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12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吸力筒结构、下联结支撑结构、上联结支撑结构以及平行桁架结构,吸力筒结构由多个吸力筒围拢形成矩形状结构,平行桁架结构的四周中部均向外延伸有可对钢管桩进行夹紧的导向夹紧组件;下联结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下联结支撑立柱以及置于相邻两下联结支撑立柱之间的支撑片体,相邻两支撑片体之间具有倾斜设置的倾斜连接片体,支撑片体与倾斜连接片体连接形成交点C,且相邻两所述倾斜连接片体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既能保证钢管桩施工插入的垂直度,又能保证导向架平台自身的结构强度。的结构强度。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
[0001]

[0002]本技术属于海上风电导向架平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
[0003]
技术介绍

[0004]在能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风机基础作为海上风电机组的支撑体系,负责将基础过渡连接段传递的风机负载以及自身受到的波荷载、水流荷载以及靠泊力和撞击力等传递到地基土中,在保证海上风电基础安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海上风电导向架平台进一步便于钢管桩施工定位,对于海上风电钢管桩的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5]现有的导向架平台存在如下缺陷:1、钢管桩竖向插入的位置位于导向架平台四周的中心位置,使得导向架平台受力集中,对导向架平台的结构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2、导向架平台的重量如果过大,加上海床液化等影响,使得导向架平台出现不利沉降,从而不利于钢管桩的施工定位,因此现有通常将导向架平台的高度设置地较小,这样往往不利于钢管桩施工插入的垂直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导向架平台,既能保证钢管桩施工插入的垂直度,又能保证导向架平台自身的结构强度,承载力高的同时实现结构轻量化,避免导向架平台出现不利沉降。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既能保证钢管桩施工插入的垂直度,又能保证导向架平台自身的结构强度,承载力高的同时实现结构轻量化,避免导向架平台出现不利沉降。
[0008]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吸力筒结构、下联结支撑结构、上联结支撑结构以及平行桁架结构,吸力筒结构由多个吸力筒围拢形成矩形状结构,平行桁架结构的四周中部均向外延伸有可对钢管桩进行夹紧的导向夹紧组件;
[0009]下联结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下联结支撑立柱以及置于相邻两下联结支撑立柱之间的支撑片体,多个支撑片体以及多个下联结支撑立柱连接形成与吸力筒结构、上联结支撑结构、平行桁架结构依次对应的矩形状结构,相邻两支撑片体之间具有倾斜设置的倾斜连接片体,倾斜连接片体的两侧端向外延伸,支撑片体与倾斜连接片体连接形成交点C,多个倾斜连接片体依次对应围拢形成矩形状结构,且相邻两所述倾斜连接片体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多个限位套筒与多个导向夹紧组件依次上下对应设置。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联结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上联结支撑立柱以及置于相邻两上联结支撑立柱之间的多个倾斜支撑杆,对应的多个倾斜支撑杆围拢形成矩形框,且相邻两上联结支撑立柱之间具有一上一下设置的横向杆,两对应的横向杆贯穿矩形框的上下端设置,横向杆与倾斜支撑杆之间连接形成一交点A,同一平面内的两相邻交点A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杆。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平行桁架结构由两相互组对的平行桁架组件连接
而成,平行桁架组件包括两桁架立柱以及置于两桁架立柱之间的外片体,还包括置于外片体对面的中心片体,中心片体与外片体之间连接有连接片体,中心片体的两侧端凸出于外片体的两侧端设置,中心片体与外片体之间有连接柱体,连接柱体的一端与中心片体的中心固定,连接柱体的另一端凸出于外片体设置,连接柱体的两侧端与中心片体的两侧端之间依次对应连接有倾斜片体,导向夹紧组件连接相邻两倾斜片体。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向夹紧组件包括与相邻两倾斜片体连接的导向框架,导向框架的中心具有容钢管桩竖向贯穿的凹口,导向框架位于凹口的四周分别具有导箱,多个导箱的延伸方向汇聚至一交点B,导箱的内具有滚轮壳体,滚轮壳体的内侧端凸出于滚轮壳体并连接有滚轮,导箱内还具有可推动滚轮壳体与滚轮向着交点B方向移动的驱动缸。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滚轮壳体的一端嵌设在导箱内,滚轮壳体的外侧壁与导箱相互卡合。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平行桁架结构的上端面具有多个便于行走的钢格栅。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吸力筒结构包括多个吸力筒以及置于吸力筒上端的吸力筒立柱,多个吸力筒围拢形成矩形状结构,吸力筒立柱对对应的交点C之间具有倾斜加强杆。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吸力筒立柱、下联结支撑立柱、上联结支撑立柱与桁架立柱依次对应连接并围拢成矩形状结构。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包括吸力筒结构、下联结支撑结构、上联结支撑结构以及平行桁架结构,钢管桩竖向插入分布在外侧四周的限位套筒内,并通过平行桁架结构的多个导向夹紧组件将钢管桩的上侧位置进行限位夹紧,导向架平台的受力方向得到扩散延伸,避免受力集中而影响导向架平台的结构强度。
[0019]2、延长整体导向架平台的高度,便于实现钢管桩竖向施工定位时的垂直度,通过上联结支撑结构以及下联结支撑结构将吸力筒结构与平行桁架结构进行连接固定,既保证了平行桁架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以及抗倾覆能力,采用片体以及杆体结构设计,实现导向架平台的结构轻量化,避免导向架平台放入海底时出现不利沉降现象。
[0020]3、下联结支撑结构采用支撑片体以及倾斜连接片体的结构设计,导向套筒设置在相邻两倾斜连接片体上,多个导向套筒的分布使得结构受力均匀,导向套筒将承重集中在倾斜连接片体上,而倾斜连接片体与支撑片体的连接处形成交点C,使得倾斜连接片体与支撑片体之间连接稳固性高,其次吸力筒立柱与下联结支撑立柱固定连接后,通过倾斜加强杆使吸力筒与交点C进行稳固连接,使得倾斜连接片体、支撑片体以及吸力筒结构形成稳固牢靠的一体,进一步提高了导向架平台底部的受力强度。
[0021]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的主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的立体图。
[0024]图3为图2中吸力筒结构与下联结支撑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4为图2中上联结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2中平行桁架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0027]图6为图2中导向架平台的俯视图。
[0028]图中标号:
[0029]1‑
吸力筒结构、2

