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66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行业灌浆措施,具体是一种灌浆饱满、操作方便的灌浆套筒。包括筒体、注浆孔管道和出浆孔管道,注浆孔管道和出浆孔管道均设置在筒体的同一侧面,出浆孔管道位于注浆孔管道的上方,出浆孔管道上设置有漏斗,漏斗的开口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漏斗能够避免浆体流出去,能够给浆体回流提供便利,使得筒体内的浆体充实饱满,通过观测漏斗内浆体的状态与位置,能够轻易判断浆体是否饱满,漏斗能够反复利用,节约成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浆套筒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行业灌浆措施,具体是一种灌浆饱满、操作方便的灌浆套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竖向构件剪力墙的预制也越来越成熟。通常上下两层的预制墙体之间的钢筋通过灌浆套筒连接,常用做法是通过从下部注浆孔注浆,当浆体从上部出浆孔出来时,用塞子将上部出浆孔堵住,继续加压后再用塞子将下部注浆孔堵住。此种做法无法观察到套筒内部浆体是否饱满,往往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灌浆饱满、操作方便的灌浆套筒。
[0004]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灌浆套筒,包括筒体、注浆孔管道和出浆孔管道,注浆孔管道和出浆孔管道均设置在筒体的同一侧面,出浆孔管道位于注浆孔管道的上方,出浆孔管道上设置有漏斗,漏斗的开口向上。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0007]①
通过漏斗能够避免浆体流出去,能够给浆体回流提供便利,使得筒体内的浆体充实饱满。
[0008]②
通过观测漏斗内浆体的状态与位置,能够轻易判断浆体是否饱满。
[0009]③
漏斗能够反复利用,节约成本。
[0010]④
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0011]⑤
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
[0012]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3]漏斗为透明漏斗;方便观测,使得观测更加直观。
附图说明
[0014]图1 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预制墙体 1;筒体2;注浆孔管道3;出浆孔管道4;透明漏斗5。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参见图1,一种灌浆套筒,包括筒体2、注浆孔管道3和出浆孔管道4,注浆孔管道3和出浆孔管道4均安装在筒体2的同一侧面,出浆孔管道4位于注浆孔管道3的上方,出浆孔管道4上安装有能够拆卸的透明漏斗5,透明漏斗5的开口向上,透明漏斗5方便观测,使得观测更加直观。
[0019]使用时,将灌浆套筒安装在待施工的预制墙体1上,在注浆前将透明漏斗5插入出浆孔管道4,然后从注浆孔管道3注浆,当浆体从出浆孔管道4流入到透明漏斗5时,将注浆孔管道3用塞子堵住,此时浆体会从透明漏斗5里回流一部分,当透明漏斗5内的浆体不再流入出浆孔管道4时,则可判断筒体2内浆体已经爆满,此时拔出透明漏斗5用塞子将出浆孔管道4封堵即可。
[0020]本技术通过透明漏斗5能够避免浆体流出去,能够给浆体回流提供便利,使得筒体2内的浆体充实饱满,通过观测透明漏斗5内浆体的状态与位置,能够轻易判断浆体是否饱满,透明漏斗5能够反复利用,节约成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浆套筒,包括筒体、注浆孔管道和出浆孔管道,注浆孔管道和出浆孔管道均设置在筒体的同一侧面,出浆孔管道位于注浆孔管道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雨沈汉斌王啸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