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22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事故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包括:S0,基于预设的初始参数,搭建乘员损伤分析的基础模型,基础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动力学边界数据、约束系统执行数据和乘员基本数据,输出参数包括人体损伤仿真数据;S1,通过车载电子系统获取车辆碰撞前后预设时间内的事故数据,并将事故数据发送给后台端;其中,事故数据包括动力学边界数据、约束系统执行数据和乘员基本数据;S2,用事故数据对基础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替换,进行车辆碰撞仿真分析,得到人体损伤仿真数据;S3,根据人体损伤仿真数据进行伤情分析,得到损伤分析结果。本方法可以为救援中心提供准确的救援指导。方法可以为救援中心提供准确的救援指导。方法可以为救援中心提供准确的救援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事故救援
,具体涉及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实现交通执法部门快速部署救援方案,以及为医疗急救物资精准配备提供指导,出现了车载紧急呼救系统。
[0003]车载紧急呼救系统可通过内置算法自动检测事故发生与否、事故地点、事故时间、撞击力度、乘员人数、人员受伤情况等重要信息并发送至呼叫中心,从而大幅度提高应急救援的响应速率。目前,车载紧急呼救系统中对于乘员的伤情估算,均是通过车辆碰撞速度变化量(即Delta v)与所对应的损伤风险概率计算实现。但使用这样的方法,对于乘员伤情的评估并不精准,因为它没有考虑车辆碰撞时的形态差异,而碰撞时车辆形态不同,车辆及其内部乘员的受伤概率及受伤程度是不同的;除此,即使碰撞时车辆形态相同,车辆乘员的状态不同,如乘员坐的姿势不同,乘员是否捆绑安全带,也会对其受伤的程度产生影响。
[0004]因此,使用现有车载紧急呼救系统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医疗急救物资配备指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0,基于预设的初始参数,搭建乘员损伤分析的基础模型,基础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动力学边界数据、约束系统执行数据和乘员基本数据,输出参数包括人体损伤仿真数据;S1,通过车载电子系统获取车辆碰撞前后预设时间内的事故数据,并将事故数据发送给后台端;其中,事故数据包括动力学边界数据、约束系统执行数据和乘员基本数据;S2,用事故数据对基础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替换,进行车辆碰撞仿真分析,得到人体损伤仿真数据;S3,根据人体损伤仿真数据进行伤情分析,得到损伤分析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损伤分析结果包括损伤部位、损伤等级及损伤概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损伤等级超过预设等级时,还生成加急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乘员基础数据包括乘坐的位置、座椅占用率和体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动力学边界数据包括车辆的三轴线速度及加速度曲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交通事故快速救援的车内人员创伤风险预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亮亮许伟赵清江刘明尹志勇程阔崔淑娟罗智宁杨明志周俊宇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