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80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8
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石墨炉电机座(1)上部前后壁之间开有第一管孔(12),石墨炉电机座(1)顶面开有与第一管孔(12)连通的第一顶孔(15)、第二顶孔(16),在石墨炉电机座(1)正面第一管孔(12)口旁开有与第一顶孔(15)连通的第一气路堵头(2),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中部开有与第二顶孔(16)连通的第二气路堵头(5);同时在石墨炉电机座(1)顶部边缘开有顶接座(14),顶接座(14)上开有二个分别与设置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的第一气路堵头(2)、第二气路堵头(5)旁的第一水路堵头(3)、第二水路堵头(4)连通的管口。优化改进设计石墨炉电机座,一体化集中合理布置水冷系统和保护气体管路,达到理想的管线连接,以及部件安装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部件安装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部件安装的空间位置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


[0001]本技术属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
,涉及石墨炉体装置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炉是非火焰原子化器,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电热原子化器中广为应用的一种。石墨原子化器的实质就是石墨电阻加热器,是利用大电流加热高阻值的石墨管,产生高达3000℃的高温,使之与其中的少量试液固体熔融,可获得自由原子。石墨炉包括三部分组成:石墨管,炉体和电源三大部分。其中,炉体必须与石墨管之间良好接触。为使炉体不至于过高温度氧化,炉体必须通惰性气体保护;为了炉体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者断电后立即降温,炉体内有水冷系统。在原子化阶段应该停止通气,为了延长原子在吸收区停留的时间,并且避免原子蒸气的稀释。
[0003]石墨炉加热电源供给原子化器能量。一般采用低压(8

