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黏土环境下作业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37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黏土环境下作业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其特征是:整体播种装置通过四连杆安装在玉米免耕机中后端;仿形限深轮采用外置支臂固定,增大仿形限深轮与开沟器之间的间隙,改变原有半封闭结构,同时在仿形限位轮面向开沟器侧,添加弹动碟型刮土刀,通过弹动销固定在仿形限深轮上,弹动碟型刮土刀在弹簧力作用下,与开沟器表面全贴合,并随仿形限位轮转动,与开沟器相对滑动,达到刮切开沟器表面粘土功能。通过上述设计,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因黏土粘堵在开沟器与仿形限位轮之间,导致的仿形限位轮受到粘结土壤轴向挤压,使仿形限位轮变形、脱离固定结构,以及固定的开沟器刮土刀,冗余大量黏土,失去刮土功能等问题。失去刮土功能等问题。失去刮土功能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黏土环境下作业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玉米免耕机的播种装置,具体是一种在黏土环境下作业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但传统的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结构影响很大,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模式越来越普及,在此过程中玉米免耕机也被普遍采用,玉米免耕机能够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能够减少人工作业量;由于黑龙江省土壤在春耕期比较黏湿,作为玉米免耕机核心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在工作时出现仿形限深轮与圆盘开沟器之间粘结、堵塞大量黏土,导致仿形限深轮被挤压变形,甚至脱离机体结构,无法实现对地面起伏的仿形和播种深度的限位控制,致使播种质量下降,粮食减产。
[0003]现有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大多数仿形限深轮都采用的是内置型的固定支臂进行固定,开沟器的刮土刀固定在机架上,属于被动式刮土作业,例如CN212753197U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高速免耕播种单体”等一类播种装置,多采用侧位布置仿形限深轮,固定方式采用的是内置支臂,支撑臂在仿形限深轮内侧,开沟器采用固定刮土刀属于被动防堵,在土壤黏湿度小的情况下具备一定的防粘堵能力,但是在土壤黏湿度大情况下,仿形限位轮与开沟器之间极易出现粘结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黏土环境下作业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仿形限深轮采用外置支臂固定,增大仿形限深轮与开沟器之间的间隙,改变原有半封闭结构,同时在仿形限位轮面向开沟器侧,添加弹动碟型刮土刀,通过弹动销固定在仿形限深轮上,弹动碟型刮土刀在弹簧力作用下,与开沟器表面全贴合,并随仿形限位轮转动,与开沟器相对滑动,达到刮切开沟器表面粘土功能;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因黏土粘结堵塞在开沟器与仿形限位轮之间,导致的仿形限位轮受到粘结土壤轴向挤压,使仿形限位轮变形、脱离固定结构,以及固定的开沟器刮土刀,冗余大量黏土,失去刮土功能等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在黏土环境下作业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包括仿形连杆架1、仿形限深轮机构、焊合机架4、双圆盘开沟器6、主动刮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连杆架1通过焊接固定在焊合机架4;所述仿形限深机构包括限位调整把2、档位块3、左支臂8、左限位轮组10、右支臂16、右限位轮组14,左支臂8与右支臂16通过柱销轴铰接在焊合机架两侧,左支臂8与右支臂16通过限位调整把2固定,构成同步连接,档位块3 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焊合机架4,左限位轮组10通过锁紧螺母与芯轴固定在左支臂8,位置在左支臂8内侧,双圆盘开沟器6左外侧,右限位轮组14通过锁紧螺母与芯轴固定在右支臂16,位置在右支臂16内侧,双圆盘开沟器6右外侧;所述主动刮土机构包括左限位轮组 10、左碟形刮刀11、右碟形刮刀13、右限位轮组14、固定螺母17、弹簧18、弹动柱销19,弹动柱销19通过
8

