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16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缓冲盐体系和QuEChERS前处理的萃取剂及吸附剂配方的优化,并结合分光光度法检测,与氯胺T反应,C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分析检测


技术介绍

[0002]氰化物是常见的一类剧毒化合物,在所有的氰化物中,氰化氢的毒性最大,可通过口服、吸入、注射、皮肤黏膜吸收等方式进入人体。CN

能够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阻断呼吸链使组织缺氧,进而产生乳酸等大量酸性物质,最终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引起人体一系列神经系统病症。
[0003]目前在食品、化妆品以及制药领域中的坚果的商业价值日益增加。但在坚果中含有水解可产生剧毒物质的氰苷,是坚果的质量安全重要隐患。氰苷本身并没有毒性,但氰苷可以在β

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糖和对应的羟基腈,羟基腈化合物可以自发或经α

羟基腈裂解酶的作用下生成剧毒的氢氰酸。因此,坚果中的氰化物含量直接影响着坚果的生产加工与产品的质量安全,快速而准确定量坚果中的氰化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目前应用于氰化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色谱结合质谱法。仪器成本昂贵且耗时HPLC

MS/MS和HPLC在坚果中氰苷的鉴别和定量方面应用最为广泛,坚果中游离的氰化物则常用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如杏仁类坚果氰化物含量较高,但加工过程多样,检测前处理复杂,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现行的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中经典的异烟酸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应用于坚果基质检测总氰化物存在油脂含量高的检测干扰;进行蒸馏前处理也存在所需样品量大、耗时和难以批量操作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问题][0006]现有检测坚果氰化物的方法处理复杂、成本高且难以批量操作。
[0007][技术方案][0008]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缓冲盐体系和QuEChERS前处理的萃取剂及吸附剂配方的优化,并结合分光光度法检测,建立了完整的一种可批量前处理坚果样品并检测其氰化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要求低,具有快速、可批量进行等优点的检测方法。
[0009]具体的,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处理坚果样品,之后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10](1)标准样品配制:使用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E)080115,配制氰离子标准中间液,取不同体积的氰离子标准中间液并加入NaOH溶液配制成一系列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氰离子标准中间液;
[0011](2)绘制标准曲线:取步骤(1)得到的一系列的氰离子标准中间液,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氰离子标准中间液的吸光度值,根据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绘制得到吸光度

氰化物浓度的标准曲线;
[0012](3)坚果样品QuEChERS前处理:坚果样品研磨粉碎后过筛;称取坚果粉于离心管中,加入水旋涡混匀,浸泡15~30min,之后加入乙腈,超声8~15min后冷冻;再放入一颗均质子后MgSO4、NaOAc,摇动涡旋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到内含MgSO4、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
18
和石墨化炭黑GCB的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后离心处理;最后,取上清液吹干后加入NaOH溶液,即得到QuEChERS前处理后的坚果样品试样;
[0013](4)测定坚果样品中的氰化物含量: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检测步骤(3)得到的坚果样品试样的吸光度,与步骤S1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坚果样品中的氰化物含量。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NaOH的浓度为2g/L。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为:取0~2.2mL氰离子标准中间液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2g/L氢氧化钠溶液至5mL。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氰离子标准中间液的浓度为1μg/mL。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检测的操作具体为:取待测样品与比色管中,加入少许酚酞指示剂,后用用乙酸溶液调至红色褪去,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微红色,然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氯胺T,摇匀放置3~5min,加入异烟酸

巴比妥酸溶液,加水至比色管刻度,加塞振荡混合均匀,在25
±
0.5℃反应15min,用比色皿作为空白管调节零点,于波长600nm处测吸光度。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检测的操作具体为:取待测样品移至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乙酸溶液调至红色褪去,再用2g/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近红色,然后加2mL磷酸盐缓冲溶液(如果室温低于20℃即放入25℃~30℃水浴中10min),再加入0.2mL氯胺T(现配)溶液,摇匀放置3~5min,加入2mL异烟酸

巴比妥酸溶液,加水至比色管刻度10mL,加塞振荡混合均匀,在25
±
0.5℃反应15min,用1cm比色皿,以空白管调节零点,于波长600nm处测吸光度。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烟酸

巴比妥酸溶液优选通过以下方法配制得到:称取2.5g异烟酸(C5H5O2N)和1.25g巴比妥酸(C4H4N2O3),加到100mL 60℃~70℃的氢氧化钠(20g/L)溶液中,搅拌至溶解,冷却后加水至100mL,4℃冰箱中保存。
[0020]本专利技术还了提供上述检测方法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0021]其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处理坚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i)坚果样品研磨粉碎后过筛;
[0023](ii)称取步骤(i)得到的坚果粉于离心管中,加入水后混匀,浸泡15~30min,之后加入乙腈,超声8~15min后冷冻;
[0024](iii)在步骤(ii)得到的样品中放入一颗均质子,再加入MgSO4、NaOAc分配盐,摇动涡旋后离心;
[0025](iv)取步骤(iii)得到的上清液加入到内含MgSO4、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
18
和石墨化炭黑GCB的离心管中,涡旋后离心;
[0026](v)取步骤(iv)得到的上清液,吹干后加入NaOH溶液溶解即得到处理后的坚果试样。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i)中,所述过筛优选过425μm标准筛。
[00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ii)中,坚果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5~2)g/mL。
[002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ii)中,坚果粉与乙腈的质量体积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处理坚果样品,之后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以下步骤:(1)标准样品配制:使用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E)080115,配制氰离子标准中间液,取不同体积的氰离子标准中间液并加入NaOH溶液配制成一系列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氰离子标准液;(2)绘制标准曲线:取步骤(1)得到的一系列的氰离子标准液,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氰离子标准液的吸光度值,根据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绘制得到吸光度

氰化物浓度的标准曲线;(3)坚果样品QuEChERS前处理:坚果样品研磨粉碎后过筛;称取坚果粉于离心管中,加入水旋涡混匀,浸泡15~30min,之后加入乙腈,超声8~15min后冷冻;再放入一颗均质子后MgSO4、NaOAc,摇动涡旋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到内含MgSO4、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
18
和石墨化炭黑GCB的离心管中,混合均匀后离心处理;最后,取上清液吹干后加入NaOH溶液,即得到QuEChERS前处理后的坚果样品试样;(4)测定坚果样品中的氰化物含量: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检测步骤(3)得到的坚果样品试样的吸光度,与步骤S1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坚果的氰化物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异烟酸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检测的操作具体为:取待测样品与比色管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用用乙酸溶液调至红色褪去,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红色,然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氯胺T,摇匀放置3~5min,加入异烟酸

巴比妥酸溶液,加水至比色管刻度,加塞振荡混合均匀,在25
±
0.5℃反应15min,用比色皿作为空白管调节零点,于波长600nm处测吸光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中氰化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双徐岩朱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