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包括:光源;光路切换组件,包括切换镜、第一反射镜,切换镜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将光路切换为不同的发射源;光谱分解组件,包括准直镜和光栅;光路分光组件,用于接收光谱分解组件的光束并将光束分解为两组平行光束;检测光路,包括待测样品槽和受光电池,待测样品槽和受光电池沿两组平行光束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光路和参比光路在理论设计上能达到能量完全一致,保证了仪器测试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有效避免了接收端能量不足的问题,优化了光路结构,大大节省了仪器的材料和制造成本,减小了仪器体积,重量也得以减轻,调试时间缩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幅度提高。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质成分分析的光谱仪器
,具体为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可见分光光度计能在近紫外光——可见光谱区域内对样品物质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是理化实验室常用的光谱分析仪器之一,采用先进的闪耀光栅单色器,具有波长精度高,单色性好,杂散光低等优点,采用微机测量系统,τ
‑
A转换精度高,并有自动调整0%和调整100%,浓度因子设定、浓度直读,并可选择串行数据打印机进行数据打印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等部门。
[0003]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了对光的吸收效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分光光度计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对被分析样品和标样光强度的对比来分析物质成分的。
[0004]传统的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主光路和参比光路不一致,两路光线到达接收器时的能量也有差异并且损耗较大,仪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都不理想,而且光路结构也较为复杂,使用的反射镜和透镜数量较多,导致接收端能量大大减弱,仪器抗干扰能力大为降低,分辨率下降,同时很难兼顾仪器在可见光与紫外区域的能量平衡,在氘灯和钨灯的切换过程中容易造成仪器工作不稳定,故障率上升。另外,传统光路在切换滤光片过程中会造成某些特定波段滤光效果不佳,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包括:
[0007]光源,所述光源由氘灯和钨灯组成两种发射源;
[0008]光路切换组件,包括切换镜、第一反射镜,所述切换镜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将光路切换为不同的发射源;
[0009]光谱分解组件,包括准直镜和光栅,所述光谱分解组件接收所述光路切换组件的光束并进行光谱分解;
[0010]光路分光组件,所述光路分光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光谱分解组件的光束并将光束分解为两组平行光束;
[0011]检测光路,包括待测样品槽和受光电池,所述待测样品槽和受光电池沿两组平行光束依次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氘灯与所述钨灯设置在所述切换镜的两侧。
[0013]优选的,所述光谱分解组件还包括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所述入射狭缝处设有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将光束反射至所述准直镜,所述准直镜将光束反射至所述光栅并进行光谱分解后再次将光束反射至所述出射狭缝。
[0014]优选的,所述光路分光组件包括半透半反镜和第三反射镜,所述半透半反镜和第三反射镜之间设有参比透镜。
[0015]优选的,所述参比透镜的数量为两个。
[0016]优选的,所述待测样品槽的入射方向设有入射透镜,所述待测样品槽的出射方向设有出射透镜。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反射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光路分光组件中设置半透半反镜和第三反射镜以及参比透镜,将光路分为主光路和参比光路,主光路和参比光路在理论设计上能达到能量完全一致,保证了仪器测试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通过光路系统的优化,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有效避免了接收端能量不足的问题,很好地兼顾了仪器在可见光和紫外区的能量平衡问题.该系统减少了仪器中使用的透镜和反射镜数量,优化了光路结构,大大节省了仪器的材料和制造成本,由于使用光学透镜和反射镜零件数目的减少,仪器的结构得以精简,减小了仪器体积,重量也得以减轻.在仪器的生产过程中,调试时间缩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氘灯;2、钨灯;3、切换镜;4、第一反射镜;5、入射狭缝;6、第二反射镜;7、准直镜;8、光栅;9、出射狭缝;10、半透半反镜;11、入射透镜;12、待测样品槽;13、出射透镜;14、受光电池;15、参比凸透镜;16、第三反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包括:光源,所述光源由氘灯1和钨灯2组成两种发射源,为本技术提供可见光和紫外光线。
[0023]光路切换组件,包括切换镜3、第一反射镜4,切换镜3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将光路切换为不同的发射源,切换镜3采用平面镜即可,具体的,氘灯1与钨灯2设置在切换镜3的两侧,切换镜3通过旋转可以让氘灯1的光束直接射入第一反射镜4,也可以通过旋转将钨灯2的光束折射入第一反射镜4。
[0024]光谱分解组件,包括准直镜7和光栅8,光谱分解组件接收光路切换组件的光束并进行光谱分解,具体的,光谱分解组件还包括入射狭缝5和出射狭缝9,入射狭缝5处设有第
二反射镜6,第二反射镜6将光束反射至准直镜7,准直镜7将光束反射至光栅8并进行光谱分解后再次将光束反射至出射狭缝9。
[0025]光路分光组件,用于接收光谱分解组件的光束并将光束分解为两组平行光束,光路分光组件包括半透半反镜10和第三反射镜16,半透半反镜10和第三反射镜16之间设有参比凸透镜15,参比凸透镜15的数量为两个。
[0026]检测光路,包括待测样品槽12和受光电池14,待测样品槽12和受光电池14沿两组平行光束依次设置。待测样品槽12的入射方向设有入射透镜11,待测样品槽12的出射方向设有出射透镜13。
[0027]在本技术中,第一反射镜4的尺寸大于第二反射镜6。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9]氘灯1发出的紫外光经第一反射镜4聚焦后成像于入射狭缝5,而在可见光区域,钨灯2发出的可见光经切换镜3反射后投射至第一反射镜4聚焦成像于入射狭缝5,光线从入射狭缝5进入后经第二反射镜6反射后投射于准直镜7,再经准直后由光栅8再次反射到准直镜7成像于出射狭缝9,出狭缝后的光线经半透半反镜10分为两路,主光路经入射透镜11成像于待测样品槽12,经过样品吸收后的光线由出射透镜13聚焦成像于接收器受光电池14,参比光路则经半透半反镜反射后由参比凸透镜15成像于待测样品槽12,经过样品吸收后的光线由入射透镜13聚焦成像于受光电池14,经对主光路和参比光路的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后运算得出待测样品浓度。
[00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所述光源由氘灯和钨灯组成两种发射源;光路切换组件,包括切换镜、第一反射镜,所述切换镜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将光路切换为不同的发射源;光谱分解组件,包括准直镜和光栅,所述光谱分解组件接收所述光路切换组件的光束并进行光谱分解;光路分光组件,所述光路分光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光谱分解组件的光束并将光束分解为两组平行光束;检测光路,包括待测样品槽和受光电池,所述待测样品槽和受光电池沿两组平行光束依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氘灯与所述钨灯设置在所述切换镜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光光度计平行双光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分解组件还包括入射狭缝和出射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辉,吴华华,卢雷,何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