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09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包括底座、半圆板、驱动组件、上叶室、下叶室以及两组定位组件,所述半圆板对应锁合安装在底座顶端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对应装配在半圆板上,所述上叶室、下叶室对称分布在半圆板一侧,且上叶室、下叶室分别与驱动组件对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多个叶室串联达到同时工作、密闭性良好、对叶片损伤小,利用机械主臂传动下,实现了对上叶室、下叶室的自动开合启闭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且在定位组件配合下,当需要对防护海绵拆卸更换时,只需将定位件从上叶室、下叶室拉出即可进行单独更换工作,整体拆卸更换便捷,规避了现有防护海绵需要反复拆卸螺丝的繁琐步骤。绵需要反复拆卸螺丝的繁琐步骤。绵需要反复拆卸螺丝的繁琐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


[0001]本技术涉及光合监测仪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

技术介绍

[0002]监测仪在精确控制环境因子的条件下,通过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检测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来测定植物光合速率的一种仪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已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光合测定手段,应用越来越普及,成为在气相环境中测定光合速率的重要方法,在监测仪工作中需要配合使用叶室来对植物叶片进行夹取限位,保证了整体监测工作的正常平稳进行。
[0003]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现有的监测仪叶室在使用时,不具备自动开合的功能,增大了工作人员的手动开合强度,增大了整体监测周期,且现有的自动开启叶室的控制舵机不能进行串联工作,无法做到多叶室测量,不能依次监测多个叶片的光合大小,增大了单个叶片测量带来的误差,且现有的监测仪的防护海绵在后续拆卸时整体工作量较大,且整体拆卸较繁琐,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半圆板(2)、驱动组件、上叶室(3)、下叶室(4)以及两组定位组件,所述半圆板(2)对应锁合安装在底座(1)顶端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对应装配在半圆板(2)上,所述上叶室(3)、下叶室(4)对称分布在半圆板(2)一侧,且上叶室(3)、下叶室(4)分别与驱动组件对应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对应装配在上叶室(3)、下叶室(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叶室(3)、下叶室(4)的尺寸相同,且上叶室(3)、下叶室(4)平行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控制舵机(5)、滑动板(6)、两组滑动件(7)、机械主臂(8)、两组机械副臂(9)以及两组连接件(10),所述控制舵机(5)通过支架锁合安装在半圆板(2)侧壁中部,所述滑动板(6)延伸焊接在半圆板(2)侧壁,两组所述滑动件(7)平行滑动在滑动板(6)上,且两组滑动件(7)平行设置,所述滑动件(7)分别与上叶室(3)、下叶室(4)对应锁合固定,所述机械主臂(8)中部与控制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件(10)对应焊接在滑动件(7)内侧,两组所述机械副臂(9)头端均通过销轴与连接件(10)端处转动连接,且机械副臂(9)尾部通过销轴与机械主臂(8)两侧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植物光合监测仪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副臂(9)整体均呈弧状结构,且机械副臂(9)整体采用钢材压制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稳夏银召沈春山江朝晖肖宗涛徐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