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76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该铝塑膜包括共聚丙烯层CPP、胶粘层、铝箔层AL、胶粘层、温感变色层、胶粘层、尼龙层PA,其由内到外依次为共聚丙烯层CPP、胶粘层、铝箔层AL、胶粘层、温感变色层、胶粘层、尼龙层PA。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温感变色层复合膜对温度感应变色独特优势,可通过铝塑膜表观颜色的变化直观、快速感应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内部的温升、温降,可为电池的稳定运行和危险预警进行直观预测,该温感变色型铝塑膜既可以用于软包电池、硬壳电池,也可用于装饰电池。也可用于装饰电池。也可用于装饰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及产量的增加,锂电池封装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锂电池的封装材料除传统的钢壳或金属壳外,软包铝塑膜也是电池封装的重要方式,铝塑膜封装材料已成为未来锂电池包装材料应用发展的主流。
[0003]传统的铝塑膜基本是由外层保护层、中间铝箔阻隔层和内层热封层构成,层与层之间用胶粘剂进行粘合,外层保护层一般选用尼龙进行复合,现还有选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强化复合,提高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和耐摩擦性能,铝塑膜复合材料越来越趋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现有的铝塑膜重在材料对电池内芯的保护,但对电池内芯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外部的感应,进而建立电池安全预警机制还缺乏相应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该铝塑膜应具有优异的感温变色性能及铝塑膜本质的热封性能、阻隔性能及化学稳定性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由内到外依次为:共聚丙烯层CPP、第一胶粘层、铝箔层AL、第二胶粘层、温感变色层、第三胶粘层、尼龙层PA。
[0006]优选的,共聚丙烯层厚度为15

60um,铝箔层AL厚度为30

60um,感温变色层厚度为15

60um,尼龙层PA厚度为15

60um。
[0007]优选的,感温变色层为感温粉(变色粉)色母料或感温油墨与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聚乙烯—醋酸乙烯(EVA)树脂中一种共混吹塑或印刷形成感温薄膜。
[0008]优选的,感温变色层的温度感应变色范围为30

500℃。
[0009]优选的,感温色母料为变色颜料与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一种或组合注塑或挤塑形成,变色颜料与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的质量比为8

20:100。
[0010]优选的,感温粉与塑料树脂间的质量比为0.3

5:100。
[0011]优选的,感温粉的颜色变化可选红色、朱红、玫瑰红、桃红、金红、黄色、亮黄、墨绿、草绿、中绿、孔雀绿、蓝色、紫罗兰、深蓝、土耳其蓝、咖啡色、棕黑色或荧光色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色组合。
[0012]优选的,感温油墨采用网版、凸版、凹版和平版印刷中的一种或组合。
[0013]优选的,感温变色层膜印刷油墨采用自干、烤干或UV固化方式中一种或组合。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首先,铝塑膜中加入感温变色功能,可以给外界直观感应电池电芯内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变化;其次,铝塑膜感温变色功能可为电池安全运行和出厂产品检测提供安全预警和直观观察指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结构示意图1.共聚丙烯层CPP、2.第一胶粘层、3.铝箔层AL、4.第二胶粘层、5.温感变色层、6.第三胶粘层、7.尼龙层PA。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包括共聚丙烯层CPP(1)、第一胶粘层(2)、铝箔层AL(3)、第二胶粘层(4)、温感变色层(5)、第三胶粘层(6)、尼龙层PA(7)。
[0019]所述共聚丙烯层厚度为15

60um,铝箔层AL厚度为30

60um,感温变色层CPP厚度为15

60um,尼龙层PA厚度为15

60um,其中共聚丙烯层厚度优选25

35um,铝箔层AL厚度为30

40um,感温变色层厚度为20

30um,尼龙层PA厚度为20

40um。
[0020]所述感温变色层为感温粉(变色粉)色母料或塑料树脂共混吹塑或印刷形成感温薄膜。
[0021]所述感温变色层的温度感应变色范围为30

500℃,优选30

230℃。
[0022]所述感温色母料为变色颜料与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一种或组合注塑或挤塑形成,变色颜料与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的质量比为8

20:100,优选10

15:100。
[0023]所述塑料树脂为感温油墨与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聚乙烯—醋酸乙烯(EVA)树脂中一种,感温粉与塑料树脂间的质量比为0.3

5:100,优选1

2:100。
[0024]所述感温粉的颜色变化可选红色、朱红、玫瑰红、桃红、金红、黄色、亮黄、墨绿、草绿、中绿、孔雀绿、蓝色、紫罗兰、深蓝、土耳其蓝、咖啡色、棕黑色或荧光色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调色组合。
[0025]所述感温油墨采用网版、凸版、凹版和平版印刷中的一种或组合。
[0026]所述感温变色层膜印刷油墨采用自干、烤干或UV固化方式中一种或组合。
[0027]该铝塑膜的制造工艺步骤如下:
[0028]1.先将感温变色粉制成色母粒与树脂进行共混挤出、吹塑或在树脂膜上印刷变色油墨,形成感温变色薄膜;
[0029]2.对共聚丙烯层CPP复合面、尼龙层PA复合面、感温变色薄膜双面进行等离子电晕处理;
[0030]3.将铝箔层AL箔进行双面辊涂胶黏剂、在铝箔层AL箔双面先后与共聚丙烯层CPP、感温变色薄膜进行复合,烘干;
[0031]4.在共聚丙烯层CPP/铝箔层AL/感温变色薄膜的感温变色面进行辊涂胶粘剂,并与尼龙层PA进行复合,烘干。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其特征在于,铝塑膜包括共聚丙烯层CPP、第一胶粘层、铝箔层AL、第二胶粘层、感温变色层、第三胶粘层、尼龙层PA,其由内到外依次为:共聚丙烯层CPP(1)、第一胶粘层(2)、铝箔层AL(3)、第二胶粘层(4)、感温变色层(5)、第三胶粘层(6)、尼龙层PA(7)。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共聚丙烯层CPP厚度为15

60um,铝箔层AL厚度为30

60um,感温变色层厚度为15

60um,尼龙层PA厚度为15

60um。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感温变色层为感温粉母料或与塑料树脂共混吹塑或印刷形成感温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感温变色层的温度感应变色范围为30

500℃。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可用于电池温感变色型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进石亚丽章结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绿色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