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4291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清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为解决现有河道箱涵/暗涵清淤人工清淤,效率低下,风险较大,易发生安全事故,机器人清淤作业过程容易深陷泥潭,无法工作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步骤为:1)通风及气体检测评估;2)箱涵/暗涵顶板开孔;3)设置通风口、出入口、逃生口;4)安装照明设备;5)设置围堰;6)箱涵/暗涵清淤;7)恢复洞口、拆除构筑物、设备。设备。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清淤的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城市河道中存在大量的箱涵/暗涵,箱涵/暗涵清淤是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
[0003]箱涵/暗涵内由于长期密闭,往往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偷排于此,经年累月,箱涵/暗涵内淤泥沉积、散发恶臭,影响河道水流流通,污染下游河流水质,是河道整治后水质反复、雨季河道水质变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0004]为从源头清除污染,保证河道水质的常制久清,需要定期进行箱涵/暗涵清淤。由于箱涵/暗涵两侧建筑林立,空间较小,而传统的人工清淤方式,不仅要求占用地面空间较大,对交通影响太大,而且箱涵内人工作业效率低,作业风险大,易发生安全事故;虽有利用清淤机器人进行箱涵/暗涵清淤案例,但在实际工程中,箱涵/暗涵内环境复杂,清淤难度大,清淤机器人经常在作业过程中深陷泥潭,无法进行工作。
[0005]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能适用于复杂环境的清淤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河道箱涵/暗涵清淤人工清淤,效率低下,风险较大,易发生安全事故,机器人清淤作业过程容易深陷泥潭,无法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1)通风及气体检测评估:施工前先进行通风,委托具有相关专业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并进行评估,确定作业环境,气体检测值满足相关的标准后方可开工;
[0009]2)箱涵/暗涵顶板开孔:根据测量放样位置,对围堰、集污坑、通风口、出入口位置的箱涵/暗涵顶板顶进行破除;
[0010]3)设置通风口、出入口、逃生口:将箱涵/暗涵顶板破除处清理干净,设置通风口进行空气循环,每隔50m左右开一个通风口兼出入口,每两个出入口之间设置一个逃生口,在施工段出入口箱涵/暗涵内放置一台垂直升降车,施工段上游通风口安装鼓风机,在下游通风口设置抽风机;
[0011]4)安装照明设备: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采用灯带作为箱涵/暗涵内工作照明;
[0012]5)设置围堰:在箱涵/暗涵内分段设置围堰,并在清淤前及清淤后测量淤泥层厚度;
[0013]6)箱涵/暗涵清淤:采用水力冲洗或小型机械清淤的方法进行清淤;
[0014]7)恢复洞口、拆除构筑物、设备:清淤结束后,先拆除围堰,移除箱涵/暗涵内的垂
直升降车,拆除地面鼓风机和抽风机,再将通风口、出入口、按照原状恢复箱涵/暗涵顶板。
[0015]进一步,步骤1)中的气体检测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进行,其中有毒有害气体至少包括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0016]进一步,步骤1)中的气体检测在施工段的中间进行钻孔,孔径为4cm,采用1寸软管插入箱涵/暗涵内,插入口软管与孔壁的间隙用水泥砂浆封堵,插入深度根据箱涵/暗涵的高度确定,分别插入箱涵/暗涵的上、中、下方,检测箱涵/暗涵各层空间范围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0017]进一步,步骤2)中的顶板开孔,顶板采用手持式混凝土取芯机破除,破碎完成后,采用挖机为主,人工辅助的方法,将破碎的混凝土块和碎渣清运。
[0018]进一步,步骤3)中的设置通风口,将箱涵/暗涵顶板破除处清理干净,并确保钢筋头不外露,用卷尺量测通风口的尺寸,合格后,并用砂浆抹面,确保孔口平整,鼓风机和抽风机的风管插入箱涵/暗涵内,对箱涵/暗涵内的气体进行强制置换。
[0019]进一步,步骤3)中的设置出入口,先将箱涵/暗涵顶板破除处清理干净,用卷尺量测通风口的尺寸,合格后,并用砂浆抹面,确保孔口平整,再安装钢梯,梯底插口箱涵/暗涵顶部,顶部于箱涵/暗涵顶板固定牢固。
[0020]进一步,步骤5)中的设置围堰,采用土袋围堰的形式,围堰高度按照箱涵/暗涵内水位以上0.5m控制,每50m左右设置一处围堰,箱涵/暗涵内土袋围堰布置于通风口或出入口上游50cm处,先将底部清理干净,底部铺一层彩条布,在箱涵/暗涵两侧底角位置箱涵/暗涵底板上,彩条布上面用土袋填实,宽度1米。
