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58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中心加强件和包覆在中心加强件外的多扇区护套,所述多扇区护套包括依次套设在中心加强件外的套筒层和护套层,所述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别连接套筒层和护套层的分隔层,所述套筒层、分隔层、护套层一体成型设置,多个所述分隔层将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扇形区间,在所述扇形区间内填充有光纤带。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提升了光纤带在骨架结构中的占比,适合制备大芯数骨架光缆,另一方面,采用一体成型的多扇区护套取代分层包覆的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进一步提升了阻水性能。步提升了阻水性能。步提升了阻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的结构设计及制备方法
,尤其是指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纤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信息需求量的剧增,传统的小芯数光缆已很难满足实际通信的需要。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由于其光纤密集度高,施工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关注。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在城域网、接入网高速发展的中迅速地得到发展应用。骨架式光缆具有缆径小、重量轻、弯曲性好及抗侧压能力强等特点,但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的制造设备复杂,工艺环节多,生产技术难度大等特点也一直困扰着制造企业。
[0003]参照图1所示,传统的骨架式光纤带光缆是将干式光纤带以矩阵形式置于U形螺旋骨架槽或SZ螺旋骨架槽中,阻水带绕包缠绕在骨架上,使骨架与阻水带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当遇水后阻水带吸水膨胀产生一种阻水凝胶屏障,阻水带外再纵包上双面覆塑钢带,钢带处挤上聚乙烯外护层,此类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的缺点是制造设备复杂,工艺环节多,生产技术难度大,容纳光纤的骨架槽空间有限,骨架内的光纤占比较小,当需要生产超大芯数的光缆时,需要整体增大骨架的尺寸,并且多层设计的结构,即使在层与层之间填充阻水带进行包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渗水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结构及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及其制备方法,一方面提升了光纤带在骨架结构中的占比,适合制备大芯数骨架光缆,另一方面,采用一体成型的多扇区护套取代分层包覆的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进一步提升了阻水性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和包覆在中心加强件外的多扇区护套,所述多扇区护套包括依次套设在中心加强件外的套筒层和护套层,所述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别连接套筒层和护套层的分隔层,所述套筒层、分隔层、护套层一体成型设置,多个所述分隔层将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扇形区间,在所述扇形区间内填充有光纤带。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分隔层周向均匀分布在环形空间内,将所述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面积相等的扇形区间。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分隔层单向螺旋绞合在所述环形空间内,形成的所述扇形区间也是空间螺旋分布在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带分层叠放在所述扇形区间内,所述光纤带由多个散状光纤采用并带树脂并排拼接形成。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多层所述光纤带之间及所述光纤带与分隔层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阻水纱。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加强件为非金属材质的玻璃纤维棒。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扇区护套采用耐电痕阻燃聚乙烯材料挤塑制成。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制备光纤带;
[0014]在中心加强件外制备多扇区护套,采用挤塑S型绞合技术,在挤塑过程中通过分料锥的流道设置,配合机头带动的扇区模具转动,绞合挤塑形成螺旋状的扇形区间,通过控制挤出速度和机头转动速度,控制扇形区间的绞合节距;
[0015]在制备多扇区护套的同时,将多组光纤带及阻水纱平拖直放穿入各扇区模具中,将多组光纤带分层叠放后同步穿入到扇区模具中,阻水纱填充在光纤带与扇区模具之间的间隙。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备光纤带的过程包括:将若干散状光纤进行着色工艺处理;将着色后的散状光纤按照一定的顺序并排送入并带机,通过并带树脂将散状光纤粘合拼接成带状结构;并对拼接形成的光纤带进行检测。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成缆后,还需要对光缆进行耐温测试、阻燃检测、渗水性能检测以及反复弯曲检测。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设置一体成型的多扇区护套作为光缆的骨架结构和护套结构,摒弃了传统的骨架结构及多层包覆结构,一方面提升了光纤带在骨架结构中的占比,适合制备大芯数骨架光缆,另一方面,采用一体成型的多扇区护套,结构简单、重量轻,大大的降低了制造周期和运输成本,并且减少光缆的层数,防止光缆层与层之间渗水,进一步提升了阻水性能;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的制备方法,仅需在中心加强件外直接挤塑多扇区护套,采用挤塑S型绞合技术,在挤塑过程中通过分料锥的流道设置,配合机头带动的扇区模具转动,绞合挤塑形成螺旋状的扇形区间,并且在制备多扇区护套同时穿设光纤带,制备过程仅需一道工序即可完成,生产制造工序相比常规的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制造工序简单,大大的降低了制造周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2]图1是传统的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25]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中心加强件;2、多扇区护套;21、套筒层;22、护套层;23、分隔层;3、光纤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7]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包括中心加强件1和包覆在中心加强件1外的多扇区护套2,所述多扇区护套2包括依次套设在中心加强件1外的套筒层21和护套层22,所述套筒层21挤压包覆在中心加强件1外侧,所述套筒层21与中心加强件1之间贴合设置,所述护套层22与所述套筒层21同心设置,在套筒层21和护套层22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套筒层21和护套层22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别连接套筒层21和护套层22的分隔层23,所述套筒层21、分隔层23、护套层22一体成型设置,多个所述分隔层23将套筒层21和护套层22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扇形区间,在所述扇形区间内填充有光纤带3;
[0028]本专利技术的多扇区护套2同时作为光缆的骨架结构和护套结构,摒弃了传统的骨架结构及多层包覆结构,一方面提升了光纤带3在骨架结构中的占比,适合制备大芯数骨架光缆,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扇形区间内的光纤带3占空比控制在60%~75%之间,在结构尺寸方面,同等芯数的光缆相比传统的骨架式光纤带尺寸小,按照传统的1200芯骨架式光缆外径尺寸约30mm,本实施例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的1152芯光缆外径尺寸约20mm,同比光缆截面积减少约33%;另一方面,采用一体成型的多扇区护套2,结构简单、重量轻,大大的降低了制造周期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加强件和包覆在中心加强件外的多扇区护套,所述多扇区护套包括依次套设在中心加强件外的套筒层和护套层,所述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别连接套筒层和护套层的分隔层,所述套筒层、分隔层、护套层一体成型设置,多个所述分隔层将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的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扇形区间,多个所述分隔层单向螺旋绞合在所述环形空间内,形成的所述扇形区间也是空间螺旋分布在套筒层和护套层之间,在所述扇形区间内填充有光纤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隔层周向均匀分布在环形空间内,将所述环形空间分隔成多个面积相等的扇形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分层叠放在所述扇形区间内,所述光纤带由多个散状光纤采用并带树脂并排拼接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在多层所述光纤带之间及所述光纤带与分隔层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阻水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加强件为非金属材质的玻璃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惠萍王宇亮林卫峰孙丽华张萍聂涛涛朱聪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