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包括按深度递增顺序布置的三个引排区域的固化膜的轮胎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933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化轮胎的方法,在所述方法的过程中固化膜(2)抵靠轮胎的内表面(5)展开,所述固化膜(2)的接触表面(4)设置有包括空气排放路径(C31、C32、C33)的引排结构(30),所述引排结构(30)细分为第一引排区域(31)、第二引排区域(32)和第三引排区域(33),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紧贴于轮胎的胎冠区域(11),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紧贴于胎侧区域(12),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紧贴于胎圈区域(13),并且所述引排结构(30)满足:第三引排区域(33)的通道(C33)的平均深度严格大于第二引排区域(32)的通道(C32)的平均深度,第二引排区域(32)的通道(C32)的平均深度本身严格大于第一引排区域(31)的通道(C31)的平均深度。第一引排区域(31)的通道(C31)的平均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使用包括按深度递增顺序布置的三个引排区域的固化膜的轮胎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轮胎的方法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固化充气轮胎的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的实践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轮胎:首先生产环形生胎,然后使用可膨胀的固化膜将所述生胎压靠于固化模具的壁,这使得能够赋予轮胎其最终的形状并硫化所述轮胎。
[0003]生胎通常是通过将多个部件铺设并缠绕在鼓上而获得的,所述多个部件通常包括称为“内衬层”的气密膜、胎体帘布层、由增强丝线增强的橡胶基增强帘布层和旨在增强胎圈区域(其用于将轮胎附接至轮辋)的一对环形胎圈线。
[0004]为了模制轮胎,固化膜抵靠生胎的内表面展开,以便将所述生胎的外表面压靠于模具壁,这些壁本身根据轮胎的最终形状布置并且设置有与胎面花纹的阴印(empreinte en n
é
gatif)相对应的衬里。
[0005]有利地,使用加压传热流体进行固化膜的膨胀,所述加压传热流体不仅能够施加使轮胎成形所需的压力,而且能够供应有助于硫化如此成形的所述轮胎的热量。
[0006]当然,在展开固化膜时,有必要去除初始滞留在所述固化膜与生胎内表面之间的空气,这样避免出现容易在轮胎的内表面上引起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不利于所述轮胎的外观、性能或甚至内聚性)的气穴。
[0007]在这方面,已知的实践是在固化膜的表面上设置引排结构,该引排结构包括形成空气排放通路的通道,允许将空气排出到模具中为此目的而存在的通风口。
[0008]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则要面临相互矛盾的要求。
[0009]具体而言,为了促进有效地引排并去除空气,试图:一方面,通过提供此类通道的尽可能高的表面密度,用通道覆盖固化膜的尽可能大的区域,这样以免在生胎的内表面上留下未引排的区域;另一方面,为所述通道提供尽可能大的深度,从而具有用于空气流过通道横截面的高容积。
[0010]然而,当固化膜紧紧压靠于生胎的内表面时,发现作为所述生胎内衬的气密膜或“内衬层”进入通道并且基本上采取所述通道的形状。这则导致所述气密膜的展开表面积增加,因此通过收缩型的塑性变形现象,导致所述气密膜的厚度减小。为了避免气密膜的弱化,从而保证轮胎的气密性和寿命,因此需要限制固化膜的表面不规则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设定的目的是力图克服上述缺点并提出一种新颖的固化方法以及相应的新颖的固化膜,其确保在模制期间有效地去除空气并确保所获得的轮胎具有可重复的高品质。
[0012]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出尽可能地限制引排结构的通道的深度,以限制内衬层的收缩效应。
