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结构单元具有非稠合特征的有机光伏材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宽带隙电子受体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中心结构单元具有非稠合特征的有机光伏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体异质结型有机光伏电池实现光电转换功能的核心部分是电子给体材料与受体材料共混制备的光伏活性层,近年来,受体
‑
给体
‑
受体(A
‑
D
‑
A)型非富勒烯型电子受体材料的迅速发展使有机光伏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飞速提升至18%,展现出极好的应用潜力。然而,随着分子设计策略的日趋成熟与完善,虽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活性层材料分子结构的日益复杂化使高性能材料的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如何实现有机光伏的多功能化应用也成为业界研究的焦点。
[0003]在电子受体材料的分子设计方法中,采用非稠环共轭结构是解决成本问题的方案之一。当前,针对窄带隙非稠合电子受体材料的分子设计已较为成熟,而针对宽带隙受体材料的研究甚少报道,而低成本的宽带隙电子受体材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结构单元具有非稠合特征的有机光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光伏材料的中心核为非稠合芳香杂环结构,所述非稠合芳香杂环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中心核部分为非稠合联五元芳香杂环单元;X1选自氧族元素,包括氧原子、硫原子和硒原子;R1选自具有1
‑
18个碳原子的直链型或支链型饱和烷基;X2选自具有1
‑
18个碳原子的直链型或支链型的烷基、烷氧基、烷硫基和酯基;式Ⅰ结构中1,2,3
‑
苯并三唑基础单元通过单键与中心核部分连接,与2位氮原子相连的R2选自具有1
‑
18个碳原子的直链型或支链型烷基;Y1与Y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和/或具有1
‑
18个碳原子的直链型或支链型的烷基、烷氧基、烷硫基和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光伏材料,其特征在于,式Ⅰ结构中A单元为缺电子官能团或具有拉电子能力的取代单元,A单元的实例包括如下单元:其中,在R代表具有1
‑
20个碳原子的烷基,X与Y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原子、卤族原子和/或具有1
‑
20个碳原子的酯基或氟代烷基。3.一种中心结构单元具有非稠合特征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青,侯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