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403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蓄电池组通过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分流齿轮箱的输入轴同轴连接,分流齿轮箱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液压泵马达的输入轴同轴连接,分流齿轮箱的第二输出轴通过主离合器与汇流齿轮箱的第二输入轴同轴连接,汇流齿轮箱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二液压泵马达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汇流齿轮箱的输出轴与主减速器的输入轴同轴连接,第一液压泵马达、第二液压泵马达、液压蓄能器和液压油箱之间的液压回路为有阀回路或者无阀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工作在四种模式下,电机输出动力可通过机械传动或液压传动驱动负载,降低了电机的装机功率、避免了大电流充放对蓄电池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动力性能。的动力性能。的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和发展新能源技术是实现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的主要技术途径。工程机械作为非道路交通中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也有电动化的趋势。纯电动工程机械在能量转化效率、排放、噪声等方面较传统柴油发动机驱动的工程机械有明显优势,但在动力性能上受到电驱动功率密度不高的限制。工程机械工况中常有较剧烈的功率需求波动,对动力系统的功率要求较高,静液压传动由于其功率密度高、结构简单便于布置等优点,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电动化工程机械上,为了满足峰值功率的需求,将需要根据峰值功率大小配置电机,导致大多数时候电机运行在相对低功率区域,造成了设备利用率不高和运行工作点在低效区等问题。另外在急加速等发生峰值功率的工况下,电机的瞬时大电流对蓄电池的实时容量和充放寿命等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将能量密度高的电驱动系统和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组(1)、电机控制器(2)、电机(3)、分流齿轮箱(4)、汇流齿轮箱(5)、主减速器(6)、第一液压泵马达(7)、第二液压泵马达(8)、液压蓄能器(9)、液压油箱(10)、主离合器(11)和三位四通液压阀(12);蓄电池组(1)通过电机控制器(2)与电机(3)电连接,电机(3)的输出轴与分流齿轮箱(4)的输入轴同轴连接,分流齿轮箱(4)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液压泵马达(7)的输入轴同轴连接,分流齿轮箱(4)的第二输出轴与主离合器(11)的输入轴同轴连接,主离合器(11)的输出轴与汇流齿轮箱(5)的第二输入轴同轴连接,汇流齿轮箱(5)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二液压泵马达(8)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汇流齿轮箱(5)的输出轴与主减速器(6)的输入轴同轴连接,第一液压泵马达(7)、第二液压泵马达(8)、液压蓄能器(9)和液压油箱(10)之间的液压回路为有阀回路或者无阀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液压回路为有阀回路时,第一液压泵马达(7)的高压进出油口、低压进出油口分别与三位四通液压阀(12)的端口A、B连通,第二液压泵马达(8)的高压进出油口、液压蓄能器(9)的进出油口和三位四通液压阀(12)的进油口P三者相互连通,第二液压泵马达(8)的低压进出油口、液压油箱(10)和三位四通液压阀(12)的出油口T三者相互连通;当所述液压回路为无阀回路时,第一液压泵马达(7)的高压进出油口与第二液压泵马达(8)的高压进出油口、液压蓄能器(9)的进出油口三者相互连通,第一液压泵马达(7)的低压进出油口、第二液压泵马达(8)的低压进出油口和液压油箱(10)三者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由电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组成,由所述蓄电池组(1)、电机控制器(2)和电机(3)构成混合动力系统的电驱动系统,电驱动系统提供混合动力系统的平均功率;由所述第一液压泵马达(7)、第二液压泵马达(8)、液压蓄能器(9)和液压油箱(10)构成混合动力系统的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提供混合动力系统的峰值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电液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在以下四个模式中:A.串联模式:电机(3)输出的动力全部通过液压传动传递,电机(3)的动力经过分流齿轮箱(4)、第一液压泵马达(7)后与液压蓄能器(9)的动力在液压回路中耦合后再经过第二液压泵马达(8)、汇流齿轮箱(5)共同驱动主减速器(6);B.并联模式:电机(3)输出的动力通过机械传动传递,电机(3)的动力经过分流齿轮箱(4)和主离合器(11)后到达汇流齿轮箱(5);液压蓄能器(9)的动力通过液压传动传递,液压蓄能器(9)的动力经过第二液压泵马达(8)后在汇流齿轮箱(5)与电机(3)的动力耦合后共同驱动主减速器(6);C.纯电动模式:电机(3)输出的动力全部通过机械传动传递,电机(3)的动力经过分流齿轮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林梓畅徐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