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
‑
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刚构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钢
‑
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
‑
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是混凝土箱梁与钢箱梁相结合的桥梁,如公开号为CN111676795A的一种钢
‑
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钢箱梁安装在相邻的混凝土箱梁之间,采用钢箱梁作为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跨中结合段,该改良设计大大减小了跨中结合段的重量,降低墩顶负弯矩,有效较少桥高及零号块高度,减少投入和施工风险。然而,由于部分水域航道限高,导致施工区域内无法进入大型浮吊,难以采用水上吊装的方式进行跨中结合段钢箱梁安装,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无须水上吊装机械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
‑
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方法,可以解决当缺少大型浮吊时,跨中结合段钢箱梁的安装受影响的问题。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
‑
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悬臂浇筑段的浇筑,利用菱形挂篮采用挂篮法浇筑悬臂浇筑段,所述菱形挂篮包括菱形桁架、走行锚固系统、悬吊系统、底篮系统以及内外模系统;S2:钢混结合段的起吊,对悬臂浇筑段上的菱形挂篮进行改制,形成第一起吊装置;其中将内外模系统锚固在已浇筑好的悬臂浇筑段上;将菱形挂篮上的底篮系统和悬吊系统拆除,在菱形桁架上设置第一吊挂系统,所述第一吊挂系统包括设置在菱形桁架上的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上设置吊索;在钢混结合段顶部设置吊耳,所述第一吊挂系统通过吊索连接钢混结合段上的吊耳,从而起吊所述钢混结合段;S3:钢混结合段的安装,将钢混结合段起吊至对应位置后,在悬臂浇筑段与钢混结合段之间设置固定结构;之后在悬臂浇筑段与钢混结合段之间进行现浇接缝浇筑;S4:跨中钢箱梁的起吊,所述第一起吊装置利用走形锚固系统移动至满足起吊条件的位置,对第一起吊装置进行改制,形成第二起吊装置;其中将菱形桁架上的第一吊挂系统拆除,并在菱形桁架上设置第二吊挂系统,所述第二吊挂系统包括第三千斤顶,所述第三千斤顶上设置吊索;在所述跨中钢箱梁的两端设置吊耳;相邻桥墩上的两个第二起吊装置同时起吊跨中钢箱梁的两端;S5:跨中钢箱梁的安装,将钢混结合段和跨中钢箱梁的端部进行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
‑
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二千斤顶在所述菱形桁架上沿桥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千斤顶通过吊索起吊所述钢混结合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千斤顶通过吊索起吊所述钢混结合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千斤顶至少具有两个,在所述菱形桁架上沿桥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千斤顶至少具有两个,在所述菱形桁架上沿桥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
‑
混凝土混合组合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桁架上具有若干第一安装横梁,所述第一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沿桥梁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具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二千斤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千斤顶和所述第二千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晓冬,路云强,郭战平,陈仁光,崔国宁,杨晨光,刘正刚,卢强,李佳泽,黄德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