10V),大电流(300

450A)的交流电。为了保证炉温恒定,要求电源提供的电流稳定。炉温可在1

2s内达到3000℃,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0004]现有石墨炉炉体有多个部分结构组成,安装工序繁杂,线路占用空间多,在工作时,保护气体以及水冷系统管路有时会出现因保护不全面而出现泄露或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解决以上现有技术问题,规整安装管路,简化总体结构,提升设备集成化标准和工作性能。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包括石墨炉电机座和第一管孔;石墨炉电机座为竖立方柱形状,石墨炉电机座上部后壁向后侧突出有凸台;石墨炉电机座上部前后壁之间开有第一管孔,石墨炉电机座顶面开有与第一管孔连通的第一顶孔、第二顶孔,在石墨炉电机座正面第一管孔口旁开有与第一顶孔连通的第一气路堵头,在石墨炉电机座第一侧面中部开有与第二顶孔连通的第二气路堵头;同时在石墨炉电机座顶部边缘开有顶接座,顶接座上开有二个分别与设置在石墨炉电机座第一侧面的第一气路堵头、第二气路堵头旁的第一水路堵头、第二水路堵头连通的管口。
[0007]尤其是, 在石墨炉电机座第一侧面上部开有与第一管孔连通的第一三通接孔。
[0008]尤其是,在石墨炉电机座前壁上与第一管孔连通开口为斜接口,斜接口中轴与第一管孔中轴交叉但不同轴;而且,第一管孔与斜接口之间连通部位有缩颈环台。
[0009]尤其是, 第一顶孔、第二顶孔设置在石墨炉电机座顶面第二侧面的边缘上,第一顶孔、第二顶孔并排设置。
[0010]尤其是,石墨炉电机座后壁即凸台顶端中部有顶缺槽,顶缺槽口沿与第一管孔口沿之间有开放管槽。
[0011]尤其是,在石墨炉电机座第一侧面顶部边缘开有同时与第一顶孔、第二顶孔连通的顶接孔。
[0012]尤其是,在石墨炉电机座中部前、后壁之间开有第一管孔,在石墨炉电机座第一侧面中部开有与第一管孔连通的第二三通接孔。
[0013]尤其是,在石墨炉电机座下部前、后壁之间开有第二管孔。
[0014]尤其是,在石墨炉电机座底部开有底槽。
[0015]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结构简洁合理,结构齐整,外型美观光滑,便于安装使用和维护,节能安全,故障率低,延长石墨锥使用寿命,提高石墨管使用次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包括:
[0021]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气路堵头2、第一水路堵头3、第二水路堵头4、第二气路堵头5、第二三通接孔6、第一三通接孔7、顶接孔8、第一管孔9、第二管孔10、斜接口11、第一管孔12、顶缺槽13、顶接座14、第一顶孔15、第二顶孔16、底槽17、凸台11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原理在于,优化改进设计石墨炉电机座1,一体化集中合理布置水冷系统和保护气体管路,达到理想的管线连接,以及部件安装的空间位置关系。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如附图1、2、3、4所示,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包括石墨炉电机座1和第一管孔12;石墨炉电机座1为竖立方柱形状,石墨炉电机座1上部后壁向后侧突出有凸台1101;石墨炉电机座1上部前后壁之间开有第一管孔12,石墨炉电机座1顶面开有与第一管孔12连通的第一顶孔15、第二顶孔16,在石墨炉电机座1正面第一管孔12口旁开有与第一顶孔15连通的第一气路堵头2,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中部开有与第二顶孔16连通的第二气路堵头5;同时在石墨炉电机座1顶部边缘开有顶接座14,顶接座14上开有二个分别与设置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的第一气路堵头2、第二气路堵头5旁的第一水路堵头3、第二水路堵头4连通的管口。
[0025]前述中,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上部开有与第一管孔12连通的第一三通接孔7。
[0026]前述中,在石墨炉电机座1前壁上与第一管孔12连通开口为斜接口11,斜接口11中轴与第一管孔12中轴交叉但不同轴;而且,第一管孔12与斜接口11之间连通部位有缩颈环台。
[0027]前述中,第一顶孔15、第二顶孔16设置在石墨炉电机座1顶面第二侧面的边缘上,第一顶孔15、第二顶孔16并排设置。
[0028]前述中, 石墨炉电机座1后壁即凸台1101顶端中部有顶缺槽13,顶缺槽13口沿与
第一管孔12口沿之间有开放管槽。
[0029]前述中,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顶部边缘开有同时与第一顶孔15、第二顶孔16连通的顶接孔8。
[0030]前述中,在石墨炉电机座1中部前、后壁之间开有第一管孔9,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中部开有与第一管孔9连通的第二三通接孔6。
[0031]前述中,在石墨炉电机座1下部前、后壁之间开有第二管孔10。
[0032]前述中,在石墨炉电机座1底部开有底槽17。
[0033]本技术实施例中, 气路堵头、水路堵头内外表面均打磨光滑并且喷涂特氟龙层。各零部件清洗后连接安装,安装或焊接好后测试杜绝泄漏。各焊点不得有虚焊以及堆焊等缺陷,各孔焊接完成后用焊锡把孔填满,然后,打磨至与外表面平齐。而且,要求水路和气路不得互通。
[0034]本技术实施例中,石墨炉电机座1上第一管孔12中安装石墨锥。
[0035]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内部两路水,和两路氩气保护,能够快速降温保护石墨锥。
[0036]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气路中的保护气体为Ar气,外气路中Ar气沿石墨管外壁流动,以保护石墨管不被烧蚀。由第一顶孔15或第二顶孔16引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 包括包括石墨炉电机座(1)和第一管孔(12);其特征在于,石墨炉电机座(1)为竖立方柱形状,石墨炉电机座(1)上部后壁向后侧突出有凸台(1101);石墨炉电机座(1)上部前后壁之间开有第一管孔(12),石墨炉电机座(1)顶面开有与第一管孔(12)连通的第一顶孔(15)、第二顶孔(16),在石墨炉电机座(1)正面第一管孔(12)口旁开有与第一顶孔(15)连通的第一气路堵头(2),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中部开有与第二顶孔(16)连通的第二气路堵头(5);同时在石墨炉电机座(1)顶部边缘开有顶接座(14),顶接座(14)上开有二个分别与设置在石墨炉电机座(1)第一侧面的第一气路堵头(2)、第二气路堵头(5)旁的第一水路堵头(3)、第二水路堵头(4)连通的管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用水气一体式制冷炉体,其特征在于, 在石墨炉电机座(1)前壁上与第一管孔(12)连通开口为斜接口(11),斜接口(11)中轴与第一管孔(12)中轴交叉但不同轴;而且,第一管孔(12)与斜接口(11)之间连通部位有缩颈环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炉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辉吴华华卢雷何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