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苑德军专利>正文

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46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上固定吸附板用于吸附有害气体,且保温箱左端开设有进气孔,并且保温箱右端开设有出气孔,同时出气孔设置在吸附板右侧;还包括:安装架,固定在所述保温箱上,且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导热管,并且导热管下端固定有集热球,同时导热管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箱相互连接,所述导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实现拼接作用;除尘网,与所述保温箱相互连接。该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采用可拼接安装的导热管,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对导热管的拼接作用,进而适应不同的余热回收装置进行使用,配合集热结构,实现对热量的聚集与回收,从而避免热量浪费,保证余热回收效果。保证余热回收效果。保证余热回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燃烧后,其尾气中存留大量的热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和能源浪费,所以需要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实现热量回收利用,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0003]如公开号CN213147506U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在壳体上对应换热室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集热室内处于进口和出口之间布置有若干组集热装置;每一所述集热装置均包括固定在隔板底部的前集热板以及固定在前集热板上的后集热板;
[0004]现有的余热收集装置用导热管主要采用一体式螺旋结构实现导热作用,既不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导热管的长度,又不便后期维修,且现有的导热管缺乏集热结构,导致尾气中热量难以被充分吸收利用,进而导致热量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导热管不便调节及维修和缺乏集热装置导致余热回收不完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上固定吸附板用于吸附有害气体,且保温箱左端开设有进气孔,并且保温箱右端开设有出气孔,同时出气孔设置在吸附板右侧;
[0007]还包括:
[0008]安装架,固定在所述保温箱上,且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导热管,并且导热管下端固定有集热球,同时导热管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箱相互连接,所述导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实现拼接作用;
[0009]除尘网,与所述保温箱相互连接,且除尘网与横杆相互连接,并且横杆固定在保温箱上,同时除尘网设置在收集箱正上方,所述收集箱固定在保温箱上。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滑块和固定夹板;
[0011]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滑块为“T”型结构;
[0012]固定夹板,通过柱状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固定夹板为弧形结构,通过上述机构构成调节机构,可以实现对固定夹板位置的调节作用,进而实现导热管位置和间距的调节。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夹板配合螺栓与导热管相互连接实现固定作用,且导热管内设置有隔板实现分隔作用,通过固定夹板的作用,保证导热管固定的稳定性,配合隔板的作用使导热管内的热气需要绕导热管一周才能排出,进而保证热量收集。
[0014]优选的,所述集热球上还设置有旋转轴和散热齿;
[0015]旋转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集热球上;
[0016]散热齿,等角度分布在集热球上两侧实现散热作用,通过上述机构构成集热机构,实现对热气中热量的快速收集与扩散,进而保证余热回收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上还同圆心等角度分布有固定板实现阻流作用,且固定板当等间距固定有通孔,通过上述机构构成阻流机构,实现对热气的限流作用,配合通孔的作用实现扰流,保证热气在集热球内聚集的时间,实现集热作用,方便热量收集。
[0018]优选的,所述除尘网上还设置有滑板和弹簧;
[0019]滑板,对称固定在所述除尘网上,且滑板分别滑动连在横杆和保温箱上;
[0020]弹簧,对称固定在所述滑板两侧,且弹簧分别固定在横杆和保温箱上,通过上述机构构成除尘机构,实现对烟气中微尘颗粒的筛分,避免灰尘进入导热管内造成堵塞。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采用可拼接安装的导热管,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对导热管的拼接作用,进而适应不同的余热回收装置进行使用,配合集热结构,实现对热量的聚集与回收,从而避免热量浪费,保证余热回收效果。
[0022]1.在对导热管进行拼接固定时,通过滑块的滑动作用可以调节导热管的位置,进而调节导热管之间的距离,配合固定夹板的作用实现导热管的固定,从而方便根据实际需要对导热管进行安装,且分接式的导热管便于后期进行更换和维修。
[0023]2.在进行预热收集时,热气进行导热管内,通过隔板使热气绕导热管进行运动,配合旋转轴、固定板和通孔的作用实现阻流和扰流的作用,进而实现集热作用,再配合散热齿实现快速散热,从而实现余热的最大化吸收和利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保温箱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安装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导热管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集热球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保温箱;2、吸附板;3、进气孔;4、出气孔;5、安装架;501、滑块;502、固定夹板;6、导热管;7、隔板;8、集热球;801、旋转轴;802、散热齿;9、固定板;10、通孔;11、除尘网;1101、滑板;1102、弹簧;12、横杆;13、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包括保温箱1,保温箱1上固定吸附板2用于吸附有害气体,且保温箱1左端开设有进气孔3,并且保温箱1右端开设有出气孔4,同时出气孔4设置在吸附板2右侧;
[0032]还包括:
[0033]安装架5,固定在保温箱1上,且安装架5之间设置有导热管6,并且导热管6下端固定有集热球8,同时导热管6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箱1相互连接,导热管6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实现拼接作用;
[0034]除尘网11,与保温箱1相互连接,且除尘网11与横杆12相互连接,并且横杆12固定在保温箱1上,同时除尘网11设置在收集箱13正上方,收集箱13固定在保温箱1上。
[0035]安装架5上还设置有滑块501和固定夹板502;滑块501,滑动连接在安装架5上,且滑块501为“T”型结构;固定夹板502,通过柱状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5上,且固定夹板502为弧形结构。
[0036]在使用该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时,首先将保温箱1固定好,再对导热管6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固定夹板502的转动作用配合螺栓实现对导热管6的固定作用,再通过滑块501与安装架5之间的滑动作用可以调节导热管6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螺栓对滑块501进行固定即可,根据上述原理对多个导热管6进行安装固定,再通过导管进行连接即可,再将进气孔3以高温尾气管相互连接,并通过向保温箱1内注入自来水即可,通过尾气余热的作用实现自来水的升温以供日常使用。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上固定吸附板用于吸附有害气体,且保温箱左端开设有进气孔,并且保温箱右端开设有出气孔,同时出气孔设置在吸附板右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固定在所述保温箱上,且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导热管,并且导热管下端固定有集热球,同时导热管通过连接管与保温箱相互连接,所述导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实现拼接作用;除尘网,与所述保温箱相互连接,且除尘网与横杆相互连接,并且横杆固定在保温箱上,同时除尘网设置在收集箱正上方,所述收集箱固定在保温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用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滑块和固定夹板;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滑块为“T”型结构;固定夹板,通过柱状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固定夹板为弧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苑德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