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531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其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冷却器、交换器、第一溶液泵以及第二溶液泵;发生器上还连接有集热器中,发生器中的工作流体被集热器加热沸腾后输送到发生器内,利用双喷射器的绝热吸收制冷方式,回收高温高压溶液的膨胀功,将吸收过程的传热介质分段强化,增大吸收压力,增强溶液吸收效果,实现浓溶液的阶梯级分段吸收,达到了节约高品位电能,降低机组体积,提高制冷效率,扩展风冷式吸收制冷循环适用温区的目的;发生器外接集热器,将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能、工厂废热能或者地下水源热能进行吸收利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式制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制冷系统是指使用外部能量将热量从温度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任何系统。通常经历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四个过程,形成赖以制冷循环的最基本的配置,按照装置形式可分为压缩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蒸喷式制冷系统等。
[0003]吸收式制冷是以消耗热能,依靠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汽化、吸热,迫使热量不断由低温传向高温的制冷技术, 是常用的制冷方法之一,采用不同沸点且能相互溶解的两种物质所构成的二元溶液为工质(以高沸点者为吸收剂、低沸点者为制冷剂),并利用该溶液的饱和浓度随温度与压力而变化的特点进行制冷循环,具有直接利用热能来制冷,耗电甚少,噪音低,安全性高,调节范围广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适用于有热源或有余热可供利用的某些场合。
[0004]吸收式制冷技术与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具有消耗较小的机械能,利用热能直接制冷,运动部件少、噪音小等优势,同时,常以LiBr/H20或者H2O等盐溶液作为工质,节能环保,是代替电压缩式制冷技术的较好制冷方式之一。
[0005]吸收式制冷机从冷却方式上分为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水冷式吸收制冷机的COP高于风冷式,然而风冷式制吸收制冷机所存在的清洁环保,安全卫生,节约水资源,安装便捷,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现有的风冷式单效吸收式循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发生温度较高,溶液循环倍率过大、制冷温区较小、机组体积过大的问题,使得吸收式制冷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对能源的利用率不足,存在热损失。
[0006]专利文件CN103423912 A公开了一种小型风冷式吸收式制冷机,包括发生器、风冷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第一溶液泵、风冷预冷器、混合器、溶液热交换器、分流器构成,其特点在于采用非绝热吸收器、风冷预冷器以及分流器,改善了系统制冷性能;但系统所需传热传质面积增加,体积增大,系统制冷性能和适应温区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风冷式单效吸收式循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发生温度较高,溶液循环倍率过大、系统制冷效率过低等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其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冷却器、交换器、第一溶液泵以及第二溶液泵;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工作流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溶液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溶液泵的出口与所
述冷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工作流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经过所述第二溶液泵与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入口连接,另一路和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出口一同与第二溶液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经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部件、所述蒸发器后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蒸汽入口、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蒸汽入口连接。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溶液泵的入口之间的管路上串设有调节阀。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生器上还形成有循环水出口以及循环水入口,循环水从所述循环水出口输出,经过循环水泵进入到集热器中,被所述集热器加热沸腾后,从所述循环水入口输送回所述发生器中。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出口和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工作流体入口之间的工质管路与所述第一溶液泵的出口和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入口之间的工质管路通过溶液热交换器换热。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器以及所述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器均包括混合吸收室、定压吸收室以及扩压吸收室。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流部件为热力膨胀阀、毛细管阀或电子膨胀阀。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热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工厂废热能以及地下水源热能中的一种或多种能量。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液热交换器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为风冷冷凝器,所述冷却器为风冷冷却器,且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冷却器均为翅片式换热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申请所涉及的吸收式制冷系统设置有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以及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利用双喷射器的绝热吸收制冷方式,回收高温高压溶液的膨胀功,将吸收过程的传热介质分段强化,增大吸收压力,增强溶液吸收效果,实现浓溶液的阶梯级分段吸收。
[0019]发生器外接集热器,将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能、工厂废热能或者地下水源热能进行吸收利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0020]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 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第一喷射式绝热器或第二喷射式绝热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0、发生器;11、集热器;12、循环水泵;20、冷凝器;30、节流部件;40、蒸发器;51、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52、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501、混合吸收室;502、定压吸收室;503、扩压吸收室;60、冷却器;71、第一溶液泵;72、第二溶液泵;80、调节阀;90、溶液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5]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冷却器、交换器、第一溶液泵以及第二溶液泵;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工作流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溶液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溶液泵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工作流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经过所述第一溶液泵与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入口连接,另一路和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出口一同与第二 溶液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经所述冷凝器、所述节流部件、所述蒸发器后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蒸汽入口、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蒸汽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式绝热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溶液泵的入口之间的管路上串设有调节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上还形成有循环水出口以及循环水入口,循环水从所述循环水出口输出,经过循环水泵进入到集热器中,被所述集热器加热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凯石靖峰陈见兴矫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