[0013]本专利技术设定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固化轮胎的方法来实现,在所述方法的过程中固化膜抵靠生胎展开以使所述固化膜的接触表面靠着所述生胎的内表面并因此将所述生胎的外表面压靠于固化模具的壁,从而获得轮胎,所述轮胎具有围绕中心轴线Z形成环形胎面的胎冠区域以及在与所述中心轴线Z垂直的赤道平面的每一侧上的胎圈区域和胎侧区域,所述胎圈区域用于将所述轮胎固定至轮辋,所述胎侧区域连接所述胎冠区域和所述胎圈区域,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固化膜的接触表面设置有包括空气排放路径的引排结构,所述空气排放路径以等于或大于0.05mm的深度切入到接触表面中并且被称为“通道”,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引排结构至少在赤道平面的一侧细分为至少三个引排区域,这三个引排区域是第一引排区域、第二引排区域和第三引排区域,所述第一引排区域对应于接触表面的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第一环形部分,所述接触表面将沿着所述第一引排区域紧靠所述胎冠区域,所述第二引排区域对应于接触表面的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第二环形部分,所述接触表面将沿着所述第二引排区域紧靠所述胎侧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引排区域的通道与所述第一引排区域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引排区域对应于接触表面的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第三环形部分,所述接触表面将沿着所述第三引排区域紧靠所述胎圈区域,并且所述第三引排区域的通道与所述第二引排区域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引排区域的通道的平均深度等于由所述引排区域中存在的通道所占据的体积与由所述引排区域中的这些相同通道所覆盖的表面积的商,所述第三引排区域的通道的平均深度严格大于所述第二引排区域的通道的平均深度,所述第二引排区域的通道的平均深度本身严格大于所述第一引排区域的通道的平均深度。
[0014]有利地,本专利技术使得引排结构根据与所述引排结构协作的轮胎区域而差异化,并且赋予通道的深度总体上随着彼此相继的引排区域(因此从轮胎的胎冠区域直至胎圈区域)逐渐增加,从而使得生胎的内表面的每个被引排区域分配有恰好必要数量的引排通道,以允许有效且逐步地去除空气,同时使内衬层的变形和相应的厚度变化最小化并使其更均匀。
[0015]特别地,在围绕中心轴线以环形带延伸的连续纬度分区中在被称为“平行线”的假想线(这些线平行于轮胎的被称为“赤道平面”(其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并且当固化膜处于展开状态时与固化膜的赤道平面重合)的平面)之间细分引排区域,意味着可以根据以下方面来调节每个所述引排区域的引排容积:一方面是在轮胎的每个区域中待去除的空气的体积,另一方面是随着固化膜展开的时间推移相继地使各个引排区域与分配于该引排区域的轮胎区域接触的顺序。
[0016]具体地,考虑到轮胎的整体环形几何形状,发现固化膜与生胎之间的接触首先发生在胎冠区域和胎圈区域,然后发生在胎侧区域,结束于轮胎的所述胎侧区域的凹陷部(其基本上对应于胎肩,即对应于胎侧区域的标志着胎侧区域与胎冠区域之间的过渡的凹入部分)。
[0017]因此,固化膜的引排结构允许在展开的第一阶段中使具有相对低的平均通道深度的第一引排区域首先被施加至轮胎的胎冠区域。这样使得从胎冠朝向胎肩和胎侧去除空气,同时仅使内衬层非常少量地插入所述第一引排区域的通道中,这是因为这种插入直接
取决于第一引排区域的通道的平均深度。以这种方式,模制仅引起在所述胎冠区域中的内衬层的厚度很小地减小,而且该减小是相对均匀的。因此保持了所述内衬层的机械强度和气密性。
[0018]同时,在该第一阶段中,与胎圈区域接触但具有平均比第一引排区域的通道更深的通道的第三引排区域沿着胎圈区域形成朝向模具的通风口的固定出口,所述通风口用于存在于胎侧区域中的空气(无论空气最初存在于所述胎侧区域中还是来自胎冠区域,均被膜从这里排出)。
[0019]然后,特定于本专利技术的该相同引排结构允许在展开的第二阶段中使第二引排区域逐渐地施加到胎侧区域上,以所述胎侧区域中靠近胎肩的凹陷部的底部结束。
[0020]在此期间,在所述第二阶段的过程中,第三引排区域的通道由于其深度平均大于第一和第二引排区域的通道的深度,因此保持有沿着胎圈区域直至模具的通风口的开放流动路径,从而允许去除胎侧区域中滞留的空气。
[0021]再次地,由于第二引排区域的通道的相对适中的深度,因此将所述第二引排区域压靠于胎侧区域中的轮胎内表面不会引起胎侧区域中内衬层的任何破坏性变形,或特别是在厚度方面的任何破坏性损失。...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固化轮胎(1)的方法,在所述方法的过程中固化膜(2)抵靠生胎(3)展开以使所述固化膜(2)的接触表面(4)靠着所述生胎(3)的内表面(5)并因此将所述生胎的外表面(6)压靠于固化模具(7)的壁(21),从而获得轮胎(1),所述轮胎(1)具有围绕中心轴线(Z)形成环形胎面的胎冠区域(11)以及在与所述中心轴线(Z)垂直的赤道平面(P_EQ)的每一侧上的胎圈区域(13)和胎侧区域(12),所述胎圈区域(13)用于将所述轮胎固定至轮辋,所述胎侧区域(12)连接所述胎冠区域(11)和所述胎圈区域(13),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固化膜(2)的接触表面(4)设置有包括空气排放路径(C31、C32、C33)的引排结构(30),所述空气排放路径(C31、C32、C33)以等于或大于0.05mm的深度切入到接触表面中并且被称为“通道”(C31、C32、C33),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引排结构(30)至少在赤道平面(P_EQ)的一侧细分为至少三个引排区域(31、32、33),这三个引排区域(31、32、33