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63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其中:包括辅跨和主跨;辅跨和主跨均为长条形,两者并行,中间相互隔开,同一端分别设入库口和出库口,另一端均封闭但相互连通,形成U形结构;辅跨中按照入库方向依次连接安装有待修缓存装置、上料装置、预清洗装置、拆解装置、精洗装置、补洗装置;主跨中依次连接安装有零部件检查装置、分拣集配装置、组装装置、试验装置、合格品缓存装置。通过构造各检修装置及连接关系、设置干湿分离、根据检修节拍配置工位数量、在检修车间合理构造偶换件仓库与必换件仓库,并通过自动化设备连接各工位装置,减少了占地面积,保证了车间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检修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辆部件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各类配件的检修工作量急剧上升,但目前来说,车辆部件的检修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目前检修车间或检修区域分楼层布置,物料流转不便;
[0004]2、检修工位未设置严格的流水关系,工艺流程不顺畅,存在检修过程反复流转,检修效率低下;
[0005]3、检修工位受制于检修工艺时间,导致工件堆积;
[0006]4、检修工艺装备安装分散,导致占地面积大;
[0007]5、检修干湿未分离,导致检修车间环境脏乱;
[0008]6、仓库与检修车间独立设置,零部件分拣配送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通过构造各检修装置及连接关系、设置干湿分离、根据检修节拍配置工位数量、在检修车间合理构造偶换件仓库与必换件仓库,并通过自动化设备连接各工位装置,减少了占地面积,保证了车间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检修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其中:包括辅跨和主跨;
[0011]所述辅跨和主跨均为长条形,两者并行,中间相互隔开,同一端分别设入库口和出库口,另一端均封闭但相互连通,形成U形结构;
[0012]所述辅跨中按照入库方向依次连接安装有待修缓存装置、上料装置、预清洗装置、拆解装置、精洗装置、补洗装置;
[0013]所述主跨中依次连接安装有零部件检查装置、分拣集配装置、组装装置、试验装置、合格品缓存装置;
[0014]所述零部件检查装置、分拣集配装置按照出库方向设置,并整体与所述组装装置形成并列结构,所述并列结构与所述试验装置、合格品缓存装置按照出库方向依次设置。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跨中还安装有必换件仓库装置;
[0016]所述必换件仓库装置安装在所述主跨的封闭端,并列的所述零部件检查装置与组装装置的出库方向反向端。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辅跨中还安装有污水集中排放装置,用于将所述预清洗装置、精洗装置、补洗装置的污水集中排放到检修库外。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补洗装置设置有多个补洗工位。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零部件检查装置设置有多个零部件检查工位。
[00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分拣集配装置内还安装有偶换件仓库,位于所述分拣集配装置朝向出库方向的端部。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组装装置包括预组装装置与总装装置,所述预组装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总装装置。
[0022]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预组装装置按照出库方向分别间隔纵向排列,并与所述总装装置并列。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预组装装置与所述总装装置按照出库方向设置。
[002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料装置、预清洗装置、拆解装置、精洗装置、补洗装置之间,所述零部件检查装置、分拣集配装置之间,所述组装装置内部以及所述组装装置与所述试验装置之间,均分别采用一条电动传输流水线装置。
[002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动传输流水线装置为上下双层结构。
[002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组装装置内部以及所述组装装置与所述试验装置之间的双层电动传输流水线装置的层高,大于所述上料装置、预清洗装置、拆解装置、精洗装置、补洗装置之间双层电动传输流水线装置的层高。
[0027]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8]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通过构造各检修装置及连接关系、设置干湿分离、根据检修节拍配置工位数量、在检修车间合理构造偶换件仓库与必换件仓库,并通过自动化设备连接各工位装置,减少了占地面积,保证了车间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检修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0030]2、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主跨和辅跨整体呈U形,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中间隔离,底部贯通,流水检修车间结构采用平面化,车辆部件的入库和出库流程清晰,避免了现有技术分楼层的流转问题,提高了检修作业效率。
[0031]3、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清洗设备全部集中在辅跨作为湿区,便于污水集中排放,主跨为干区,干湿分离互不影响,改善了车间作业环节。
[0032]4、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人工补洗装置、零部件检查装置、预组装装置根据检修节拍,设置相应数量的工位,消除了瓶颈工序。
[0033]5、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分拣集配装置设偶换件仓库,对检查不合格的零部件及时补料。
[0034]6、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必换件仓库装置设于组装装置附近,提高组装所需必换件的配送效率。
[0035]7、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各功能装置之间设自动化转运设备,与检修工位无缝衔接,提高了工件流转效率。
[0036]8、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上料装置、预清洗装置、拆解装置、精洗装置、补洗装置之间,采用一条电动传输流水线装置,为上下双层结构;零部件检查装置、分拣集配装置之间,组装装置内部以及组装装置与试验装置之间,均分别采用一条
电动传输流水线装置,为上下双层结构,电动流水线提高了运行效率,上下双层的流水线减小了占地面积;由于辅跨中车辆部件被拆解为各小件,并采用料框运输,双层流水线的层高小,而主跨中被逐步组装,体积越来越大,因此层高更大,且不再使用料框而改用工装。
[0037]9、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无法或不便于设置流水线的连接环节,可以采用若干搬运机器人进行转运连接,如辅跨与主跨之间、补洗装置与零部件检查装置之间,采用搬运机器人进行搬运连接,起到了衔接流畅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的主跨与辅跨结构平面示意图;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的主跨与辅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4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的辅跨结构平面示意图;
[004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的主跨结构平面示意图;
[004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的组装装置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004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的总体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辅跨(1)和主跨(2);所述辅跨(1)和主跨(2)均为长条形,两者并行,中间相互隔开,同一端分别设入库口(100)和出库口(200),另一端均封闭但相互连通,形成U形结构;所述辅跨(1)中按照入库方向依次连接安装有待修缓存装置(101)、上料装置(102)、预清洗装置(103)、拆解装置(104)、精洗装置(105)、补洗装置(106);所述主跨(2)中依次连接安装有零部件检查装置(201)、分拣集配装置(202)、组装装置(203)、试验装置(204)、合格品缓存装置(205);所述零部件检查装置(201)、分拣集配装置(202)按照出库方向设置,并整体与所述组装装置(203)形成并列结构,所述并列结构与所述试验装置(204)、合格品缓存装置(205)按照出库方向依次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跨(2)中还安装有必换件仓库装置(206);所述必换件仓库装置(206)安装在所述主跨(2)的封闭端,并列的所述零部件检查装置(201)与组装装置(203)的出库方向反向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跨(1)中还安装有污水集中排放装置,用于将所述预清洗装置(103)、精洗装置(105)、补洗装置(106)的污水集中排放到检修库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洗装置(106)设置有多个补洗工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的流水检修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零部件检查装置(201)设置有多个零部件检查工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超殷勤李加祺李经伟杨辉邱绍峰林飞刘高坤冯帅杨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