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式悬浇挂篮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76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行式悬浇挂篮及其施工方法,该挂篮包括模板承力件(1)、支承走行牛腿(2)、调节油缸(3)、悬臂桁架(4)、翼缘模架(5)、侧附支架(6)、模板系统(7)、后吊挂系统(8)、前吊挂系统(9)、箱内支架(10)和顶模架(11)。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主要受力结构和工作平台下移至桥面以下,释放了桥面空间,降低了施工风险,将走行工作面移至腹板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动行走,能实现悬挑结构的标高调节,整体结构稳定,前移便利,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行式悬浇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行式悬浇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挂篮施工桥梁时存在以下缺陷:
[0003]1)桥面杂乱,视线差,工作面限制多——市面上现存挂篮的悬臂结构通常有菱形桁架、三角桁架、钢板梁、贝雷梁、弓弦结构等,以上结构共同特征是均需要在桥面上布置大量临时钢结构形成足够强的悬臂受力系统,通常情况下,同种结构、同种材料形成的主要悬臂受力结构高度越高,悬臂抗弯能力越强,因此,现场在桥面布置有相对较高的钢结构架体(一般大于4m);除此以外,架体之间的连接系、整个挂篮的走行装置、锚固装置均布置于桥面之上,再加上桥面预留的外露钢筋,留给其它作业的空间相对有限,且整个桥面常常显得杂乱无章,难以达到文明施工要求。
[0004]2)桥面走行条件相对较差——现浇桥面通常平整度要求相对不高,同时需要留有粗糙面以便与桥面铺装形成可靠粘结,因此,桥面给挂篮结构提供的走行工作面并不太好,需要通过布置一定密度的垫梁同时抄垫垫片或砂浆,以达到挂篮走行滑动面的平整度要求,由此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行式悬浇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承力件(1)、支承走行牛腿(2)、调节油缸(3)、悬臂桁架(4)、翼缘模架(5)、侧附支架(6)、模板系统(7)、后吊挂系统(8)、前吊挂系统(9)、箱内支架(10)和顶模架(11);模板承力件(1)附着固定在已浇筑的箱梁腹板的内外两面的上下侧,模板承力件(1)的内侧面作为模板使用、外侧面设有走行轨道,支承走行牛腿(2)配合嵌入走行轨道内,悬臂桁架(4)位于箱梁腹板的内外两侧且通过上下侧的调节油缸(3)连接承托在上下侧的支承走行牛腿(2)上,侧附支架(6)分别支撑在外侧的悬臂桁架(4)上,箱内支架(10)同时支撑在内侧的悬臂桁架(4)上,侧附支架(6)和箱内支架(10)分别用于支撑翼缘模架(5)和顶模架(11)且均能作为作业平台;模板系统(7)组合模板承力件(1)形成箱梁的完整施工模板且包括由翼缘模架(5)支承的翼缘模板(701)、安装在外侧模板承力件(1)之间的外腹上模板(702)、安装在外侧下部模板承力件(1)下方的外腹下模板(703)、安装在内侧模板承力件(1)之间的内腹模板(705)、由顶模架(11)支承的顶模板(704)、底模板(706);前吊挂系统(9)支撑在悬臂桁架(4)上且从箱梁伸出并吊挂底模板(706)前端,后吊挂系统(8)吊挂底模板(706)后端且浇筑时设在箱梁底板上、走行时由箱梁底板上改挂至侧附支架(6)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式悬浇挂篮,其特征在于:翼缘模架(5)同时支撑在通过侧附支架(6)和前吊挂系统(9)前部的上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王开强陈波方小林陈百奔张宇王汉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