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设备,具体涉及海上救生器材投放装置及其滑轨机构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海上风电升压站是用于实现海上输变电的工作平台,平台上需配备有相应救生器材,包括救生艇和气胀式救生筏等;在投放救生艇时,需要使用挂钩挂住救生艇进行垂降,并且需要缓慢垂降防止救生艇晃动。
2、公开号为cn113492949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救生用救生艇吊装装置,其通过使用双向伸缩臂将推动块朝两侧扩张,由推动块带动拉住救生艇一侧的两根拉绳,拉绳朝外扩张并被绷紧,从而使救生艇不易晃动。
3、但是,上述专利技术在强风天气下,依然无法防止救生艇的整体晃动;且在救生艇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两组拉绳,都需要手动脱钩,在海况较差时投放不便。
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海上救生器材投放装置及其滑轨机构和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方案: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滑轨机构,包括轨道支架、滑块、滑轮、连接板、弧形板和滑轨;轨道支架安装
...【技术保护点】
1.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支架(321)、滑块(322)、滑轮(323)、连接板(324)、弧形板(325)和滑轨(326);轨道支架(321)安装于底板(1)的前端侧壁,轨道支架(321)的后端侧壁与外部平台固定连接;轨道支架(321)的里端侧壁与滑轨(326)的外端侧壁固定连接;滑块(322)由一块“U”型侧板和一块底板组成,其侧板外端开口处的侧壁上对称地连接有多组滑轮(323);所述滑轮(323)均通过铰接座与滑块(322)转动连接,且滑块(322)的侧壁均与滑轨(326)的凹槽内壁竖直滚动连接;滑块(322)的内底部与轨道钢索(312)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支架(321)、滑块(322)、滑轮(323)、连接板(324)、弧形板(325)和滑轨(326);轨道支架(321)安装于底板(1)的前端侧壁,轨道支架(321)的后端侧壁与外部平台固定连接;轨道支架(321)的里端侧壁与滑轨(326)的外端侧壁固定连接;滑块(322)由一块“u”型侧板和一块底板组成,其侧板外端开口处的侧壁上对称地连接有多组滑轮(323);所述滑轮(323)均通过铰接座与滑块(322)转动连接,且滑块(322)的侧壁均与滑轨(326)的凹槽内壁竖直滚动连接;滑块(322)的内底部与轨道钢索(312)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322)的里端侧壁的下端与连接板(324)的外端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24)的里端侧壁上前后对称地安装有弧形板(325),两组弧形板(325)的左右两端均分别与左右两组连接板(324)的里端侧壁固定连接;滑轨(326)的里端侧壁上与刹车组件(4)的固定端连接,滑轨(326)的滑块(322)内壁与刹车组件(4)的活动端连接。
2.海上救生器材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救生器材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组件(21)的支撑台(2111)位于支撑架(211)的后侧;支撑架(211)由两组竖直支撑杆和两组倾斜支撑杆组成,支撑架(211)的竖直支撑杆的侧壁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定滑轮(215)转动连接,支撑架(211)的竖直支撑杆的侧壁下端与悬臂(214)的下端转动连接;支撑架(211)的倾斜支撑杆的侧壁上下端分别与上限位杆(212)和下限位杆(213)的两端固定连接;悬臂(214)位于上限位杆(212)和下限位杆(213)之间,悬臂(214)的末端开设有凹槽,悬臂(214)的末端凹槽的内壁通过转轴与第二定滑轮(21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救生器材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挂钩组件(22)包括电磁吸盘(221)、铁盘(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星星,刘国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