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50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包括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沿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的空腔体,所述空腔体包括渗透膜,所述渗透膜的两侧边分别与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进行连接,而底边与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底部连接,从而与所述内侧壁、底部围合而成具有所述肥效缓释结构的空腔体,在所述空腔体的顶部位置设有敞开口,在所述敞开口上设有密封端盖。其中,所述渗透膜由第一半透膜、第二半透膜,以及连接于第一半透膜、第二半透膜之间的纤维网格布构成。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采用全生物降解复合片材制备而成,在其埋入土壤后可自然降解,不会妨碍树苗根系的成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


[0001]本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城市绿化或销售需要,现有树苗、郭苗待长成之后需要挖出移植。但是由于幼苗的根系比较脆弱,在挖掘移植过程中造成树苗根系的损伤,甚至导致移植后难以成活,树苗死亡率较高,经济损失大。
[0003]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移植栽培技术,一般是将花木或其他农作物的幼苗,栽种在塑料移植袋中,里面放满混合肥料的泥土,浇水后便可移植到其他地方,这种方法有利于植物的移植和栽培。
[0004]但是,由于移植袋的上端口是敞开的,因此袋内水分会通过蒸发的途径流失,为了避免对树苗的根系造成损伤和缺水,保证树苗的正常生长,需要定期浇水,否则幼苗在其生命周期内难于成活。
[0005]另一方面,塑料种植袋妨碍作物根系的成长,塑料种植袋在土壤中不可自然降解,使用后对土壤、环境将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现有种植袋,不可能大规模使用,更不能在干旱、沙化地区使用,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后果。
[0006]公告号为CN202697226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幼苗移植袋,包括袋体,该袋体由内外两层塑料膜复合而成,外层塑料膜外壁上涂有反光漆,内层塑料内壁上涂有防腐剂,此外,袋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该透气孔贯穿内外两层塑料膜。该现有技术采用塑料膜制成,不易透风,虽然设有透气孔,但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水性较好,幼苗在10

15天内不用喷水。塑料膜上的防腐剂和反光漆,防止了袋内病菌的滋生及温度的省高,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
[0007]203575243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树木移植袋,包括移植袋袋体,该移植袋袋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移植袋本体的内壁为半透膜,所述空腔内设有塑料球,所述塑料球分为上半球和下半球,所述上半球内边沿设有内凹螺纹,所述下半球外边沿设有外凸螺纹,所述上半球和下半球螺合,上半球上设有通孔,且在上半球和下半球之间设有第二半透膜,在移植袋本体内储备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成分,并通过半透膜渗透的方式保存植物,既可以为植物补充营养成分,也不会因为施肥不当,导致植物脱水死亡,在下半球中加入干燥的营养物质,经过半透膜和通孔缓慢对植物进行补充,使用时间长,适用于植物的运输和出售,提高植物移植的成活率。
[0008]公告号为CN203860130U一种直埋生物降解植物移植袋,包括移植袋本体,所述种植袋为顶部设有袋口的腔体,袋口处设有收紧装置,收紧装置的两侧在对应的位置设有提耳,种植袋的内腔设有种植土壤,种植土壤有肥料和高分子吸水材料混合而成,种植袋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板,移植袋由生物降解性塑料制成,方便对植物进行移植,移植袋可以直埋生物降解,维护土壤生态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
[0010]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包括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沿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的空腔体,所述空腔体包括渗透膜,所述渗透膜的两侧边分别与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进行连接,而底边与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底部连接,从而与所述内侧壁、底部围合而成具有所述肥效缓释结构的空腔体,在所述空腔体的顶部位置设有敞开口,在所述敞开口上设有密封端盖。
[0011]优选地,所述渗透膜由第一半透膜、第二半透膜,以及连接于第一半透膜、第二半透膜之间的纤维网格布构成。
[0012]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半透膜上设有孔径为10~15μm的孔隙,而在所述第二半透膜上设有孔径为5~8μm的孔隙。
[0013]优选地,所述纤维网格布由径向PHBV纤维、纬向PHBV纤维铺设而成。
[0014]优选地,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采用全生物降解复合片材制备而成,即其材质为全生物降解复合片材,所述全生物降解复合片材包括内侧层,所述内侧层为聚乙烯醇层,在所述聚乙烯醇层之外连接聚乳酸层,在所述聚乳酸层之外连接纤维网加强层,在所述纤维网加强层之外连接外侧层,所述外侧层为PBAT层或PCL层。
[0015]优选地,在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对称地设置4个空腔体。
[0016]优选地,在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的连通孔隙,用以排水或透气。
[0017]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0018]一方面,本技术可通过敞开口注入水分或液体肥料于空腔体中,并采用密封端盖密封敞开口,以免液体肥料或水分的蒸发或撒漏;另一方面,空腔体内储存的水分或液体肥料通过肥效缓释结构即渗透膜缓释至土壤中,避免了频繁人工施肥或补水而带来的作业麻烦。
[0019]此外,本技术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采用了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全生物降解复合片材制成,其中,聚乳酸层赋予本技术具有较好的强硬度,而以PBAT层或PCL层为外侧层,赋予本技术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使得本技术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强度,而纤维网加强层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拉伸强度和柔韧性。因此,本技术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
[0020]由于本技术的各个结构层均可全生物降解,因此,在其埋入土壤后可自然降解,不会妨碍树苗根系的成长,从而避免了树苗移植后对土壤、环境将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对图1沿A

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对图2沿B

B剖视的全生物降解复合片材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对图2沿C

C剖视的渗透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请同时参阅附图1

4。本技术所述的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包括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200,其结构特点如下:
[0027]沿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的空腔体,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对称地设置4个空腔体。如空腔体12A、空腔体12B、空腔体12C与空腔体12D。每一所述空腔体包括渗透膜20,所述渗透膜20的两侧边分别与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200的内侧壁进行连接,而渗透膜20的底边与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200的底部连接,从而与所述内侧壁、底部围合而成具有所述肥效缓释结构的空腔体12A、空腔体12B、空腔体12C与空腔体12D,在每一所述空腔体的顶部位置设有敞开口13,在所述敞开口13上设有密封端盖14。
[0028]具体地,所述渗透膜20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包括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的空腔体,所述空腔体包括渗透膜,所述渗透膜的两侧边分别与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内侧壁进行连接,而底边与全生物降解移植袋本体的底部连接,从而与所述内侧壁、底部围合而成具有所述肥效缓释结构的空腔体,在所述空腔体的顶部位置设有敞开口,在所述敞开口上设有密封端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膜由第一半透膜、第二半透膜,以及连接于第一半透膜、第二半透膜之间的纤维网格布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肥效缓释结构的全生物降解移植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半透膜上设有孔径为10~15μm的孔隙,而在所述第二半透膜上设有孔径为5~8μm的孔隙。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环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