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凝土搅拌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962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计算机领域,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凝土搅拌车,包括: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数据和目标工况数据;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负荷量和目标负荷量;将实时工况数据与目标工况数据进行大小比较,和将实时负荷量与目标负荷量进行大小比较;当目标工况数据与实时工况数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或当所述实时负荷量与目标负荷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或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扭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根据工况切换和负荷量的变化来及时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和输出扭矩的值,以提高搅拌筒电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以提高搅拌筒电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以提高搅拌筒电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凝土搅拌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凝土搅拌车。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车用来运送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卡车;由于它的外形,常被称为田螺车,这类卡车上都装置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
[0003]搅拌车上装搅拌筒的运行有三种工况:搅拌、装料和卸料,主要差异是搅拌筒转动速度不同,搅拌是在运输混凝土的途中,需要保持搅拌筒每分钟1

3转的怠速工作模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匀质,同时防止混凝土的离析;而搅拌车在装卸混凝土时搅拌筒转速较快,最高转速可达到每分钟20

30转的高速工作模式,且驱动功率大,是电能消耗的主要工况。
[0004]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筒在对混凝土搅拌时,特别是在运行工况之间进行切换时,不能根据实时的负荷量的灵活变化以及切换前后工况数据的的变化来确定较佳的动力输出,导致电机系统的工效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凝土搅拌车,旨在解决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筒在对混凝土搅拌时,特别是在运行工况之间进行切换时,不能根据实时的负荷量的灵活变化以及切换前后工况数据的的变化来确定较佳的动力输出,导致电机系统的工效较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数据和目标工况数据;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负荷量和目标负荷量;将实时工况数据与目标工况数据进行大小比较,和将实时负荷量与目标负荷量进行大小比较;当目标工况数据与实时工况数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或当所述实时负荷量与目标负荷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分别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扭矩或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否则按照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设定值运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和目标工况均包括运输搅拌、装料搅拌和卸料搅拌,且所述实时工况与目标工况不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数据和目标工况数据的步骤至少包括:预先获取搅拌车搅拌筒在不同工况下的目标工作转速;
获取搅拌车搅拌筒在不同工况下的实时工作转速。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负荷量和目标负荷量均至少包括:获取搅拌筒混凝土的装载重量,得到一定装载重量的混凝土在不同工况下所需的理论扭矩。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搅拌筒电机系统为双电机驱动系统。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或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扭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在搅拌筒电机系统的功率和输出扭矩分别随输出转速变化的特性曲线图;获取特性曲线图中搅拌筒电机系统的偏转速高效率区域和偏扭矩高效率区域,其中偏转速高效率区域对应高转速低扭矩,偏扭矩高效率区对应低转速高扭矩,其中所述高转速和低转速、高扭矩和低扭矩均相对于转速和扭矩的平均值而言。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扭矩和或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的步骤包括:当搅拌筒的目标工作转速和实时工作转速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即从运输搅拌切换为卸料搅拌或从装料搅拌切换为运输搅拌或从卸料搅拌切换为运输搅拌时,根据偏扭矩高效率区域内目标工作转速对应的输出扭矩的变化值,确定最高效率波动值对应的输出扭矩范围值为目标工作扭矩的选择区间;当搅拌筒的目标装载重量和实时装载重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即从运输搅拌切换为卸料搅拌或从装载搅拌切换为卸料搅拌或从卸料搅拌切换为运输搅拌时,根据偏扭矩高效率区域内目标装载重量对应的输出扭矩来确定目标工作转速对应的变化值,确定最高效率波动值对应的输出转速范围值为目标工作转速的选择区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高效率波动值为高效率区域内对应值和误差补偿系数的乘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另一方面,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系统,包括:工况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数据和目标工况数据;负荷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负荷量和目标负荷量;分析比较模块,用于将实时工况数据与目标工况数据进行大小比较,以及将搅拌筒的实时负荷量与搅拌筒的目标负荷量进行大小比较;提效调整模块,当目标工况数据与实时工况数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或当所述实时负荷量与目标负荷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用于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扭矩或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以提高搅拌筒的电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0015]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包含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系统。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凝土搅拌车,通过通过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数据和目标工况数据以及实时负荷量和目标负荷量,并且将实时工况数据与目标工况数据进行大小比较,通过目标装载重量和实时装载重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可以根据偏扭矩高效率区域内目标装载重量对应的输出扭矩来确定目标工作转速对应的变化值,确定最高效率波动值对应的输出转速范围值为目标
工作转速的选择区间,在此目标工作转速的选择区间的选择区间内可以在保证高效率工作的情况下对目标工作转速的灵活选取,能够对将电机系统的效能提升,起到节能降本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的主流程图。
[0018]图2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中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数据和目标工况数据步骤的流程图。
[0019]图3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中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负荷量和目标负荷量的流程图。
[0020]图4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中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扭矩或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5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凝土搅拌车以及系统,解决了运行工况之间进行切换时,不能根据实时的负荷量的灵活变化以及切换前后工况数据的的变化来确定较佳的动力输出,导致电机系统的工效较低的问题。
[0025]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凝土搅拌车的主流程图,所述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数据和目标工况数据;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负荷量和目标负荷量;将实时工况数据与目标工况数据进行大小比较,和将实时负荷量与目标负荷量进行大小比较;当目标工况数据与实时工况数据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或当所述实时负荷量与目标负荷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分别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扭矩或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否则按照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设定值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和目标工况均包括运输搅拌、装料搅拌和卸料搅拌,且所述实时工况与目标工况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工况数据和目标工况数据的步骤至少包括:预先获取搅拌车搅拌筒在不同工况下的目标工作转速;获取搅拌车搅拌筒在不同工况下的实时工作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搅拌车搅拌筒的实时负荷量和目标负荷量均至少包括:获取搅拌筒混凝土的装载重量,得到一定装载重量的混凝土在不同工况下所需的理论扭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电机系统为双电机驱动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转速或搅拌筒电机系统的输出扭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在搅拌筒电机系统的功率和输出扭矩分别随输出转速变化的特性曲线图;获取特性曲线图中搅拌筒电机系统的偏转速高效率区域和偏扭矩高效率区域,其中偏转速高效率区域对应高转速低扭矩,偏扭矩高效率区对应低转速高扭矩,其中所述高转速和低转速、高扭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辉黎东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硅山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