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及通道闸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69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及通道闸机,属于通道闸机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光幕本体和接收光幕本体;发射光幕本体包括发射光幕外壳,发射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一遮光挡条和发射光幕PCB板,发射光幕PCB板上焊接有红外发射传感器;接收光幕本体包括接收光幕外壳,接收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二遮光挡条和接收光幕PCB板,接收光幕PCB板上焊接有红外接收传感器;发射光幕PCB板与接收光幕PCB板分别通过连接线束与光幕逻辑控制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遮光挡条和第二遮光挡条,将强光中的无效波段进行过滤,让有效波段范围的光透过,避免由于强光直射原因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强光直射原因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强光直射原因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及通道闸机


[0001]本技术属于通道闸机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及通道闸机。

技术介绍

[0002]闸机又称为通道闸、出入口机等,是一种阻挡式的通道出入管控设备,具有规范人流、控制通行的作用。除了控制通行以外,检验票卡是闸机另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能;可以说,非人工自动检票是闸机最常见的应用领域,比较典型是在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站中利用闸机实现刷卡自动通行,以及在景区、游乐场、体育馆、娱乐场馆等场所通过闸机实现入口自动检票。
[0003]红外光电开关可以作为相对简单和低成本的位置传感器,但在实际的复杂应用中,为了保证检测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安全性,一般会采用红外光幕;光幕由投光器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投光器发射出调制的红外光,由受光器接收,形成了一个保护网,当有物体进入保护网,光线被物体挡住,通过内部控制线路,受光器电路马上作出反应,从而迅速检测出物体在光幕范围内的准确区域,以便主控板可以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反应措施。
[0004]室外及半室外闸机是指安装使用于非室内的通道闸机,目前在各大高铁站台、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有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强光直射红外光幕传感器后引起的误报警现象,对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设计一种能避免由于强光直射红外光幕传感器后引起的误报警检测装置,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及通道闸机,解决现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强光直射红外光幕传感器后引起的误报警现象,避免由于强光直射原因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光幕本体和接收光幕本体;
[0008]所述发射光幕本体包括发射光幕外壳,所述发射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一遮光挡条和发射光幕PCB板,所述发射光幕PCB板上焊接有红外发射传感器;
[0009]所述接收光幕本体包括接收光幕外壳,所述接收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二遮光挡条和接收光幕PCB板,所述接收光幕PCB板上焊接有红外接收传感器;
[0010]所述发射光幕PCB板与所述接收光幕PCB板分别通过连接线束与光幕逻辑控制板连接。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2]所述发射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一遮光档条安装槽和发射光幕PCB板安装槽,所述第一遮光挡条插入到所述第一遮光档条安装槽内,所述发射光幕PCB板插入到所述发射光幕
PCB板安装槽内。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4]所述接收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二遮光档条安装槽和接收光幕PCB板安装槽,所述第二遮光挡条插入到所述第二遮光档条安装槽内,所述接收光幕PCB板插入所述接收光幕PCB板安装槽内。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6]所述发射光幕外壳上设有发射光幕固定端塞,所述发射光幕固定端塞通过螺丝与所述发射光幕外壳锁紧;
[0017]所述接收光幕外壳上设有接收光幕固定端塞,所述接收光幕固定端塞通过螺丝与所述接收光幕外壳锁紧。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9]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向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提供时钟信号、载波信号、NCP信号,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芯片U2A、U2B是一个集成芯片;
[0020]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的NCP信号与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U2A的 D引脚相连;
[0021]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的时钟信号与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U2A和 U2B的CLK引脚相连;
[0022]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的复位信号与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U2A和 U2B的RST引脚相连。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24]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向接收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提供时钟信号、NCP信号、反馈应答信号,接收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芯片U1A、U1B是一个集成芯片;
[0025]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的NCP信号与接收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U1A的 D引脚相连;
[0026]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的时钟信号与接收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U1A和 U1B的CLK引脚相连;
[0027]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的复位信号与接收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U1A和 U1B的RST引脚相连。
[0028]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通道闸机,所述通道闸机包括上述所述的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
[002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30]所述通道闸机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低位侧门板和两个闸机固定支架,两个所述低位侧门板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闸机固定支架上,两个所述低位侧门板的上部均设有闸机透视窗,两侧相对的所述闸机透视窗内分别设置有接收光幕本体和发射光幕本体,所述接收光幕本体和所述发射光幕本体分别通过光幕支撑架固定在两个所述闸机固定支架上。
[003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32]两侧所述闸机透视窗相对的一侧均设有遮光挡条,所述遮光挡条与所述第一遮光挡条和/或所述第二遮光挡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3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34]两个所述低位侧门板的上部均设有4个闸机透视窗,其中一侧的4个所述闸机透视窗均设有所述发射光幕本体,另一侧的4个所述闸机透视窗均设有所述接收光幕本体,且4个所述发射光幕本体上的发射光幕PCB板和4个所述接收光幕本体上的接收光幕PCB板均通过连接线束与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连接。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本技术提供一种通道闸机用的防强光的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及通道闸机,通过在发射光幕外壳和接收光幕外壳上分别设置第一遮光挡条和第二遮光挡条,将强光中的无效波段进行过滤,让有效波段范围的光透过,可解决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强光直射红外光幕传感器后引起的误报警现象,避免由于强光直射原因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发射光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接收光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通道闸机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红外检测光幕装置电气架构图;
[0041]图5是光幕逻辑控制板接口示意图;
[0042]图6是接收光幕PCB板移位寄存器原理图;
[0043]图7是发射光幕PCB板移位寄存器原理图;
[0044]图8是光幕逻辑控制板程序流程图。
[0045]图中,1、发射光幕外壳,2、第一遮光挡条,3、发射光幕PCB板,4、接收光幕外壳,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光幕本体和接收光幕本体;所述发射光幕本体包括发射光幕外壳,所述发射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一遮光挡条和发射光幕PCB板,所述发射光幕PCB板上焊接有红外发射传感器;所述接收光幕本体包括接收光幕外壳,所述接收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二遮光挡条和接收光幕PCB板,所述接收光幕PCB板上焊接有红外接收传感器;所述发射光幕PCB板与所述接收光幕PCB板分别通过连接线束与光幕逻辑控制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一遮光档条安装槽和发射光幕PCB板安装槽,所述第一遮光挡条插入到所述第一遮光档条安装槽内,所述发射光幕PCB板插入到所述发射光幕PCB板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光幕外壳内设有第二遮光档条安装槽和接收光幕PCB板安装槽,所述第二遮光挡条插入到所述第二遮光档条安装槽内,所述接收光幕PCB板插入所述接收光幕PCB板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光幕外壳上设有发射光幕固定端塞,所述发射光幕固定端塞通过螺丝与所述发射光幕外壳锁紧;所述接收光幕外壳上设有接收光幕固定端塞,所述接收光幕固定端塞通过螺丝与所述接收光幕外壳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闸机用防强光红外检测光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向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提供时钟信号、载波信号、NCP信号,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芯片U2A、U2B是一个集成芯片;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的NCP信号与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U2A的D引脚相连;所述光幕逻辑控制板的时钟信号与发射光幕PCB板的移位寄存器U2A和U2B的CLK引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贵华斌杰臧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易程苏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