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沟渠是用来引流水而修建的一种水利设施,大型水利沟渠的都是应用在水流较多和较集中的地方,而小型的水利沟渠主要是作为大型水利沟渠的支流、作为农田灌溉所需要的一种水利设施,可以在暴雨天气缓解当地底面对于水的吸收能力,还可以作为灌溉使用的沟渠,解决水资源的分配情况,但是随着暴雨天气的冲刷作用,沟渠内都会存淤泥和石子,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沟渠内会积蓄较多的淤石,这样会对沟渠内的水流作用产生影响,为了降低淤石对于沟渠内水流的影响,特此设计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包括承托行走结构、淤石抬升结构、前铲结构、淤石存蓄结构,所述前铲结构固定在承托行走结构的前端底面,所述淤石抬升结构设在承托行走结构的底侧,且淤石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行走结构(1)、淤石抬升结构(2)、前铲结构(3)、淤石存蓄结构(4),所述前铲结构(3)固定在承托行走结构(1)的前端底面,所述淤石抬升结构(2)设在承托行走结构(1)的底侧,且淤石抬升结构(2)的顶端连接在承托行走结构(1)的顶端内侧,淤石抬升结构(2)的底端连接在前铲结构(3)的前端内侧,所述淤石存蓄结构(4)设在承托行走结构(1)的后端顶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行走结构(1)包括承托车架(1
‑
1)、行走车轮(1
‑
2)、驱动从动轮盘(1
‑
3)、行走驱动轮盘(1
‑
4)、行走驱动结构(1
‑
5)、抬升驱动结构(1
‑
6)、抬升驱动轮盘(1
‑
7),所述行走车轮(1
‑
2)设有四组,四组行走车轮(1
‑
2)分别连接在承托车架(1
‑
1)的四角外侧,所述行走驱动结构(1
‑
5)固定在承托车架(1
‑
1)顶面前端右侧,所述抬升驱动结构(1
‑
6)固定在承托车架(1
‑
1)的顶面前端左侧,所述行走驱动轮盘(1
‑
4)连接在行走驱动结构(1
‑
5)的右侧端,所述抬升驱动轮盘(1
‑
7)连接在抬升驱动结构(1
‑
6)的左侧端,所述驱动从动轮盘(1
‑
3)连接在前端右侧端行走车轮(1
‑
2)上,且驱动从动轮盘(1
‑
3)连接行走驱动轮盘(1
‑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石抬升结构(2)包括主动驱动辊(2
‑
1)、长辊轴(2
‑
2)、从动支撑辊(2
‑
3)、从动底端辊(2
‑
4)、短辊轴(2
‑
5)、驱动连接轮盘(2
‑
6)、板式抬升链板(2
‑
7)、连接链带(2
‑
8),所述长辊轴(2
‑
2)固定在主动驱动辊(2
‑
1)的中心,所述短辊轴(2
‑
5)固定在从动支撑辊(2
‑
3)和从动底端辊(2
‑
4)的中心,所述驱动连接轮盘(2
‑
6)连接在长辊轴(2
‑
2)的左侧端,所述板式抬升链板(2
‑
7)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板式抬升链板(2
‑
7)首尾连接,所述主动驱动辊(2
‑
1)设在板式抬升链板(2
‑
7)的内侧顶端,所述从动支撑辊(2
‑
3)设在板式抬升链板(2
‑
7)的内侧中段,所述从动底端辊(2
‑
4)设在板式抬升链板(2
‑
7)的内侧底端,所述驱动连接轮盘(2
‑
6)通过连接链带(2
‑
8)连接抬升驱动轮盘(1
‑
7),所述长辊轴(2
‑
2)的侧端连接在承托车架(1
‑
1)上,所述两组短辊轴(2
‑
5)的侧端均连接在前铲结构(3)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水利水渠使用的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铲结构(3)包括顶端固定板(3
‑
1)、主支撑柱(3
‑
2)、前铲支撑臂(3
‑
3)、前铲板(3
‑
4)、侧角铲板(3
‑
5)、短轴轴承(3
‑
6),所述顶端固定板(3
‑
1)、主支撑柱(3
‑
2)、前铲支撑臂(3
‑
3)、侧角铲板(3
‑
5)分别设有两组,且顶端固定板(3
‑
1)、主支撑柱(3
‑
2)、前铲支撑臂(3
‑
3)、侧角铲板(3
‑
5)均呈对立设置,所述顶端固定板(3
‑
1)设在主支撑柱(3
‑
2)的顶端,所述前铲支撑臂(3
‑
3)上下并列设置在主支撑柱(3
‑
2)的前侧面,所述侧角铲板(3
‑
5)固定在前铲支撑臂(3
‑
3)的前侧端,所述前铲板(3
‑
4)固定在对称设置的前铲支撑臂(3
‑
3)之间,所述短轴轴承(3
‑
6)分别设在对称设置的主支撑柱(3
‑
2)和前铲支撑臂(3
‑
3)的内侧面,所述顶端固定板(3
‑
1)、主支撑柱(3
‑
2)、前铲支撑臂(3
‑
3)、前铲板(3
‑
4)、侧角铲板(3
‑
5)一体焊接,所述两组短辊轴(2
‑
5)的侧端分别连接主支撑柱(3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千千智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