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轴过线隐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转轴过线隐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了便于携带,一般的电子设备其结构也较小,而且可能很多结构需要折叠或者调节角度等,因此,很多装置都设有转轴,而因为装置的几个部分之间,需要相互改变位置状态,另外电源与功能模块之间又需要通过电线连接驱动。因此,通常设有转轴以及连接线的装置通常就会碰到电线外露或者相互位置改变造成的电线损坏。
[0003]电线外露不但会造成设备的外观不美观,而且也会造成因为线路的牵扯而损坏设备,并且合理的布线,更能节省线的使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使用的转轴过线隐藏结构,外部不外露电线,美观并且不易损坏。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转轴过线隐藏结构,包括底座、本体以及将底座和本体铰接在一起的转轴,其特征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过线隐藏结构,包括底座(1)、本体(2)以及将底座(1)和本体(2)铰接在一起的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与所述本体(2)连接并且能同步绕转轴(3)的中心轴转动,所述底座(1)上设有分别连通底座(1)内部与外界的第一过线孔(41)和第二过线孔(42),所述转轴(3)上设有分别连通转轴(3)内部与外界的第三过线孔(43)和第四过线孔(44),所述第四过线孔(44)设于所述转轴(3)与所述本体(2)连接的部位,并且所述本体(2)与转轴(3)连接的部位设有连通至本体(2)内部的过线孔(22),所述过线孔(22)与所述第四过线孔(44)对应设置,外界的连接线能通过所述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第三过线孔和第四过线孔以及本体(2)上的过线孔(22)进入所述本体(2)的内部,与本体(2)内的功能模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过线隐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孔(41)位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所述第二过线孔(42)位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过线隐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线孔(43)位于所述转轴(3)的一端,所述转轴(3)内设有过线通道(45),所述过线通道(45)连通所述第三过线孔(43)和第四过线孔(4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过线隐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基座(11),两个基座(11)上设有两个中心对齐的第一连接孔(12),所述本体(2)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帅栋,陈政,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