)是第一引排区域(31)、第二引排区域(32)和第三引排区域(33),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对应于接触表面(4)的以中心轴线(Z)为中心的第一环形部分,所述接触表面(4)将沿着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紧靠所述胎冠区域(11),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对应于接触表面(4)的以中心轴线(Z)为中心的第二环形部分,所述接触表面(4)将沿着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紧靠所述胎侧区域(12),并且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的通道(C32)与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的通道(C31)连通,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对应于接触表面(4)的以中心轴线(Z)为中心的第三环形部分,所述接触表面(4)将沿着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紧靠所述胎圈区域(13),并且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的通道(C33)与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的通道(C32)连通;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的通道(C33)的平均深度等于由所述引排区域中存在的通道所占据的体积与由所述引排区域中的这些相同通道所覆盖的表面积的商,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的通道(C33)的平均深度严格大于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的通道(C32)的平均深度,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的通道(C32)的平均深度本身严格大于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的通道(C31)的平均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与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之间的边界沿着称为“第一平行线”(P1)的线延伸,轮胎的内表面(5)的法线(N1)沿所述第一平行线(P1)相对于中心轴线(Z)倾斜称为“第一偏角”的角度(A1),所述第一偏角介于40度至85度之间,优选介于45度至85度之间,或者甚至介于50度至80度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与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之间的边界沿着称为“第二平行线”(P2)的线延伸,轮胎(1)的内表面(5)的法线(N2)沿所述第二平行线(P2)相对于中心轴线(Z)形成称为“第二偏角”的角度(A2),所述第二偏角介于0度至30度之间。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中的通道(C31)的平均深度介于0.05mm至0.25mm之间。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的通道(C31)的至少50%、优选至少80%或甚至100%具有介于0.05mm至0.25mm之间的深度(H3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中的通道(C32)的平均深度介于0.25mm至0.45mm之间。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排区域(32)的通道(C32)的至少50%、优选至少80%或甚至100%具有介于0.25mm至0.45mm之间的深度
(H3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中的通道(C33)的平均深度介于0.45mm至1.20mm之间。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排区域(33)的通道(C33)的至少50%、优选至少80%或甚至100%具有介于0.45mm至1.20mm之间,优选在0.45mm至0.60mm之间的深度(H33)。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排区域(31)包括通过重复第一图案(M31)形成的第一族通道(C31),所述第一图案优选为六边形,所述第一图案赋予所述第一族的通道(C31)的深度(H31)介于0.05mm至0.25mm之间,宽度(W31)介于0.4mm至1.5mm之间,第一重复间距(P31)介于2mm至15mm之间。11.根据前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