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69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电池装置、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冷系统、液冷系统,所述电池装置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电池装置通过直冷系统连接有冷凝器,形成直冷降温回路,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冷却系统和制冷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制冷系统之间设置有换热器,所述电池装置连接在冷却系统中,形成液冷降温回路,所述冷凝器连接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冷却液换热降温回路,所述PLC控制器上分别连接直冷系统、冷却系统、制冷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池温度,由PLC控制器控制直冷系统、冷却系统、制冷系统运行,实现多种降温模式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降温。汽车动力电池降温。汽车动力电池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
,具体涉及为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下,电动汽车日渐成为了城市交通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续航久等优势,因此以锂电池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是当前锂离子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电池的工作温度会直接的影响到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研究表明,电池温度过高会造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生成和不断增长,使得阳极电阻增加,活性物质衰减,从而导致内阻增加,致使电池的容量和功率衰减。所以,动力电池的冷却装置对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电动汽车往往只采取了风冷、液冷和直冷中的一种冷却方式为动力电池进行冷却,风冷、液冷的方式冷却效率低,直冷的方式虽然冷却效率高,但均温性差,对电池的寿命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现有电动车的动力电池降温的方式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电池装置、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冷系统、液冷系统,所述电池装置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电池装置通过直冷系统连接有冷凝器,形成直冷降温回路,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冷却系统和制冷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制冷系统之间设置有换热器,用于冷却液的热交换,所述电池装置连接在冷却系统中,形成液冷降温回路,所述冷凝器连接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冷却液换热降温回路,所述PLC控制器分别连接直冷系统、冷却系统、制冷系统中。
[0006]优选的,所述电池装置包括锂离子电池、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锂离子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冷却液。
[0007]优选的,所述直冷系统包括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安装在电池箱上,并连通电池箱的内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压缩机的进口,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的第一进口,所述冷凝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的进口,所述PLC控制器连接第一压缩机和第二电子膨胀阀。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泵、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水泵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电池箱的出口,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的热流进口,所述换热器的热流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电池
箱的进口,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水泵和第一电子膨胀阀。
[0009]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的冷流出口,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冷凝器的冷流进口,所述冷凝器的第二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第三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的第二进口,所述PLC控制器连接第二压缩机和第三电子膨胀阀。
[0010]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SB数字温度传感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利用液冷系统与直冷系统结合方式为动力电池冷却降温,使PLC控制器能够根据锂电池的实时温度,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使降温效率更高、均温性更好,延长了动力电池的寿命,进一步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PLC控制器的控制流程图。
[0015]图中:锂离子电池为1、电池箱为2、温度传感器为3、水泵为4、第一电子膨胀阀为5、第一压缩机为6、换热器为7、第二电子膨胀阀为8、第二压缩机为9、第三电子膨胀阀为10、冷凝器为11、蒸发器为12、PLC控制器为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7]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电池装置、冷凝器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冷系统、液冷系统,所述电池装置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电池装置包括锂离子电池1、电池箱2,所述电池箱2内设置有锂离子电池1,所述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电池箱2的内部,所述电池箱2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温度传感器3连接有PLC控制器13,所述直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2、第一压缩机6、第二电子膨胀阀8,所述蒸发器12安装在电池箱2上,并连通电池箱2的内部,所述蒸发器1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压缩机6的进口,所述第一压缩机6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11的第一进口,所述冷凝器11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8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12的进口,所述PLC控制器13连接第一压缩机6和第二电子膨胀阀8,形成直冷降温回路;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冷却系统和制冷系统,所述换热器7用于冷却液的热交换,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泵4、第一电子膨胀阀5,所述水泵4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电池箱2的出口,所述水泵4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7的热流进口,所述换热器7的热流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5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电池箱2的进口,所述PLC控制器13连接水泵4和第一电子膨胀阀5,形成液冷降温回路;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9、第三电子膨胀阀10,所述第二压缩机9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7的冷流出口,所述第二压缩机9的出口通过冷凝器11的冷流进口,所述冷凝器11的第二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电子膨胀阀10的输入端,第三电子膨胀阀1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7的第二
进口,所述PLC控制器13连接第二压缩机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10,形成冷却液换热降温回路;所述PLC控制器13分别连接直冷系统、冷却系统、制冷系统中。
[0018]所述温度传感器3为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0019]以上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器13用于接受温度传感器3采集的温度信息和控制直冷系统和液冷系统的运行。
[0020]其工作原理: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通过所述蒸发器12安装在电池箱2上,并连通电池箱2的内部,所述蒸发器12的出口通过冷凝管连接第一压缩机6的进口,所述第一压缩机6的出口通过冷凝管连接冷凝器11的第一进口,所述冷凝管连接冷凝器11的第一出口通过冷凝管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8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的输出端通过冷凝管连接蒸发器12的进口,形成形成直冷降温回路;本技术通过所述水泵4的进口通过冷凝管连接电池箱2的出口,所述水泵4的出口通过冷凝管连接换热器7的第一进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包括电池装置、冷凝器(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冷系统、液冷系统,所述电池装置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3)连接有PLC控制器(13),所述电池装置通过直冷系统连接有冷凝器(11),形成直冷降温回路,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冷却系统和制冷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制冷系统之间设置有换热器(7),用于冷却液的热交换,所述电池装置连接在冷却系统中,形成液冷降温回路,所述冷凝器(11)连接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冷却液换热降温回路,所述PLC控制器(13)分别连接在直冷系统、冷却系统、制冷系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锂离子电池(1)、电池箱(2),所述电池箱(2)内设置有锂离子电池(1),所述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电池箱(2)的内部,所述电池箱(2)内设置有冷却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与直冷结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2)、第一压缩机(6)、第二电子膨胀阀(8),所述蒸发器(12)安装在电池箱(2)上,并连通电池箱(2)的内部,所述蒸发器(1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压缩机(6)的进口,所述第一压缩机(6)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11)的第一进口,所述冷凝器(11)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亭相洪涛王林白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