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0003]轨迹识别传感器由多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组成,红外发射管不断地发射红外线,当遇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时,两个红外接收管获得的信号强弱就会不同,轨迹识别传感器把这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给处理系统。
[0004]目前在仿生机器人内部通常安装有轨迹识别传感器用于判断行走路线,但是现有轨迹识别传感器通常都是焊接在机器人内部,如果对轨迹识别传感器更换或者拆卸维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导致机器人其他部位受到损伤,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包括壳体(3)以及安装在壳体(3)内部的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表面开设有安装口(2),壳体(3)内部设置有安装套(4),安装套(4)呈方形筒状结构,通过安装口(2)将传感器(1)推入安装套(4)内部限位安装,壳体(3)内部设置有卡合锁死结构对传感器(1)定位锁死,且传感器(1)内部设置有复位组件对卡合锁死结构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锁死结构包括限位滑动组件、弹性卡合组件、定位锁死组件以及水平限位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动组件包括卡合板(21)、卡合板(21)配合的导向槽(19)、卡合板(21)表面设置的导向杆(20)以及套接在导向杆(20)表面的弹簧二(18),导向槽(19)开设在壳体(3)内壁,卡合板(21)呈圆柱状结构,弹簧二(18)一端与导向杆(20)连接,另一端与壳体(3)内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轨迹识别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合组件包括弹性顶持组件以及与弹性顶持组件底端配合的卡合槽(23),弹性顶持组件包括推杆(7)、推杆(7)内侧端设置的卡柱(8)、推杆(7)外侧端套接的弹簧一(5)以及限位板(6),限位板(6)固定在壳体(3)内壁上端,卡柱(8)呈“T”字形结构,且卡柱(8)高度低于卡合板(21)高度,推杆(7)一端与安装套(4)连接,另一端穿过限位板(6)与卡柱(8)连接,弹簧一(5)一端与安装套(4)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6)连接,卡合槽(23)开设在卡合板(21)表面,且外侧端呈直角梯形结构,内侧端呈方形结构,且内侧端对卡柱(8)伸出端限位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佳欣,刘湘,王子璇,苏易博,吴海婷,李鑫林,韩佳怡,贺琛伟,
申请(专利权)人:白佳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