[0021]进一步,步骤6)中的箱涵/暗涵清淤,内净空小于2.5m的箱涵/暗涵,采用人工高压水力冲洗的方法,内净空大于2.5m的箱涵/暗涵,采取小型清推土机结合反铲挖机的方式进行清淤,清淤过程中,鼓风机送风、抽风机抽风始终不间断,作业人员在井下每隔两分钟不断进行传话,下井作业时间不超过1h。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步骤中首先采用通风及气体检测评估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降低施工环境风险;
[0024]2)本专利技术设置通风口、出入口、逃生口的,可以保持暗涵内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人员、机械和材料的进出和突发事件下的人员疏散;
[0025]3)本专利技术考虑到暗涵中无法满足淤泥强抽强排的要求,围堰作为施工的重要临时性挡水结构,需要采取暗涵分段围堰施工技术,为施工提供良好的干地施工条件;
[0026]4)本专利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以施工机械为主导,能在复杂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8]图2为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涵顶拆除示意图;
[0029]图3为实施例中所述的土袋围堰示意图;
[0030]图4为实施例中所述的小型机械清淤施工示意图;
[0031]图中:1、鼓风机;2、抽风机;3、安全护栏;4、电动提升葫芦;5、垂直升降车;6、围堰;
7、小型铲车;8、淤泥运输车;9、土袋;10、围挡;11、开挖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34](1)通风及气体检测评估:施工前先进行通风,委托具有相关专业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施工段(50m)的中间(25m处)进行钻孔,孔径为4cm,采用1寸软管插入箱涵内,插入口软管与孔壁的间隙由水泥砂浆封堵,插入深度根据箱涵/暗涵的高度确定,分别插入箱涵/暗涵的上、中、下方,测点设置在作业人员的呼吸带高度内,气体检测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进行,其中有毒有害气体至少包括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并进行评估,确定作业环境,气体检测值满足相关的标准后方可开工;
[0035](2)箱涵/暗涵顶板开孔:作业前,在河道箱涵/暗涵两侧边线设置彩钢板围挡10,按开挖线11进行开挖,如图2所示,根据测量放样位置,对围堰、集污坑、通风口、出入口位置的箱涵/暗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风及气体检测评估:施工前先进行通风,委托具有相关专业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并进行评估,确定作业环境,气体检测值满足相关的标准后方可开工;2)箱涵/暗涵顶板开孔:根据测量放样位置,对围堰、集污坑、通风口、出入口位置的箱涵/暗涵顶板顶进行破除;3)设置通风口、出入口、逃生口:将箱涵/暗涵顶板破除处清理干净,设置通风口进行空气循环,每隔50m左右开一个通风口兼出入口,每两个出入口之间设置一个逃生口,在施工段出入口箱涵/暗涵内放置一台垂直升降车,施工段上游通风口安装鼓风机,在下游通风口设置抽风机;4)安装照明设备: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采用灯带作为箱涵/暗涵内工作照明;5)设置围堰:在箱涵/暗涵内分段设置围堰,并在清淤前及清淤后测量淤泥层厚度;6)箱涵/暗涵清淤:采用水力冲洗或小型机械清淤的方法进行清淤;7)恢复洞口、拆除构筑物、设备:清淤结束后,先拆除围堰,移除箱涵/暗涵内的垂直升降车,拆除地面鼓风机和抽风机,再将通风口、出入口、按照原状恢复箱涵/暗涵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气体检测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进行,其中有毒有害气体至少包括硫化氢和一氧化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道箱涵/暗涵清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气体检测在施工段的中间进行钻孔,孔径为4cm,采用1寸软管插入箱涵/暗涵内,插入口软管与孔壁的间隙用水泥砂浆封堵,插入深度根据箱涵/暗涵的高度确定,分别插入箱涵/暗涵的上、中、下方,检测箱涵/暗涵各层空间范围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单永体张博尹静林涛于慧卿王琦张梦利马盼盼景俏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