左支臂;9

左刮刀;10

左限位轮组;11

左碟型刮刀;12

排种管;13

右碟型刮刀;14
‑ꢀ
右限位轮组;15

右刮刀;16

右支臂;17

固定螺母;18

弹簧;19

弹动柱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考图1~7,一种在黏土环境下作业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包括仿形连杆架1、仿形限深轮机构、焊合机架4、双圆盘开沟器6、主动刮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连杆架1通过焊接固定在焊合机架4;所述仿形限深机构包括限位调整把2、档位块3、左支臂8、左限位轮组10、右支臂16、右限位轮组14,左支臂8与右支臂16通过柱销轴铰接在焊合机架两侧,左支臂8与右支臂16通过限位调整把2固定,构成同步连接,档位块3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焊合机架4,左限位轮组10通过锁紧螺母与芯轴固定在左支臂8,位置在左支臂8内侧,双圆盘开沟器6左外侧,右限位轮组14通过锁紧螺母与芯轴固定在右支臂16,位置在右支臂16内侧,双圆盘开沟器6右外侧;所述主动刮土机构包括左限位轮组10、左碟形刮刀11、右碟形刮刀13、右限位轮组14、固定螺母17、弹簧18、弹动柱销19,弹动柱销19通过固定螺母17固定在左限位轮组10、右限位轮组14,左碟形刮刀11、右碟形刮刀13对应大圆孔采用滑动方式套入弹动柱销19,左碟形刮刀11、右碟形刮刀13同左限位轮组10、右限位轮组14分布在双圆盘开沟器6左右两侧,弹簧18套在弹动柱销19,位于左、右限位轮组10、 14与左、右碟形刮刀11、13之间。
[0027]进一步的,左碟形刮刀11、右碟形刮刀13的碟形碗状结构,三个连接孔直径大与弹动柱销19直径1.5倍的结构。
[0028]进一步的,左、右碟形刮刀11、13与固定在左、右限位轮组10、14的三根弹动柱销19 大间隙配合滑动连接,弹簧18套在三根弹动柱销19上,位于左、右碟形刮刀11、13与左、右限位轮组10、14之间。
[0029]进一步的,左、右支臂8、16向外侧折枴的结构。
[0030]进一步的,左、右限位轮组10、14固定在左、右支臂8、16,位于左、右支臂8、16内侧、双圆盘开沟器6左、右面外侧。
[0031]进一步的,左、右碟形刮刀11、13分别与双圆盘开沟器6左、右侧面贴合。
[0032]工作原理为:通过仿形四连杆架与机架上的四连杆连接,在拖拉机的拖拽下播种装置的开沟盘向前滚动开沟;通过调整限位调整把在挡位块上的档位位置,达到控制仿形限位轮与开沟器圆周最低点的相对位置高度,进而控制种沟深度;仿形限位轮在土壤表面滚动,并将土壤的起伏状况反应给四连杆,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当开沟器表面粘土时,由于碟型刮刀安装在仿形限深轮上随其转动,同时与开沟器有相对滑动,在两个组合运动作用下,将开沟器表面粘结土壤清除。
[003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黏土环境下作业的仿形限深播种装置,包括仿形连杆架(1)、仿形限深轮机构、焊合机架(4)、双圆盘开沟器(6)、主动刮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连杆架(1)通过焊接固定在焊合机架(4);所述仿形限深机构包括限位调整把(2)、档位块(3)、左支臂(8)、左限位轮组(10)、右支臂(16)、右限位轮组(14),左支臂(8)与右支臂(16)通过柱销轴铰接在焊合机架两侧,左支臂(8)与右支臂(16)通过限位调整把(2)固定,构成同步连接,档位块(3)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焊合机架(4),左限位轮组(10)通过锁紧螺母与芯轴固定在左支臂(8),位置在左支臂(8)内侧,双圆盘开沟器(6)左外侧,右限位轮组(14)通过锁紧螺母与芯轴固定在右支臂(16),位置在右支臂(16)内侧,双圆盘开沟器(6)右外侧;所述主动刮土机构包括左限位轮组(10)、左碟形刮刀(11)、右碟形刮刀(13)、右限位轮组(14)、固定螺母(17)、弹簧(18)、弹动柱销(19),弹动柱销(19)通过固定螺母(17)固定在左限位轮组(10)、右限位轮组(14),左碟形刮刀(11)、右碟形刮刀(13)对应大圆孔采用滑动方式套入弹动柱销(19),左碟形刮刀(11)、右碟形刮刀(13)同左限位轮组(10)、右限位轮组(14)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敏李荣峰郝镒林周柯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