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引流线的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623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绝缘引流线的托架,包括水平的主线槽和两上端铰接在所述主线槽上的支撑架;所述主线槽上端敞开设置;所述主线槽下端中部固定一轴座;两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主线槽长度方向分别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轴座的两侧;所述支撑架包括支脚和与所述支脚呈“X”字形交叉铰接的调节机构;所述支脚上端与所述主线槽铰接,下部开设有能够与横担外周贴合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卡扣和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上端与所述轴座铰接,下端与所述卡扣上端连接;所述卡扣中部与所述支脚铰接,下端设置有钩钳;所述钩钳能够钩合在所述横担的内侧。内侧。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引流线的托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绝缘引流线的托架,属于带电架空线路检修


技术介绍

[0002]带负荷作业是指在电力用户不停电、电网不损失负荷的情况下完成带电设备检修作业。在进行配网带电作业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绝缘引流线这个设备,但是绝缘引流线在使用时,其绝缘外皮不能直接接触横担,需要进行额外的绝缘遮蔽。绝缘引流线是带负荷作业进行负荷转移的关键工具,它的固定和防止其摆动的措施尤为重要。
[0003]在使用绝缘引流线时,因为绝缘引流线的两端都是接在10kV的电压等级中,绝缘外皮不能直接接触接地体,需要进行额外的绝缘遮蔽,所以在利用绝缘引流线作业时,要对绝缘引流线所经的路径上用绝缘毯进行绝缘遮蔽,确保其与不同电位间的可靠隔离。另外,因绝缘引流线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当它接在10kV架空线路上时,为防止绝缘引流线的线夹受力过大,必须在绝缘引流线的合适位置进行可靠的固定。目前主要采用绝缘绳将其悬挂在10kV架空线路上。
[0004]但是,上述做法,还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0005](1)现有的绝缘引流线进行作业时,要对周围带电体和接地体(用橡胶垫、绝缘毯)之间进行绝缘遮蔽,遮蔽过程耗时较长。
[0006](2)在对周围带电体和接地体遮蔽时,可能出现遮蔽不严密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0007](3)在用绝缘绳将绝缘引流线固定在导线上时,有可能由于绑扎不牢造成滑脱、跑位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缘引流线的托架,该绝缘引流线的托架结构简单,轻便灵活,简化了绝缘遮蔽步骤,能够对绝缘引流线可以进行可靠支撑;同时,固定效果良好,防摆动效果显著,能够防止因绝缘引流线摆动而造成安全距离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可靠性。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绝缘引流线的托架,包括水平的主线槽和两上端铰接在所述主线槽上的支撑架;所述主线槽上端敞开设置;所述主线槽下端中部固定一轴座;两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主线槽长度方向分别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轴座的两侧;所述支撑架包括支脚和与所述支脚呈“X”字形交叉铰接的调节机构;所述支脚上端与所述主线槽铰接,下部开设有能够与横担外周贴合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卡扣和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上端与所述轴座铰接,下端与所述卡扣上端连接;所述卡扣中部与所述支脚铰接,下端设置有钩钳;所述钩钳能够钩合在所述横担的内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丝杠包括外套筒、正扣螺母、圈头丝杠、反扣螺母以及柱头丝
杠;所述正扣螺母与所述反扣螺母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套筒内周的上下两端;所述圈头丝杠与所述柱头丝杠均位于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圈头丝杠与所述正扣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圈头丝杠上端穿出所述正扣螺母后,固定一环圈;所述环圈转动固定在一连接轴的中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轴座上;所述柱头丝杠与所述反扣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柱头丝杠下端穿出所述反扣螺母后,固定有一销轴的中部;所述销轴的两端与所述卡扣上端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卡板;所述卡板上端开设有卡槽;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卡合在两所述卡板的卡槽内;所述钩钳位于所述卡扣下端;一主轴的两端分别横向穿过两所述卡板的中部后,与所述支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脚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板;两所述支板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主线槽的两外侧;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支板的下部;所述卡扣位于两所述支板之间;所述主轴末端与所述支板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板与所述卡板之间设置有限位套,限位套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环圈与所述轴座之间设置有限位套,限位套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线槽的内侧的两端还分别滑动套设一副线槽。
[0016]进一步的,两所述卡板之间间隔固定有多根连杆。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线槽、所述副线槽的截面均呈“凹”字形。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该绝缘引流线的托架结构简单,轻便灵活,简化了绝缘遮蔽步骤,能够对绝缘引流线可以进行可靠支撑;同时,固定效果良好,防摆动效果显著,能够防止因绝缘引流线摆动而造成安全距离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可靠性。
[0020]2、支撑架利用机械结构,从内外两侧、合计四点(同侧的支脚、卡扣均设置有两片)夹紧横担,四点固定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可以抵抗左右晃动、前后摇摆。依靠调节机构进行定位,限位槽与钩钳夹死在横担上之后,是非常稳定的;限位槽、钩钳与横担造型契合,可以牢固固定。
[0021]3、调节丝杠能够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旋动调节丝杠即可调节长度(缩短或者延长)。通过调节丝杠的正转与反转,即可利用机械结构控制卡扣旋转的角度,调节钩钳的开合角度,使得钩钳固定或者放开横担。
[0022]4、该绝缘引流线的托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不仅方便收纳,而且在进行电力维修时也方便携带,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太大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5]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6]图4为图1的左视图。
[0027]图5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的主视图。
[0029]图7为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调节丝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32]1、主线槽;11、副线槽;12、轴座;2、支脚;21、支板;22、限位槽;23、调节机构;3、卡扣;31、卡板;32、钩钳;33、主轴;34、卡槽;35、限位套;36、连杆;4、调节丝杠;41、外套筒;42、正扣螺母;43、圈头丝杠;44、环圈;45、连接轴;46、反扣螺母;47、柱头丝杠;48、销轴;5、横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4]参见图1