下联结支撑结构、3

上联结支撑结构、4

平行桁架结构;
[0030]11

吸力筒、12

吸力筒立柱、13

倾斜加强杆;
[0031]21

下联结支撑立柱、22

支撑片体、23

倾斜连接片体、24

限位套筒、25

交点C;
[0032]31

上联结支撑立柱、32

倾斜支撑杆、3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吸力筒结构、下联结支撑结构、上联结支撑结构以及平行桁架结构,所述吸力筒结构由多个吸力筒围拢形成矩形状结构,所述平行桁架结构的四周中部均向外延伸有可对钢管桩进行夹紧的导向夹紧组件;所述下联结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下联结支撑立柱以及置于相邻两下联结支撑立柱之间的支撑片体,多个支撑片体以及多个下联结支撑立柱连接形成与吸力筒结构、上联结支撑结构、平行桁架结构依次对应的矩形状结构,相邻两支撑片体之间具有倾斜设置的倾斜连接片体,所述倾斜连接片体的两侧端向外延伸,所述支撑片体与倾斜连接片体连接形成交点C,多个所述倾斜连接片体依次对应围拢形成矩形状结构,且相邻两所述倾斜连接片体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多个所述限位套筒与多个导向夹紧组件依次上下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结支撑结构包括多个上联结支撑立柱以及置于相邻两上联结支撑立柱之间的多个倾斜支撑杆,对应的多个倾斜支撑杆围拢形成矩形框,且相邻两上联结支撑立柱之间具有一上一下设置的横向杆,两对应的横向杆贯穿矩形框的上下端设置,所述横向杆与倾斜支撑杆之间连接形成一交点A,同一平面内的两相邻交点A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施工的导向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桁架结构由两相互组对的平行桁架组件连接而成,所述平行桁架组件包括两桁架立柱以及置于两桁架立柱之间的外片体,还包括置于外片体对面的中心片体,所述中心片体与外片体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