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54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罐体,罐体侧壁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有上加热盘管和下加热盘管,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罐体背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反应釜内部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在上腔室内部设置搅拌杆、输气组件,配合第一加热盘管可实现碳化过程,在下腔室侧壁设置进料斜管,配合第二加热盘管,可实现改性过程,相比现有技术降低了成本,同时避免了溶液的损耗的质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经济损失。减少了经济损失。减少了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纳米碳酸钙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标准的名称即超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应用最成熟的行业是塑料工业主要应用于高档塑料制品。可改善塑料母料的流变性,提高其成型性,工业制备纳米碳酸钙时主要包括碳化和改性两个过程,将精制的氢氧化钙浆料放入反应器,加入适量添加剂,设置合适的碳化温度,调整合适的搅拌速度,经转子流量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就开始了碳化反应,当反应体系呈酸性,也就是pH值下降到7以下后,继续碳化15分钟,就得到了纳米碳酸钙溶液,将所得浆料升温至80℃,加入一定量硬脂酸改性剂,保温2小时,过滤、干燥、粉碎后即得纳米碳酸钙固体。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制备碳化纳米碳酸钙时碳化和改性两个过程分开进行,设备成本较高,反应溶液在输送中的损耗和质变影响生产效率、造成经济损失。
[0004]为此,设计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来解决上述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侧壁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壁固定连接有上加热盘管(3)和下加热盘管(4),所述罐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罐体(1)背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罐体(1)内腔分隔为上腔室(6)和下腔室(7),所述罐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8),所述盖板(8)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10),所述联轴器(10)一端固定连接有竖轴(11),所述竖轴(11)依次贯穿盖板(8)和隔板(5),所述竖轴(11)与盖板(8)以及隔板(5)均活动连接,所述竖轴(11)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2),所述搅拌杆(12)位于上腔室(6)内,所述上腔室(6)内部还设置有输气组件,所述下腔室(7)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料斜管(13),所述进料斜管(13)端部固定连接有漏斗(14),所述上腔室(6)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5),所述出料管(15)与进料斜管(1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组件包括环形管(16),所述环形管(16)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端与隔板(5)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管(16)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小孔(17),所述环形管(16)边缘固定连接有输气管(18),所述输气管(18)贯穿罐体(1)侧壁并延伸至罐体(1)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用的一体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盘管(3)与上腔室(6)位置对应,所述上加热盘管(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孙长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召县鼎恒钙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