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P配体、其金属铱络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7001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CP配体、其金属铱络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NCP配体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可与金属铱络合形成如式2所示的手性的NCP配体的金属铱络合物,其在二芳基取代烯烃的氢化反应中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尤其是在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区域选择性、较好的对映选择性、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多个优点。多个优点。多个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CP配体、其金属铱络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NCP配体、其金属铱络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1,1

取代芳基烷烃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骨架,包括像托特罗定和舍曲林这样的药物分子。而1,1

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潜在的治疗炎症、失眠、癌症、肥胖的功效而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研究。转金属催化1,1

二芳基乙烯的不对称氢化是构建1,1

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尽管转金属催化1,1

二芳基乙烯的不对称氢化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邻位含有位阻导向的1,1

二芳基乙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报道较少。
[0003]Diegiez小组报道了手性金属铱催化该类底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Mazuela,J.;Verendel,J.J.;Coll,M.;Schaffner,B.;Borner,A.;Andersson,P.G.;Pamies,O.;Dieguez,M.J.Am.Chem.Soc.2009,131,12344

12353;Mazuela,J.;P
à
mies,O.;Di
é
guez,M..Eur.J.Inorg.Chem.2013,2139

2145),但是仅有少数的例子被报道,随后Lu课题组报道了廉价金属钴催化的邻位含有氯原子的1,1

二芳基乙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Chen,J.;Chen,C.;Ji,C.;Lu,Z.Org.Lett.2016,18,1594

1597.),邻位的氯原子是控制对映选择性的关键。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因其不使用危险的氢气、不使用昂贵的氢化装置、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研究(Gladiali,S.;Alberico,E.Chem.Soc.Rev.2006,35,226

236;C.Zheng;S.

L.You.Chem.Soc.Rev.2012,41,2498

2518;Wang,D.;Astruc,D.Chem.Rev.2015,115,6621

6686.),但转金属催化1,1

二芳基乙烯的不对称转移氢化至今缺少任何报道。
[0004]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转金属催化体系催化1,1

二芳基乙烯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来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手性1,1

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CP配体、其金属铱络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NCP配体可与金属铱络合形成手性的NCP配体的金属铱络合物在二芳基取代烯烃的氢化反应中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尤其是在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区域选择性、较好的对映选择性、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多个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式2所示的化合物,
[0007][0008]其中,X为O、S或NH;
[0009]Hal为Cl、Br或I;
[0010]R为硝基、氰基、甲酰基、苄基、卤素原子、C1~C
20
的烷基、C2~C
10
的烯基、C2~C
10
的炔基、C6~C
14
的芳基、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C1~C
10
的烷氧基、C6~C
14
的芳氧基、C1~C
10
的烷基羰基、C1~C
10
的烷硫基、
[0011]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硝基、氰基、甲酰基、苄基、卤素原子、C1~C
20
的烷基、C2~C
10
的烯基、C2~C
10
的炔基、C6~C
14
的芳基、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C1~C
10
的烷氧基、C6~C
14
的芳氧基、C1~C
10
的烷基羰基、C1~C
10
的烷硫基、
[0012]其中,R5、R6、R7、R8、R9、R
10
和R
1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C1~C
10
的烷基或C6~C
14
的芳基;
[0013]或者,R2和R3、或R3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
14
的环烷基、C6~C
14
的芳基或5~10元的杂芳基;所述的5~10元的杂芳基中的杂原子各自独立地为N、O或S,杂原子的个数各自独立地为1、2或3个;
[0014]“*”处表示手性碳原子,其为R构型、S构型或其混合。
[00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R1、R2、R3和R4中,所述的卤素原子可以独立地为F、Cl、Br或I。
[00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1~C
20
的烷基可以独立地为C1~C
10
的烷基,例如C1~C6的烷基或金刚烷基,又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或金刚烷基。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2~C
10
的烯基可以独立地为C2~C6的烯基,例如乙烯基、
[00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2~C
10
的炔基可以独立地为C2~C6的炔基,例如乙炔基、
[00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6~C
14
的芳基可以独立地为C6~C
10
的芳基,例如苯基或萘基(例如β

