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81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包括电加热釜本体和内腔,电加热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空心套环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空心套环活动套设在转杆的表面,转杆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棍,转棍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衔接球,内环杆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通过空心套环对转杆的一端进行限位,通过固定套环带动转棍与内环杆的连接,进而对转杆的另一端进行限位,防止转杆出现晃动导致转动角度偏移,且对转杆和搅拌曲棍进行防护,提升转杆和搅拌曲棍的搅拌效果,转棍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清洁刷同时转动,通过刮刷清理壳体内壁上的黏附原料,避免影响原料配比。避免影响原料配比。避免影响原料配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加热釜
,具体为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

技术介绍

[0002]电加热反应釜具有加热迅速、耐高温、耐腐蚀、卫生、无环境污染、无需锅炉自动加温、使用方便等特点,用电热棒加热夹套里面的导热油,使导热油温度升到所需要的温度,然后有测温控制仪控制电热棒使其断电恒温。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新型产品。
[0003]浸渍树脂的粘度较高,导致电加热釜内部的搅拌件在长期使用后易出现晃动,转动角度偏移的问题,进而影响搅拌效果和内部原料反应的稳定性。
[000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搅拌件晃动和转动角度偏移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包括电加热釜本体和内腔,电加热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电加热釜本体包括壳体、进料口、阀门塞和出料口,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一端安装有阀门塞,出料口安装在壳体的下表面,所述内腔包括转杆、搅拌曲棍和内环杆,转杆设置在内腔中,转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曲棍,内环杆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衔接侧立杆、底座盘和电机,壳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侧立杆,衔接侧立杆的一端设置在底座盘的上表面,电机安装在壳体的上端,转杆的一端穿过壳体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杆包括空心套环和固定套环,空心套环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空心套环活动套设在转杆的表面,转杆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套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环包括转棍、衔接球、连接弯杆和清洁刷,固定套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棍,转棍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衔接球,连接弯杆的一端设置在转棍的表面,连接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刷。
[0010]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套环包括衔接板、衔接包壳、安装板和穿孔,衔接板的下端设置有衔接包壳,衔接包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穿孔开设在空心套环的中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环杆包括环形圆槽和环形扁槽,内环杆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圆槽,环形圆槽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扁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刷包括刷柄和刮刷,刷柄的一侧设置有刮刷。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空心套环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空心套环活动套设在转杆的表面,转杆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棍,转棍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衔接球,内环杆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通过空心套环对转杆的一端进行限位,通过固定套环带动转棍与内环杆的连接,进而对转杆的另一端进行限位,防止转杆出现晃动导致转动角度偏移,且对转杆和搅拌曲棍进行防护,提升转杆和搅拌曲棍的搅拌效果。
[001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连接弯杆的一端设置在转棍的表面,内环杆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圆槽,环形圆槽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扁槽,衔接球与环形圆槽滑动连接,转棍与环形扁槽滑动连接,进而提升转杆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使转杆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且提升电加热釜内部原料反应的稳定性。
[0016]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连接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刷,刷柄的一侧设置有刮刷,转棍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清洁刷同时转动,通过刮刷清理壳体内壁上的黏附原料,避免影响原料配比。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内腔内部结构平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空心套环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图。
[0021]图中:1、电加热釜本体;11、壳体;111、衔接侧立杆;112、底座盘;113、电机;12、进料口;13、阀门塞;14、出料口;2、内腔;21、转杆;211、空心套环;2111、衔接板;2112、衔接包壳;2113、安装板;2114、穿孔;212、固定套环;2121、转棍;2122、衔接球;2123、连接弯杆;2124、清洁刷;21241、刷柄;21242、刮刷;22、搅拌曲棍;23、内环杆;231、环形圆槽;232、环形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和2,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包括电加热釜本体1和内腔2,电加热釜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2,电加热釜本体1包括壳体11、进料口12、阀门塞13和出料口14,壳体1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12,进料口12的一端安装有阀门塞13,出料口14安装在壳体11的下表面,内腔2包括转杆21、搅拌曲棍22和内环杆23,转杆21设置在内腔2中,转杆2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曲棍22,内环杆23固定安装在壳体11的内壁上。
[0024]请参阅图1

3,壳体11包括衔接侧立杆111、底座盘112和电机113,壳体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侧立杆111,衔接侧立杆111的一端设置在底座盘112的上表面,电机113安装在壳体11的上端,转杆21的一端穿过壳体11与电机113的输出端连接,转杆21包括空心套环211和固定套环212,空心套环211固定设置在壳体11的内壁上,空心套环211活动套设在
转杆21的表面,转杆21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套环212,空心套环211包括衔接板2111、衔接包壳2112、安装板2113和穿孔2114,衔接板2111的下端设置有衔接包壳2112,衔接包壳211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113,穿孔2114开设在空心套环211的中央。
[0025]请参阅图2和4,固定套环212包括转棍2121、衔接球2122、连接弯杆2123和清洁刷2124,固定套环2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棍2121,转棍21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衔接球2122,通过空心套环211对转杆21的一端进行限位,通过固定套环212带动转棍2121与内环杆23的连接,进而对转杆21的另一端进行限位,防止转杆21出现晃动导致转动角度偏移,且对转杆21和搅拌曲棍22进行防护,提升转杆21和搅拌曲棍22的搅拌效果,连接弯杆2123的一端设置在转棍2121的表面,连接弯杆21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刷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包括电加热釜本体(1)和内腔(2),电加热釜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釜本体(1)包括壳体(11)、进料口(12)、阀门塞(13)和出料口(14),壳体(1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12),进料口(12)的一端安装有阀门塞(13),出料口(14)安装在壳体(11)的下表面;所述内腔(2)包括转杆(21)、搅拌曲棍(22)和内环杆(23),转杆(21)设置在内腔(2)中,转杆(2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曲棍(22),内环杆(23)固定安装在壳体(11)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衔接侧立杆(111)、底座盘(112)和电机(113),壳体(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侧立杆(111),衔接侧立杆(111)的一端设置在底座盘(112)的上表面,电机(113)安装在壳体(11)的上端,转杆(21)的一端穿过壳体(11)与电机(113)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浸渍树脂加工的稳定型不锈钢电加热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1)包括空心套环(211)和固定套环(212),空心套环(211)固定设置在壳体(11)的内壁上,空心套环(211)活动套设在转杆(21)的表面,转杆(21)的一端套设有固定套环(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钦万林祥周楚移乐智龙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和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