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835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半导体制造装置的构成部件且耐腐蚀性、特别是对酸的耐腐蚀性优异的金属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层叠体具有金属基材、在所述金属基材上形成的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在所述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形成的镀金被膜层、在所述镀金被膜层上形成的第2含镍镀敷被膜层、以及在所述第2含镍镀敷被膜层上形成的氟化镍被膜层。层上形成的氟化镍被膜层。层上形成的氟化镍被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适合作为半导体制造装置等的构成部件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在干蚀刻工序和制造装置的清洁等中,使用氟、氯化氢、三氯化硼、三氟化氮、三氟化氯、溴化氢等卤素类的反应性和腐蚀性强的特殊气体(以下也称为“腐蚀性气体”)。
[0003]但是,上述腐蚀性气体与气氛下的水分反应而水解时,会产生氟化氢、草酸和氯化氢等生成物。上述生成物容易腐蚀使用上述腐蚀性气体时的阀、接头、配管和反应室等构成部件的金属表面,因此成为问题。
[0004]迄今为止,为了谋求耐腐蚀性的提高,进行了对金属基材实施镍

磷合金镀敷、形成镍的氟化钝态膜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但这些方法有时不充分。
[0005]此外,镀层表面的针孔也会成为腐蚀加剧的原因。针孔的产生原因,可以认为是例如通过镀敷反应产生的氢气在形成镀敷被膜时成为气泡而阻碍成膜,或者残留在基材上的杂质(氧化膜、污垢、油分等)在前处理工序中未被除去而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叠体,具有:金属基材;在所述金属基材上形成的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在所述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上形成的镀金被膜层;在所述镀金被膜层上形成的第2含镍镀敷被膜层;以及在所述第2含镍镀敷被膜层上形成的氟化镍被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所述镀金被膜层的针孔被镍单质金属封孔,并且,所述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和第2含镍镀敷被膜层的针孔被金单质金属封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所述金属基材包含选自不锈钢、铁、铝、铝合金、铜和铜合金中的至少一种金属。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在所述金属基材与所述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之间、以及所述镀金被膜层与所述第2含镍镀敷被膜层之间,具有镍触击电镀层。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所述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包含磷浓度为8质量%以上且小于10质量%的镍

磷合金镀层,并且,所述第2含镍镀敷被膜层包含磷浓度为10质量%以上且12质量%以下的镍

磷合金镀层。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所述镀金被膜层从所述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侧起依次包含置换型镀金被膜层和还原型镀金被膜层。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所述氟化镍被膜层的厚度为70nm以上。8.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在金属基材上形成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的工序A;在所述第1含镍镀敷被膜层上形成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谷章小岛忠昭铃木广志那贺文彰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