减小基于液电效应的医疗装置的通过外径,使其能够实现狭窄病变的治疗,降低治疗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于液电效应的冲击波球囊导管是新兴的血管成型用医疗器械,受到国内外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其在增加狭窄病变处血管内腔内径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球囊机械力扩张对血管本身的损伤。
[0003]在这之前,对于严重钙化病变,常发生常规扩张球囊无法实现病变扩张的情况,此时需要使用到特殊器械,例如旋磨导管、切割球囊、棘突球囊等,对钙化区域进行预处理。而冲击波球囊导管利用液电效应,直接将声压作用于硬质的钙化层,实现钙化结构的破坏,达到钙化病变的快速破坏和扩张。同时,由于液电效应的选择性,会直接穿透柔软的血管层,仅作用于硬质的钙化层,因此该治疗方案下,除了实现对钙化病变的快速破坏扩张外,对血管的损伤小,可大幅降低PCI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甚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球囊导管扩张的情况。
[0004]但是基于液电效应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在展现优异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其器械本身的弊端也随之显露,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通过性差,在针对狭窄病变治疗时,需要预扩球囊或者使用旋磨导管进行旋磨辅助开通狭窄病变后才能使用,操作非常繁琐,手术效率低,而且与病变的贴合能力也差,并且适用的血管尺寸有限,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装置,该医疗装置包括配置电极对的球囊导管,球囊导管的整体通过外径可接近微导管的水平,使得该医疗装置可通过较为狭窄的病变区,实现狭窄病变甚至于极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从而降低狭窄病变的治疗难度,提升治疗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装置,包括导管本体、球囊和能量发生部件,所述能量发生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极对,至少一个所述电极对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并位于所述球囊内,所述球囊的内部用于存储导电介质,所述球囊由高弹性材料制成,且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球囊以无折叠的方式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
[0007]可选地,所述球囊的断裂延伸率大于300%。
[0008]可选地,所述球囊的断裂延伸率为500%~800%。
[0009]可选地,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固定管,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球囊以无折叠的方式套设在所述固定管上,所述电极对设置于所述固定管上,且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极对连接的内部导线,所述内部导线埋入在所述固定管中。
[0010]可选地,所述固定管为空心管或实心管。
[0011]可选地,所述固定管和所述内部导线以一体挤出成型的方式连接,或者,所述固定管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表面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埋入所述内部导线后,所述
外层套设在所述内层上以包覆所述内层和所述内部导线。
[0012]可选地,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分别与所述内部导线和所述电极对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内部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连接介质包括第一连接介质和第二连接介质;
[0014]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沿轴向延伸并相互隔开;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介质连接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介质连接所述第二导线。
[0015]可选地,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所述导电介质,所述球囊的近端和远端均与所述固定管连接,所述固定管与所述球囊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导电介质封装在所述空腔内。
[0016]可选地,所述导管本体还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固定管上,所述固定管的远端伸出所述外管,所述球囊的远端与所述固定管的远端连接,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外管的远端连接;
[0017]所述固定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导电介质输送通道,所述固定管与所述球囊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导电介质输送通道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导电介质用于经由所述导电介质输送通道进入所述空腔。
[0018]可选地,所述外管的断裂延伸率小于所述球囊的断裂延伸率。
[0019]可选地,所述电极对包括环电极和/或贴片式电极。
[0020]可选地,所述能量发生部件包括多个所述贴片式电极,多个所述贴片式电极沿所述导管本体的周向对称布置。
[0021]可选地,所述贴片式电极的形状为弧形,并粘接固定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外表面上。
[0022]可选地,所述导电介质为生理盐水、导电水凝胶、抗氧化导电液或造影液。
[0023]可选地,所述导管本体包括一远端尖端,所述远端尖端被配置为用于穿刺目标位置。
[0024]可选地,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内部导线、外部导线和高压发生控制器,所述内部导线分别与所述电极对和所述外部导线连接,所述外部导线连接所述高压发生控制器。
[0025]上述医疗装置将收缩状态下的球囊无折叠地套设在导管本体上,并借助于球囊的高弹性,可使球囊具有较小的外径尺寸,容易通过狭窄或极狭窄的钙化病变,实现对狭窄或极狭窄病变的扩张治疗。具体地,上述医疗装置中的球囊在收缩时无折叠并具有优良的弹性,因此在输送过程中可以形变至更小的外径,甚至于能够紧贴导管本体的外表面,整体外径尺寸非常小,通过性好。因此,上述医疗装置在拥有极佳通过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实现狭窄病变的扩张,而且避免了预扩球囊或使用旋磨导管等辅助操作,使手术过程更为简单和方便,提升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狭窄病变尤其是极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难度。
[0026]上述医疗装置可将内部导线埋入承载球囊的固定管中,以此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球囊的外径尺寸,同时还能保护电路的完整性和绝缘性。上述医疗装置可预先封装导电介质在球囊的空腔内,此时,使医疗装置可以省略导电介质输送通道和外管,进一步降低了通过外径,通过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医疗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二的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二的医疗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a和图6a均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医疗装置在环电极处进行剖切的横剖面图;
[0032]图5b和图6b均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医疗装置在贴片式电极处进行剖切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4]应该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可以基于附图进行关于在各部件“上”和“下”的指代。诸如“在

之下”、“在

下面”、“下面的”、“上面的”等空间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装置,包括导管本体、球囊和能量发生部件,所述能量发生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极对,至少一个所述电极对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并位于所述球囊内,所述球囊的内部用于存储导电介质,所述球囊由高弹性材料制成,且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球囊以无折叠的方式套设在所述导管本体的末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断裂延伸率大于30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断裂延伸率为500%~8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固定管,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球囊以无折叠的方式套设在所述固定管上,所述电极对设置于所述固定管上,且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极对连接的内部导线,所述内部导线埋入在所述固定管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为空心管或实心管。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和所述内部导线以一体挤出成型的方式连接,或者,所述固定管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表面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埋入所述内部导线后,所述外层套设在所述内层上以包覆所述内层和所述内部导线。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连接介质,所述连接介质分别与所述内部导线和所述电极对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内部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连接介质包括第一连接介质和第二连接介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沿轴向延伸并相互隔开;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介质连接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介质连接所述第二导线。9.如权利要求4

8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所述导电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德常兆华岳斌姚映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旋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