8,一种绝缘引流线的托架,包括水平的主线槽1和两上端铰接在所述主线槽1上的支撑架;所述主线槽1上端敞开设置;所述主线槽1下端中部固定一轴座12;两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主线槽1长度方向分别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轴座12的两侧;所述支撑架包括支脚2和与所述支脚2呈“X”字形交叉铰接的调节机构23;所述支脚2上端与所述主线槽1铰接,下部开设有能够与横担5外周贴合的限位槽22;所述调节机构23包括卡扣3和调节丝杠4;所述调节丝杠4上端与所述轴座12铰接,下端与所述卡扣3上端连接;所述卡扣3中部与所述支脚2铰接,下端设置有钩钳32;所述钩钳32能够钩合在所述横担5的内侧。
[0035]根据上述描述,该绝缘引流线的托架主要包括主线槽1和两镜像对称设置在轴座12两侧的支撑架。主线槽1上端敞开设置,敞开端内可放置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引流线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主线槽(1)和两上端铰接在所述主线槽(1)上的支撑架;所述主线槽(1)上端敞开设置;所述主线槽(1)下端中部固定一轴座(12);两所述支撑架沿所述主线槽(1)长度方向分别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轴座(12)的两侧;所述支撑架包括支脚(2)和与所述支脚(2)呈“X”字形交叉铰接的调节机构(23);所述支脚(2)上端与所述主线槽(1)铰接,下部开设有能够与横担(5)外周贴合的限位槽(22);所述调节机构(23)包括卡扣(3)和调节丝杠(4);所述调节丝杠(4)上端与所述轴座(12)铰接,下端与所述卡扣(3)上端连接;所述卡扣(3)中部与所述支脚(2)铰接,下端设置有钩钳(32);所述钩钳(32)能够钩合在所述横担(5)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绝缘引流线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杠(4)包括外套筒(41)、正扣螺母(42)、圈头丝杠(43)、反扣螺母(46)以及柱头丝杠(47);所述正扣螺母(42)与所述反扣螺母(46)分别固定在所述外套筒(41)内周的上下两端;所述圈头丝杠(43)与所述柱头丝杠(47)均位于所述外套筒(41)内;所述圈头丝杠(43)与所述正扣螺母(42)螺纹连接;所述圈头丝杠(43)上端穿出所述正扣螺母(42)后,固定一环圈(44);所述环圈(44)转动固定在一连接轴(45)的中部,所述连接轴(45)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轴座(12)上;所述柱头丝杠(47)与所述反扣螺母(46)螺纹连接;所述柱头丝杠(47)下端穿出所述反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国杨帆冯祥勋廖志华吴兆磊蔡晓军李伟新蔡俊宇陈明峰林加评徐世杰郑慧君林海斌朱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