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尼暗缝机合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93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尼暗缝机合边机,包括暗缝合边机,暗缝合边机一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放线台,放线台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放线棒,暗缝合边机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平衡柱,支撑平衡柱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微调轮,支撑平衡柱一侧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控制块,控制块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控制把手,控制块一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控制盘。上述方案中,位置控制块,伸缩抵力杆,抵力盘和缓力摩擦垫相配合,起到了可以在不同位置对布料或者衣物进行固定,保证物料处于平整状态,有利于边缘更加平整的效果,避免了不能及时的固定衣物,导致暗缝缝合的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影响缝合质量,从而降低装置实用性的问题。从而降低装置实用性的问题。从而降低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尼暗缝机合边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双面尼暗缝机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尼暗缝机合边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缝纫机发展上有着强烈的印证,上个世纪初,缝纫机作为奢侈品传到中国,成为大家闺秀的嫁妆,我们国家连零配件都做不好,一直到1928年我们才生产出第一台家用缝纫机,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全国的缝纫机产量不足4000台,到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缝纫机产量依然满足不了我们自己的需求,直到1982年我们国家的缝纫机在数量上做到了第一,双面尼暗缝机也是缝纫机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对布料边缘的缝合,一般的双面尼暗缝机不能有效的固定布料,只能通过操作人员对布料进行调整,这样会导致布料的杂乱,从而影响边缘的缝合质量;双面尼暗缝机主要对布料的暗缝进行缝合,所以需要人员对暗缝进行整理,使得缝合的更加的美观,但是在整理的过程中会被缝合针误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装置的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尼暗缝机合边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能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尼暗缝机合边机,包括暗缝合边机(1),所述暗缝合边机(1)一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放线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台(2)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放线棒(3),所述暗缝合边机(1)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平衡柱(4),所述支撑平衡柱(4)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微调轮(5),所述支撑平衡柱(4)一侧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控制块(6),所述控制块(6)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控制把手(7),所述控制块(6)一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控制盘(8),所述滑动控制盘(8)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载物台(10),所述载物台(10)一侧的顶端开设有合边台(11),所述支撑平衡柱(4)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平衡台(12),所述平衡台(12)一侧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平衡撑地盘(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尼暗缝机合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缝合边机(1)一侧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限位器(14),所述限位器(14)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限位柱(15),所述限位柱(15)一侧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限位柱(15)的一侧开设有缝合槽(17),所述暗缝合边机(1)一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柱(18),所述控制柱(18)一侧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抖动杆(19),所述抖动杆(19)一侧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缝合针(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尼暗缝机合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5)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限位器(14)的横截面积,所述限位器(14)与所述限位柱(15)活动套接,所述控制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质品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