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76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结构相同,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光耦芯片U3,光耦芯片U3的2引脚接3.3V电源,光耦芯片U3的3引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输出端,光耦芯片U3的8引脚连接有5V电源,在光耦芯片U3的8引脚和5引脚间并联有去耦电容C4,光耦芯片U3的6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5与驱动芯片U5的10引脚连接;本电路能够同时对两个电力电子器件起到隔离和驱动作用,利用专门的开关器件驱动芯片IR2110完成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正常导通、关管,并且利用光耦隔离减小电路中噪声对中央处理器的电磁干扰,避免强电压的引入和冲击。的引入和冲击。的引入和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隔离驱动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电压较低,且电流很小,无法驱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正常导通、关管,因此需要一种驱动电路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解决现有的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电压较低,且电流很小,无法驱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正常导通、关管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和驱动芯片U5,所述驱动芯片U5的型号为IR2110,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光耦芯片U3和上拉电阻R5,所述光耦芯片U1的型号为6N137,所述光耦芯片U3的2引脚接3.3V电源,所述光耦芯片U3的3引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输出端,所述光耦芯片U3的8引脚连接有5V电源,在所述光耦芯片U3的8引脚和5引脚间并联有去耦电容C4,所述光耦芯片U3的6引脚通过所述上拉电阻R5与所述驱动芯片U5的10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与所述驱动芯片U5的12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5的9引脚接5V电源,所述驱动芯片U5的11引脚与13引脚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5的1引脚连接有第一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芯片U5的7引脚连接有第二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芯片U5的2引脚与3引脚之间接有第一自举电容C6,所述驱动芯片U5的5引脚与6引脚之间接有第二自举电容C7。
[000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芯片U5的6引脚与3引脚之间反并联有一个二极管D1,针对驱动芯片IR2110的不足,在驱动芯片IR2110的3引脚、6引脚之间连接有反并联二极管D1,栅极驱动上的毛刺可以大大的减小。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芯片U5的1引脚与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第一驱动电阻R7,所述驱动芯片U5的7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第二驱动电阻R8。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电阻R7和所述第二驱动电阻R8阻值均为30Ω。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光耦芯片U3的3引脚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3,光耦芯片6N137的第2脚和第3脚之间是一个LED,须串接限流电阻R3。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流电阻R3阻值为200Ω。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拉电阻R5的阻值为100KΩ。
[0012]进一步的,所述去耦电容C4的容值为100PF。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举电容C6和所述第二自举电容C7的容值均为105PF。
[0014]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电路能够同时对两个电力电子器件起到隔离和驱动作用,利用专门的开关器件驱动芯片IR2110完成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正常导通、关管,并且利用光耦隔离减小电路中噪声对中央处理器的电磁干扰,避免强电压的引入和冲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16]图中:100

第一光耦隔离模块;200

第二光耦隔离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和型号为IR2110的驱动芯片U5,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结构相同,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型号为6N137的光耦芯片U3和阻值为100KΩ的上拉电阻R5,光耦芯片U3的第6脚输出电路属于集电极开路电路,必须接上拉电阻R5,光耦芯片U3的2引脚接3.3V电源,光耦芯片U3的3引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输出端,光耦芯片U3的8引脚连接有5V电源,在光耦芯片U3的8引脚和5引脚间并联有容值为100PF的去耦电容C4,光耦芯片U3的6引脚通过上拉电阻R5与驱动芯片U5的10引脚连接,第二光耦隔离模块与驱动芯片U5的12引脚连接,驱动芯片U5的9引脚接5V电源,驱动芯片U5的11引脚与13引脚接地,驱动芯片U5的1引脚连接有第一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驱动芯片U5的7引脚连接有第二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驱动芯片U5的2引脚与3引脚之间接有第一自举电容C6,其中第一自举电容C6和第二自举电容C7的容值均为105PF,驱动芯片U5的5引脚与6引脚之间接有第二自举电容C7,驱动芯片U5的6引脚与3引脚之间反并联有一个二极管D1。
[0020]进一步的优化,驱动芯片U5的1引脚与第一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第一驱动电阻R7,驱动芯片U5的7引脚与第二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第二驱动电阻R8,第一驱动电阻R7和第二驱动电阻R8阻值均为30Ω。
[0021]进一步的优化,光耦芯片U3的3引脚与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输出端之间串联有限流电阻R3,限流电阻R3阻值为200Ω。
[0022]其中,6N137光耦芯片U3采用5V供电,将中央处理器的3.3V接入6N137光耦芯片U3
的发光二级管的正极,驱动信号接入6N137光耦芯片U3的输入侧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在6N137光耦合器的电源管脚旁有100PF的去耦电容C4,其中去耦电容C4优选陶瓷电容或钽电容等高频特性好的电容器,并且尽量靠近6N137光耦芯片U3的电源管脚;驱动芯片U5的1引脚输出的驱动信号对应的是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处输入的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驱动芯片U5的7引脚输出的驱动信号对应的是第二光耦隔离模块处输入的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
[0023]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耦隔离模块、第二光耦隔离模块和驱动芯片U5,所述驱动芯片U5的型号为IR2110,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隔离模块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光耦芯片U3和上拉电阻R5,所述光耦芯片U1的型号为6N137,所述光耦芯片U3的2引脚接3.3V电源,所述光耦芯片U3的3引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输出端,所述光耦芯片U3的8引脚连接有5V电源,在所述光耦芯片U3的8引脚和5引脚间并联有去耦电容C4,所述光耦芯片U3的6引脚通过所述上拉电阻R5与所述驱动芯片U5的10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光耦隔离模块与所述驱动芯片U5的12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5的9引脚接5V电源,所述驱动芯片U5的11引脚与13引脚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5的1引脚连接有第一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芯片U5的7引脚连接有第二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芯片U5的2引脚与3引脚之间接有第一自举电容C6,所述驱动芯片U5的5引脚与6引脚之间接有第二自举电容C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控制两个电力电子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U5的6引脚与3引脚之间反并联有一个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旺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