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衣机热泵底座的热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11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干衣机热泵底座的热熔装置,其能用于上壳体和热泵底座的热熔连接,操作简单、耗费人力少且加工效果好、焊接后密封性好,其包括第一热熔工位,所述第一热熔工位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加热机构,所述下模具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所述上模具与下压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模具用于放置热泵底座,所述上模具用于放置上壳体,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上加热块、下加热块、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均延伸至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所述上加热块安装于第一水平导轨上,所述下加热块安装于第二水平导轨上,所述第一水平导轨与第一油缸的纵向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导轨与第二油缸的纵向输出轴连接。轴连接。轴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干衣机热泵底座的热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干衣机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干衣机热泵底座的热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干衣机热泵底座100如图1所示,其用于安装干衣机热泵、电机等部件,为了防止产生的冷凝水进入安装电机的区域内、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需要将安装电机的区域300用上壳体200封闭;传统的焊接方式是人工将两部分进行焊接,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热泵底座密封性不好,尤其是热泵底座的接口部位101,向上呈半圆形凸起,而上壳体200上对应设有半圆形凹陷201,人工对弧面焊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干衣机热泵底座焊接方式存在焊接过程困难、焊接后底座密封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干衣机热泵底座的热熔装置,其能用于上壳体和热泵底座的热熔连接,操作简单、耗费人力少且加工效果好、焊接后密封性好。
[000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干衣机热泵底座的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热熔工位,所述第一热熔工位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加热机构,所述下模具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所述上模具与下压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模具用于放置热泵底座,所述上模具用于放置上壳体,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上加热块、下加热块、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均延伸至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所述上加热块安装于第一水平导轨上,所述下加热块安装于第二水平导轨上,所述上加热块、下加热块分别可在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上移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与第一油缸的纵向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导轨与第二油缸的纵向输出轴连接,所述上加热块上设有与上壳体半圆形凹陷形状相对应的凸起,所述下加热块上设有与热泵底座的接口部位形状相对应的凹陷。
[000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06]所述热熔装置还包括第二热熔工位,所述第二热熔工位与第一热熔工位结构相同,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第一热熔工位和第二热熔工位之间,所述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均延伸至第一热熔工位和第二热熔工位的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所述加热机构交替工作于第一热熔工位和第二热熔工位。
[0007]所述上加热块、下加热块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所述下模具顶部的形状与热泵底座的底部形状相对应,所述上模具底部的形状与所述上壳体顶部的形状相对应。
[0009]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分别设有吸盘,用于吸附热泵底座和上壳体。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进行热熔焊接时,将热泵底座和上壳体分别放置在其中一个热熔工位的下模具和上模具内,然后控制水平导轨使上加热块和下加热块移动至热
泵底座和上壳体之间,再通过第一油缸带动上加热块上升,第二油缸带动下加热块下降,对上壳体和热泵底座的热熔区进行热熔,由于上下加热块上设有与接口部位相对应的凹陷和凸起,能够有效对弧形区域进行热熔,热熔完成后通过油缸、导轨将加热块退出,再控制上模具下压将上壳体和热泵底座热熔在一起,上述过程实现了热熔连接,其操作简单,耗费人力少且焊接后密封性好;进一步的,在该工位等待冷却的过程中,可以在另一个热熔工位使用同一加热机构进行加热,这样同一加热机构轮流用于两个热熔工位,减少了装置制作成本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进一步的,在加热块中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使得控制器能够监控加热块的实时温度,确保加热块能工作在最佳的热熔温度,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保障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热泵底座及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上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上加热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下加热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4、5所示的一种用于干衣机热泵底座的热熔装置,其包括第一热熔工位1和第二热熔工位2,第一热熔工位1和第二热熔工位2之间安装有加热机构3;第一热熔工位1和第二热熔工位2分别包括用于放置热泵底座100的下模具4和用于放置上壳体200的上模具5,结合图2、3,下模具4顶部的形状与热泵底座100的底部形状相对应,上模具5底部的形状与上壳体200顶部的形状相对应,下模具4安装在固定底座6上,上模具5与下压驱动机构7(气缸)连接;加热机构3包括第一油缸31、第一水平导轨32、上加热块33、第二油缸34、第二水平导轨35、下加热块36,第一油缸31通过纵向伸缩的输出轴与第一水平导轨32连接,第一水平导轨32延伸至第一热熔工位1和第二热熔工位2的上模具5和下模具4之间,第一水平导轨32上安装有上加热块33,第二油缸34通过纵向伸缩的输出轴与第二水平导轨35连接,第二水平导轨35延伸至第一热熔工位1和第二热熔工位2的上模具5和下模具4之间,第二水平导轨35上安装有下加热块36,结合图6、7,上加热块33上设有与上壳体200半圆形凹陷201形状相对应的凸起331,下加热块上设有与热泵底座100的接口部位101形状相对应的凹陷361。另外,为了对上壳体和热泵底座进行固定,上模具5和下模具4上分别设有吸盘(图中为示出),用于吸附热泵底座和上壳体。进一步的,在加热块中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0019]其工作原理:进行热熔焊接时,将热泵底座和上壳体分别放置在其中一个热熔工位的下模具和上模具内,然后控制水平导轨使上加热块和下加热块移动至热泵底座和上壳体之间,再通过第一油缸带动上加热块上升,第二油缸带动下加热块下降,对上壳体和热泵底座的热熔区进行热熔,由于上下加热块上设有与接口部位相对应的凹陷和凸起,能够有效对弧形区域进行热熔,热熔完成后通过油缸、导轨将加热块退出,再控制上模具下压将上
壳体和热泵底座热熔在一起,上述过程实现了热熔连接,其操作简单,耗费人力少且焊接后密封性好;进一步的,在该工位等待冷却的过程中,可以在另一个热熔工位使用同一加热机构进行加热,这样同一加热机构轮流用于两个热熔工位,减少了装置制作成本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进一步的,在加热块中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使得控制器能够监控加热块的实时温度,确保加热块能工作在最佳的热熔温度,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保障焊接效果。
[0020]采用该装置进行热熔,节省了人力同时上下加热块上设有与接口部位相对应的凹陷和凸起,能够有效对弧形区域进行热熔,保证弧形区域焊接质量;同时采用双热熔工位,能够在一个热熔工位在冷却时,使用同一套加热结构对另一个热熔工位进行加热,另一个热熔工位在冷却时,可以将前热熔工位完成冷却的热泵底座取出,再进行热熔操作,实现双工位循环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在加热块中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使得控制器能够监控加热块的实时温度,确保加热块能工作在最佳的热熔温度;加热机构的油缸、水平导轨等可以由控制器通过编程控制,使得移动位置更为精确。
[0021]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衣机热泵底座的热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热熔工位,所述第一热熔工位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加热机构,所述下模具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所述上模具与下压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模具用于放置热泵底座,所述上模具用于放置上壳体,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上加热块、下加热块、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均延伸至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所述上加热块安装于第一水平导轨上,所述下加热块安装于第二水平导轨上,所述上加热块、下加热块分别可在第一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上移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与第一油缸的纵向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导轨与第二油缸的纵向输出轴连接,所述上加热块上设有与上壳体半圆形凹陷形状相对应的凸起,所述下加热块上设有与热泵底座的接口部位形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章华曹长帅罗士昌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鹏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