萘基)。
[00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R1、R2、R3和R4中,所述的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烷基可以为被1个、2个或3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所述的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中的卤素可以独立地为F、Cl、Br或I。所述的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中的C1~C
20
的烷基可以独立地为C1~C
10
的烷基,例如C1~C6的烷基或金刚烷基,又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或金刚烷基。
[00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R1、R2、R3和R4中,所述的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可以独立地为被1个或多个F取代的甲基(例如三氟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中,X为O、S或NH;Hal为Cl、Br或I;R为硝基、氰基、甲酰基、苄基、卤素原子、C1~C
20
的烷基、C2~C
10
的烯基、C2~C
10
的炔基、C6~C
14
的芳基、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C1~C
10
的烷氧基、C6~C
14
的芳氧基、C1~C
10
的烷基羰基、C1~C
10
的烷硫基、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硝基、氰基、甲酰基、苄基、卤素原子、C1~C
20
的烷基、C2~C
10
的烯基、C2~C
10
的炔基、C6~C
14
的芳基、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C1~C
10
的烷氧基、C6~C
14
的芳氧基、C1~C
10
的烷基羰基、C1~C
10
的烷硫基、其中,R5、R6、R7、R8、R9、R
10
和R
11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C1~C
10
的烷基或C6~C
14
的芳基;或者,R2和R3、或R3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
14
的环烷基、C6~C
14
的芳基或5~10元的杂芳基;所述的5~10元的杂芳基中的杂原子各自独立地为N、O或S,杂原子的个数各自独立地为1、2或3个;“*”处表示手性碳原子,其为R构型、S构型或其混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R1、R2、R3和R4中,所述的卤素原子独立地为F、Cl、Br或I;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1~C
20
的烷基独立地为C1~C
10
的烷基,例如C1~C6的烷基或金刚烷基,又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或金刚烷基;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2~C
10
的烯基独立地为C2~C6的烯基,例如乙烯基、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2~C
10
的炔基独立地为C2~C6的炔基,例如乙炔基、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6~C
14
的芳基独立地为C6~C
10
的芳基,例如苯基或萘基;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独立地为被1个或多个F取代的甲基、或被1个或多个Br取代的乙基,例如三氟甲基或
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被1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
20
的烷基中的C1~C
20
的烷基独立地为C1~C
10
的烷基,例如C1~C6的烷基或金刚烷基,又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或金刚烷基;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1~C
10
的烷氧基独立地为C1~C6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或叔丁氧基;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6~C
14
的芳氧基独立地为苯氧基或萘氧基,例如α

萘氧基或β

萘氧基;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1~C
10
的烷基羰基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羰基,例如乙酰基;和/或,R、R1、R2、R3和R4中,所述的C1~C
10
的烷硫基独立地为C1~C6的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异丙硫基、丁硫基、异丁硫基或叔丁硫基;和/或,R5、R6、R7、R8、R9、R
10
和R
11
中,所述的C1~C
10
的烷基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或,R5、R6、R7、R8、R9、R
10
和R
11
中,所述的C6~C
14
的芳基独立地为C6~C
10
的芳基,例如苯基或萘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X为O或NH;和/或,Hal为Cl;和/或,R为苄基、C1~C
20
的烷基或C6~C
14
的芳基,例如C1~C
20
的烷基,又例如叔丁基或金刚烷基;和/或,R1为C1~C
20
的烷基,例如叔丁基或金刚烷基;和/或,R2、R3和R4均为氢原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以下任一化合物:5.一种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将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Ir(COD)Hal]2进行如下所示的络合反应,得到所述的式2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X、Hal、R、R1、R2、R3、R4和“*”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合反应在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的气体优选氦气、氩气、氖气和氮气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的有机溶剂为醚类溶剂和/或芳烃类溶剂,所述的醚类溶剂优选四氢呋喃,所述的芳烃类溶剂优选甲苯;和/或,所述的有机溶剂与所述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10mL/g~300mL/g,优选30mL/g~150mL/g;和/或,所述的[Ir(COD)Hal]2与所述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值为0.3~0.6,例如0.48;和/或,所述的络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150℃,优选90℃~130℃;和/或,所述的络合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小时~48小时,优选12小时~24小时,进一步优选13小时~18小时。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其为方案1或方案2:方案1、进行反应A其中,反应A为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将式4所示的化合物和式5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缩合反应,得到所述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方案2、进行反应B和反应A其中,反应B为式4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中,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将式6所示的化合物和式7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如下所示的成环反应,得到所述的式4所示的化合物,
反应A同方案1;方案1和方案2中,X、R、R1、R2、R3、R4和“*”的定义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A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气体优选为氦气、氩气、氖气和氮气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反应A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芳烃类溶剂和/或醚类溶剂,所述的芳烃类溶剂优选甲苯,所述的醚类溶剂优选四氢呋喃;和/或,反应A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与所述的式4所示的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为1mL/g~200mL/g,优选20mL/g~60mL/g;和/或,反应A中,所述的碱为质子碱,优选NaH;和/或,反应A中,所述的碱与所述的式4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值为1~2;和/或,反应A中,所述的式5所示的化合物与所述的式4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值为1.0~4.0,优选1.0~2.0;和/或,反应A中,所述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60℃,优选10℃~35℃;和/或,反应A中,所述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2小时~96小时,优选24小时~60小时,进一步优选36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钱露刘桂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