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068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糖类组分、110份,梨膏、10份,中药组分、104份,发泡剂组分30份;糖类组分,包括白砂糖55份、海藻糖45份和冰糖5份;中药组分,包括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板蓝根、川贝和甘草分别8份;发泡剂组分,包括黄原胶2.5份,蛋清12份,大豆分离蛋白15.5份,加工时分步制备原料,并加入发泡工艺,使得制得的成品梨膏糖在药品浓度大大提高的同时使糖块内部发泡起酥,使糖块的口感更为轻薄,同时气泡内可以容置白砂糖和梨膏原浆,在咀嚼时可以提供甜味,有效改善了成品的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的口味。了成品的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的口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梨膏糖,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梨膏糖主要以糖和梨作为原料,有的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百部、半夏、杏仁,其口感一般,在止咳、平喘的方面也功效甚微。现有的梨膏糖的生产方法,主要是以手工制作为主,才用梨加糖和中药一起煎熬的方式,这种生产方法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而且在其生产出的梨膏糖中,中药成分含量很低,难以发挥作用。
[0003]但一旦大量提高中药用量,梨膏糖成品的中药气味会大幅增加,其口感和口味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可以保证药用成分浓度的同时改善其口味和口感的梨膏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及其制备方法。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包括糖类组分、110份,梨膏、10份,中药组分、104份,发泡剂组分30份;
[0006]糖类组分,包括白砂糖55份、海藻糖45份和冰糖5份;
[0007]中药组分,包括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板蓝根、川贝和甘草分别8份;
[0008]发泡剂组分,包括黄原胶2.5份,蛋清12份,大豆分离蛋白15.5份。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白砂糖、海藻糖、冰糖总含糖量≥90.0%,干燥失重≤5.0%,不溶于水杂质含量≤120mg/kg。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梨膏原料包括梨提取物,所述梨提取物提取自砀山酥梨。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梨膏原料还包括枇杷叶、荷花、杭白菊和牡丹皮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2]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提取橘红等药食同源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将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板蓝根、川贝和甘草中清洗,投入提取锅进行提取,然后用300目筛网过滤去渣,提取液加入冰糖和海藻糖充分搅拌融化后继续减压浓缩0.5小时成膏状物,即得中药组分的浓缩提取物;
[0014]S2、制备梨膏:将砀山酥梨表面洗净,压榨得到第一道榨汁和第一道残渣,将第一道残渣送入胶体磨匀浆机,离心分离出第二道榨汁和第二道残渣,将第一道榨汁和第二道榨汁混合并减压浓缩,加热搅拌,熬煮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35,灭菌后得到梨膏原浆;
[0015]S3、将S2中制备的梨膏原浆取3/4与S1中获得的中药组分的浓缩提取物混合后加入蛋清和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后倒入转速为600~1000r/min,温度为85℃的加温高速搅拌机充分打发搅拌至混合物充分发泡并产生绵密的气泡;
[0016]S4、将S3中制得的发泡混合物降温至65℃,将剩余1/4梨膏原浆降温至50℃,将固态的白砂糖、梨膏原浆和发泡混合物混合后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至均匀混合;
[0017]S5、将S4中制备的混合物挤入模具中压紧并冷却至室温,制得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的成品糖块。
[0018]作为优选的,S1中提取时间为1小时,浓缩时间为0.5~1小时。
[0019]作为优选的,S2中减压浓缩温度为80~90℃,灭菌温度为100~110℃,灭菌时间为20~30分钟。
[0020]作为优选的,S1~S5的五步作业均在清洁作业区进行。
[0021]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加工时分步制备原料,并加入发泡工艺,使得制得的成品梨膏糖在药品浓度大大提高的同时使糖块内部发泡起酥,使糖块的口感更为轻薄,同时气泡内可以容置白砂糖和梨膏原浆,在咀嚼时可以提供甜味,有效改善了成品的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的口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0024]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包括糖类组分、110份,梨膏、10份,中药组分、104份,发泡剂组分30份;
[0025]糖类组分,包括白砂糖55份、海藻糖45份和冰糖5份;
[0026]中药组分,包括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板蓝根、川贝和甘草分别8份;
[0027]发泡剂组分,包括黄原胶2.5份,蛋清12份,大豆分离蛋白15.5份。
[0028]白砂糖、海藻糖、冰糖总含糖量≥90.0%,干燥失重≤5.0%,不溶于水杂质含量≤120mg/kg。
[0029]梨膏原料包括梨提取物,所述梨提取物提取自砀山酥梨。
[0030]梨膏原料还包括枇杷叶、荷花、杭白菊和牡丹皮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31]配方和原料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由白砂糖、海藻糖、梨膏、冰糖、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板蓝根、川贝、甘草、枇杷叶、荷花、杭白菊和牡丹皮制得,所有组分直接汲取自天然食材,健康营养,不含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其中:选用化州高品质橘红,极大程度上保障了产品质量和功效;选用砀山酥梨这一优秀品种作为梨膏主原料,砀山酥梨由于产地砀山县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深厚,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日照充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果
大核小、黄亮型美、皮薄多汁、酥脆甘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14%,可溶性糖7.35%,可滴定酸0.10%,维生素C 22.1mg/kg,再加以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等药食同源食材的辅佐,既保证了梨膏糖的美味和营养又提升了产品的功效和作用。
[0032]实施例:S1、提取橘红等药食同源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将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板蓝根、川贝和甘草中清洗,投入提取锅进行提取,提取时间1小时,然后用300目筛网过滤去渣,提取液加入冰糖和海藻糖充分搅拌融化后继续减压浓缩0.5小时成膏状物,浓缩时间为0.5~1小时,即得中药组分的浓缩提取物;
[0033]S2、制备梨膏:将砀山酥梨表面洗净,压榨得到第一道榨汁和第一道残渣,将第一道残渣送入胶体磨匀浆机,离心分离出第二道榨汁和第二道残渣,将第一道榨汁和第二道榨汁混合并减压浓缩,减压浓缩温度为80~90℃,加热搅拌,熬煮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35,灭菌温度为100~110℃,灭菌时间为20~30分钟,灭菌后得到梨膏原浆;
[0034]S3、将S2中制备的梨膏原浆取3/4与S1中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其特征在于:包括糖类组分、110份,梨膏、10份,中药组分、104份,发泡剂组分30份;糖类组分,包括白砂糖55份、海藻糖45份和冰糖5份;中药组分,包括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板蓝根、川贝和甘草分别8份;发泡剂组分,包括黄原胶2.5份,蛋清12份,大豆分离蛋白15.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砂糖、海藻糖、冰糖总含糖量≥90.0%,干燥失重≤5.0%,不溶于水杂质含量≤120mg/k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其特征在于:所述梨膏原料包括梨提取物,所述梨提取物提取自砀山酥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其特征在于:所述梨膏原料还包括枇杷叶、荷花、杭白菊和牡丹皮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高药品浓度的发泡起酥梨膏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橘红等药食同源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将橘红、甘草、橘皮、白芷、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杏仁、高良姜、板蓝根、川贝和甘草中清洗,投入提取锅进行提取,然后用300目筛网过滤去渣,提取液加入冰糖和海藻糖充分搅拌融化后继续减压浓缩0.5小时成膏状物,即得中药组分的浓缩提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靖李争辉常梦醒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卫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